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美豆結束橫盤整理,開始震蕩上行,近日卻出現回落。國內兩粕上漲動能因此出現衰弱,豆粕和菜粕分別在逾兩個月高位和三個月高位處受阻。
中國暫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是否會對國內大豆及豆粕市場產生很大影響?國內兩粕上漲動能減弱的原因是什么?春節前還有可能再度走高嗎?影響美豆及國內兩粕后期走勢的關鍵因素是什么?春節期間美豆可能呈現什么走勢?
● 中國暫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是否會對國內大豆及豆粕市場產生很大影響?
中銀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周新宇:中國海關在對巴西出口中國的大豆船貨上檢測到了害蟲和殺蟲劑殘留,因此決定暫停從涉事5家巴西公司進口大豆。由于目前處于巴西大豆出口淡季,巴西農業部表示短期只有小部分大豆受到影響,但伴隨著巴西大豆收割上市推進,若事件持續發酵,可能會對巴西大豆后續出口影響逐步加深。綜上所述,事件對于國內短期供應影響相對有限,建議在更長周期跟蹤觀察此事影響。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 劉昊:巴西農業部回復表示當前被通報公司的其他下屬單位仍在繼續正常向中國出口,暫停出口的僅是五家正式通報的單位,并指出巴西的交易量不會受到這五家通知單位的暫停影響。從總量來看,巴西、美國以及阿根廷三國在考慮期初庫存后,2024/25年度大豆供應同比增長近2600萬噸,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的格局并沒有改變,量級上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并不存在太大問題,各種外生題材更多影響的是國內大豆的供應節奏。此外,中儲糧不定時拋儲也為近端大豆的供應增添了保障。
長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梁安迪:由于不符合植物檢疫要求,中國已暫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持續時間尚不確定。若美國對華加征關稅預期兌現,中國或通過征收來自美國的大豆關稅予以反擊,因此一季度中國企業以采購巴西大豆為主。
此外,前期原料端供應壓力減弱疊加節前備貨需求,油廠豆粕庫存持續下降,據鋼聯數據統計,截至1月17日當周,全國規模壓榨廠豆粕庫存為55.67萬噸,周環比下降7.92%,月環比下降4.48%,同比降幅約42.5%。一季度預計國內大豆和豆粕供應寬松格局有所緊縮,將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不過,當前我國主要港口大豆庫存和全國規模壓榨廠大豆庫存均偏高,且其余巴西公司向中國出口大豆正常,預計暫停接收5家巴西公司大豆對國內大豆及豆粕市場的利多影響相對有限。
● 美豆由升轉跌,國內兩粕上漲動能減弱,期價轉弱的原因是什么?春節前還有可能再度走高嗎?
中銀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周新宇:氣象預報顯示,未來一周阿根廷干旱的農業產區將會降雨,引發多頭獲利平倉。美國關稅威脅同樣施壓市場,近兩日CBOT大豆價格出現回落,但整體反彈趨勢尚未破壞。國內粕類商品價格走勢強于外盤,目前節前僅剩兩個交易日,自身基本面變化有限,節前僅剩兩個交易日,預計節前高位偏強震蕩為主。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 劉昊:短期制約CBOT大豆的關鍵因素仍然是南美豐產兌現。盡管近期巴西降雨過多影響收割,但當前尚未進入大規模收割階段。此外,阿根廷大豆產區亦有望迎來零星降雨,南美整體仍然以豐產對待。近日豆粕市場“賣預期,買現實”,此前上漲驅動主要來自對加征關稅可能導致國內大豆供應偏緊的擔憂,但現實是關稅政策并未即刻落地,疊加美盤走弱,多頭資金節前存在避險需求,導致盤面回調。
長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梁安迪:2024/25年度巴西大豆創紀錄豐產預期不變,據World Ag Weather最新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半個月阿根廷大豆產區降水增多,或對土壤墑情有所改善,且南美大豆升貼水報價走弱對期價形成拖累。不過,巴西大豆收獲進度偏慢,阿根廷產區仍偏干旱,不利于大豆生長,市場擔憂情緒仍存,美國農業部1月供需報告顯示2024/25年度美豆供應壓力減弱,庫存消費比從上月的10.81 %回落至8.74%,僅略高于2023/24年度的8.33%,全球大豆供需平衡月環比邊際緊縮,疊加國內油廠豆粕保持去庫節奏,對豆粕期價形成支撐,節前預計震蕩偏強運行。
● 影響美豆及國內兩粕后期走勢的關鍵因素是什么?春節期間美豆可能呈現什么走勢?
中銀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周新宇:中長期影響豆類商品價格的兩個核心因素為南美產量與中美貿易關系。由于近期南美地區偏干,天氣升水可能繼續提升,若南美大豆產量超預期下調,CBOT大豆價格有望受到支撐,整體價格重心有望上移。中美貿易關系方面,我們認為加征關稅可能性存在,但影響程度或偏溫和。國內豆粕與CBOT大豆緊密聯動,若中美達成采購協議,國內豆粕將跟隨CBOT大豆,上漲空間受限;若因關稅問題升級減少采購,則內外盤或出現分化,國內豆粕走勢或相對更強。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 劉昊:過去兩周CBOT大豆整體呈現寬幅震蕩格局,背后本質是市場在中美潛在貿易爭端與南美大豆上市之間博弈,多空因素相互交織。加征關稅威脅以及南美天氣改善均可能導致美盤回落;相反,如果關稅威脅解除或是南美天氣尤其是阿根廷降雨持續惡化,則會支撐美盤表現。對于豆粕而言,除跟隨美盤波動外,若關稅政策落地短期,或引發市場對未來國內大豆供應擔憂,利于期價反彈,但由于總量上供應無虞,中長期豆粕價格高點可能受限。
長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梁安迪:阿根廷產區降雨偏少,天氣炒作仍有持續的基礎,巴西大豆收割進度偏慢,春節期間美豆期價偏強運行的概率較大。后期關注南美大豆產量的兌現,中美貿易關系,海關檢疫以及2025/26年度美豆種植面積和美豆種植生長期的天氣情況,CBOT大豆玉米比價是影響美國農戶種植意愿的重要因素,從目前的比價關系來看,2025年美豆的種植替代作物美玉米可能會替代部分美豆種植面積,美豆種植面積存在下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