今年的大豆從上市以來,行情持續低位震蕩,雖然產量增加,補貼也達到了很高的金額,可這購銷價格卻始終不理想。最近這段時間又由于中儲糧庫容不多,輪番流轉收購大豆,大豆價格支撐不足。貿易商收購普通蛋白大豆毛糧價格大概在1.75-1.8元/斤左右,高蛋白大豆收購毛糧價格1.95-2.05元/斤之間,這樣的價格直接導致豆農惜售心理加強。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但往年的備貨旺季一直沒有體現,各地走貨依然較為清淡,低蛋白大豆難銷,高蛋白銷售情況相對稍好一些,蛋白42%~43%的大豆,主流裝車價格在2.2-2.3元/斤左右。對于大豆后市,大家都說等春耕結束,高蛋白大豆或會有所好轉。
國儲收購支撐力不足
東北產區的大豆價格全靠國儲收購支撐,但隨著國儲收購量不及預期、價格沒有達到業內預期的前提下,東北大豆價格表現疲軟,不過看得出國儲也一直在默默地努力著:12月1日,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直屬庫有限公司開啟直屬庫計劃收購幾千噸,但是在收購的具體公告發布前,倉庫門口的排隊車輛所載的糧源就足以填滿庫容,甚至超出了倉容,離得近的內蒙地區也加投入排隊大軍。12月7日,黑龍江省拜泉和牡丹江直屬庫有限公司開啟直屬庫計劃收購大豆,但是在收購的具體公告發布前,倉庫門口就開始排車入庫,但糧庫收購量比排隊的車輛要少。現在國內大豆市場的難題依舊在如何能夠提高需求,增強大豆消耗能力。光靠國儲收購,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國儲庫容有限,大豆輪換不成比例,這反而增加了市場壓力,所以如何更好的轉化豆源才是解決大豆市場低迷的根本所在。
暖冬需求偏淡
今年大豆行情不好,一方面也是因為秋季大豆上市時間較為集中,安徽、河南、江蘇、包括東北產區大豆上市沒有打開時間差,加之湖北地區早上市的大豆豐產,集中出售,所以貨源供應十分充足。另外今年的肉、蛋及蔬菜等食品供應也十分充足,并且價格也比較便宜,這樣就擠占了豆制品的消費需求,而這種情況并非短期內就可以改變。所以大豆現貨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就出現了,加之整體市場大環境不算好,需求非常清淡。很多大型加工廠都減少加工,部分規模較小的廠家在這低迷的行情中被淘汰。雖然近期各地氣溫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但南方地區今年蔬菜價格仍是便宜,部分蔬菜價格有所回彈,可白菜蘿卜依舊幾毛錢一斤。所以豆制品需求沒有明顯的起色,部分貿易商剛需采購,采購量不大。批發市場的經銷商也反映整體行情清淡,需求冷冷清清,他們現在就是維持個進貨成本而已,難有利潤可談。
綜上所述,今年的大豆市場唯一的解藥就是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收儲才能使得豆價出現止跌甚至上揚的態勢。之前傳聞的加工企業補貼,一直沒有具體落實的消息,如果真的能得到實施,市場認為政策對現貨市場起到的支撐作用仍相對有限,因為這與農戶的利益關系較遠,畢如何提高農戶的大豆種植積極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大豆行情雖然冷清,但我們還是要調整好心態,多關注基層售糧情況以及市場需求方面的變化,及時抓住補貨時機,鎖定利益。欲了解更多大豆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