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深度 | 2020 年飼料產業發展狀況、未來趨勢及對策建議


來源: 中國畜牧雜志   作者:    時間: 2021-06-30
深度 | 2020 年飼料產業發展狀況、未來趨勢及對策建議
張勇翔1,王國剛1*,陶 莎2,徐偉平3
 
(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3.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前  言 
2020 年我國工業飼料產量穩步回升,主要飼料原料進口量大幅上升。受生豬產能穩步回升等因素影響,工業飼料需求持續增長,豆粕、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上升,主要飼料原料價格以漲為主,飼料產品價格維持高位。預計2021 年工業飼料需求量將進一步增長,飼料產品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主要飼料原料供需總體偏緊。
 
1 2020 年飼料市場形勢回顧 
1.1 工業飼料產量穩步回升
在養殖結構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工業飼料產量穩步回升,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0 年國內工業飼料產量為2.53 億t,比上年增長10.4%。從產品類型來看,濃縮飼料產量占比有所上升,2020 年濃縮飼料產量為1 514.8 萬t,比上年增長22.0%,配合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分別為23 070.5 萬t 和594.5 萬t,比上年增長9.8% 和9.6%。濃縮飼料產量增幅遠高于配合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增幅,2020 年濃縮飼料產量占比達到5.9%,比上年增長8.7%,配合飼料產量占比為91.3%,比上年減少0.6%。主要原因:一是使用濃縮飼料的養殖戶多為防疫能力較差的小養殖戶,豬肉價格持續上升促使部分中小養殖戶回歸市場;二是受飼料原料與產品價格持續上升的影響,為降低養殖成本部分養殖戶選擇購買濃縮飼料自配。
 
1.2 主要飼料原料進口大幅上升
2020 年飼用谷物原料(玉米、大麥、高粱和玉米酒糟)累計進口2 497.6 萬t,比上年增長109.1%,其中玉米累計進口1 129.3 萬t,比上年增長135.9%,大麥、高粱分別進口835.1 萬t、514.7 萬t,較上年分別增長48.5%、268.4%;玉米酒糟(DDGs)累計進口18.5 萬t,比上年增長31.9%。蛋白原料大豆、豆粕、菜粕、魚粉累計進口10 443.9 萬t,其中大豆累計進口10 033 萬t, 比上年增長12.9%,豆粕累計進口5.67 萬t,比上年增長490.6%,菜粕累計進口183.5 萬t,比上年增長16.1%,魚粉累計進口249.5 萬t,比上年增長75.9%。 
此外,進口來源國集中度有所上升。玉米、高粱、大麥等能量飼料主要進口來源國為烏克蘭、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分別占進口總量的33.4%、32.6%、14.1%、11.2% 和8.6%;2020 年巴西、美國和加拿大大豆、豆粕、菜粕、魚粉等飼用蛋白原料進口量合計占比為88.01%,較2019 年增長6.8%,其中巴西進口占比為70.14%,同比增長11.64%,主要因為大豆進口量大幅提升;美國進口占比為16.28%、加拿大進口占比為1.59%。 
2020 年我國玉米進口規模已經超過720 萬t 的配額,2020/2021 年度我國玉米進口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玉米進口國,此外大豆進口量創下1 億t新高。據聯合國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 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饑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 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糧源緊張,玉米、大豆等進口難度加大、不確定性增加。 
 
1.3 飼料需求持續增長
從飼料需求端來看,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大幅拉動飼料需求增長,豬飼料產量持續增加。2020 年豬飼料產量8 922.5 萬t,較上年增長16.4%,達到2018 年歷史最高產量的86%;2020 年草食畜禽養殖盈利較好,補欄積極性高,存欄量增加,反芻飼料需求保持旺盛,家禽存欄處于高位,2020 年蛋禽、肉禽、反芻動物飼料產量分別為3 351.9 萬t、9 175.8 萬t、1 318.8 萬t,分別比上年增長7.5%、8.4%、18.9%。
 
1.4 主要飼料原料價格以漲為主
2020 年,飼用玉米全年均價為2.30 元/kg,較上年增長10.3%。其中,1—3 月,受疫情影響玉米區域間流通不暢,產銷區價差拉大,帶動玉米價格整體上漲;3 月份飼用玉米均價2.13 元/kg,環比跌0.5%,同比漲4.8%,東北產區均價1.84 元/kg,環比漲1.1%,同比漲8.2%;4—8 月,東北產區購銷旺盛,收購進度加快,南方銷區飼用需求清淡,用糧企業剛性需求強勁,貿易環節余糧不足,玉米供應整體偏緊,臨儲玉米拍賣溢價成交帶動價格小幅上漲,8 月飼用玉米均價2.27 元/kg, 環比漲0.2%, 同比漲7.4%;9—12月臨儲拍賣玉米陸續出庫,國內玉米供應量明顯增加,但東北新季玉米因倒伏品質預期下降,加上農戶惜售企業積極采購新糧等行為,推動飼用玉米價格逆市上漲。 
2020 年,豆粕全年均價為3.30 元/kg,比上年增長2.2%。受生豬產能快速恢復的影響,蛋白飼料需求量持續上升,價格持續上漲,全年市場行情呈現大幅波動走勢。其中,1—4 月,受疫情影響國內壓榨企業開工不足,蛋白原料供應趨緊,進口量減少,豆粕供應緊張,豆粕價格全面上漲,國內豆粕4 月均價3.38 元/kg,環比漲2.7%,同比漲10.3%;4—8 月,國內大豆到港增加,壓榨企業壓榨量逐步回升,生豬養殖好轉,豆粕市場成交旺盛,國內豆粕供應整體充足,價格回落,8 月國內豆粕均價3.02 元/kg,環比跌6.3%,同比跌5.5%;9—11 月,美國大豆主產區遭受干旱等不利因素影響,國內壓榨企業采購積極,生豬養殖持續恢復,豆粕需求增加,豆粕價格持續上漲。 
2020 年,進口魚粉全年均價為11.88 元/kg,比上年下降1.2%。國內魚粉市場主要依賴進口,其中秘魯魚粉占進口量50% 以上,秘魯魚粉廠商報價主導國內市場變化。2020 年秘魯漁業捕撈資源不佳,魚粉產量有所下降,全年供應量有所縮減,但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內魚粉需求清淡,魚粉市場呈現波動下行態勢。其中,1—4 月,秘魯漁業捕撈資源不佳,僅完成當季捕撈配額的35%,魚粉廠商報價大幅上漲;春節前國內企業有備貨需求,魚粉庫存快速下降,截至4 月進口魚粉均價為12.93 元/kg,環比漲4.7%,同比漲8.0%;5—7 月,受天氣因素影響,水產養殖增長放慢,國內魚粉市場成交清淡,飼料企業采購積極性不強,價格以穩為主,截至7 月進口魚粉均價為12.53 元/kg,同比上漲3.6%;8—11 月,受疫情影響,部分秘魯廠商擔心出貨受阻,挺價意愿有所松動,而在冷空氣及雨雪影響下,水產養殖對魚粉消費進一步減少,導致魚粉價格下跌。
 
1.5 飼料產品價格穩定上升
2020 年受飼料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主要飼料產品價格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育肥豬、肉雞、蛋雞配合飼料全年均價分別為3.21、3.27、2.99 元/kg,分別比上年增長5.9%、4.4%、4.5%。 
從月度數據來看,2020 年3 種主要配合飼料價格均呈穩定上升趨勢。1—3月,受疫情影響飼料加工企業開工不足,企業庫存見底,市場購銷渠道不暢加上畜禽養殖逐步恢復,飼料需求回升,主要飼料產品價格小幅上漲;3 月育肥豬、肉雞、蛋雞配合飼料月均價分別為3.13、3.21、2.93元/kg;4—6月,大豆、豆粕等壓榨原料到港量增加,庫存增加,玉米糧源充足,原料供應有所緩解,企業壓榨量逐步回升,飼料需求穩步提升,市場價格保持高位平穩運行,6月份育肥豬、肉雞、蛋雞配合飼料月均價分別為3.16、3.23元、2.95 元/kg,環比均持平,比上年分別增長5.0%、3.9%、3.9%;7—12 月,國內豆粕市場購銷旺盛,飼料企業庫存儲備增加,進口原料陸續到港,受災情影響,飼用玉米供給少于預期,加上基層糧源惜售、企業采購積極等行為,帶動主要飼料產品價格持續上漲,12 月份育肥豬、肉雞、蛋雞配合飼料月均價分別為3.38、3.42、3.13 元/kg,比上年分別增長9.7%、7.5%、7.9%。
 
2 2021 年市場走勢預測 
2021 年飼料行業將面臨更為嚴峻復雜的市場形勢。從需求來看,隨著生豬存欄的不斷恢復,工業飼料需求將加速增長,而國外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穩定因素將對我國飼料原料的供給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影響。 
預計工業飼料主要產品需求增長。從養殖需求看,生豬存欄恢復增長,據全國畜牧總站預計,2021 年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分別增長至6.16 億頭和4 928 萬t,帶動生豬飼料需求同比增長13.2%;牛羊等反芻動物存欄量繼續增加,飼料消費需求旺盛;蛋雞全程利潤較低,養殖收益下降,預計2021 年產蛋雞存欄回落,蛋禽飼料需求預計下降;肉禽方面,黃羽肉雞商品養殖利潤較好,但種雞廠雞苗銷售困難,養殖戶補欄意愿較差,預計黃羽肉雞2021 年生產維持現有規模;白羽肉鴨和白羽肉雞盈利較好,預計白羽肉雞出欄穩中有增,總體來看肉禽飼料需求預計增加。此外,由于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為降低成本,散養戶多使用配合飼料,工業飼料的消費量增加。總體來看,工業飼料消費量將穩步增長。 
預計工業飼料主要產品價格保持高位運行。從主要原料供應看,豆粕方面,截至2021 年第4 周,規模油廠豆粕庫存為47.7 萬t,環比減少50.9%,豆粕供應收緊;另一方面,受全球大豆庫存緊缺、出口需求強勁以及拉尼娜氣候等影響,美豆期貨表現較強,大豆進口成本不斷提升,預計2021 年全年大豆進口平均成本也將跟隨外盤高于2020 年,同時由于生豬養殖持續恢復,豆粕需求旺盛,預計2021 年全年價格高位運行;飼用玉米方面,部分深加工企業及貿易商建庫囤糧意愿較高,玉米市場有效供給偏緊。目前,售糧進度整體快于上年同期,南北方港口庫存升至歷年高位疊加進口玉米陸續到港,預計后期漲幅有限。總體來看,玉米市場整體高位格局不變。2021 年畜禽存欄總體呈上升趨勢,飼料消費量將根據畜禽存欄量的增長而持續增加,繼而帶動飼料產品價格上漲。綜合來看,主要飼料原料玉米和豆粕市場維持強勢,工業飼料產品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
 
 
3 值得關注的問題
 
3.1 行業整合步伐加快,產業鏈貫通與升級提速 
自2018 年以來,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和非洲豬瘟疫情等多重挑戰,我國飼料行業正在進行新一輪適應性調整,企業產業鏈調整重組步伐加快,生產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行業規模化程度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 年工業飼料產量10 659.7 萬t,同比增長3.7%,但2019 年豬飼料生產廠數量5 432 家,比上年減少238 家,其中10 萬t 以上規模飼料生產廠與上年相比減少35 家,飼料產量占比達46.6%,同比增3.3%,有3 家飼料企業集團年產量超過1 000 萬t。未來飼料行業進入快速淘汰期,過半的中小企業將不復存在。 
我國飼料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大型飼料加工企業在采購成本控制、質量控制、品牌體系建設等方面體現出更為明顯的優勢,小型飼料加工企業分散式、區域化的經營模式受到較為嚴重的沖擊,部分企業退出市場,導致行業集中度提升。飼料生產區域集中程度進一步上升,2020 年山東省、廣東省飼料產量分別達到4 335.8 萬t、3 010.2 萬t。2018 年溫氏股份等傳統養殖企業飼料產能已經處于行業前列,尤其是2020 年受養殖業行情和產業形勢變化的影響,飼料企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鏈布局,部分以商品飼料為主的企業加快向下游養殖業發展,部分產能轉為生產自用飼料,未來大規模的純粹飼料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養殖產業鏈的貫通是發展趨勢。隨著養殖業產業化、資本化時代的到來和產業鏈模式的打造,許多養殖企業走向抱團發展或者與飼料企業強強聯合的發展模式。
 
3.2 飼用玉米市場結構性短缺,供需緊張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20/2021 年度全國玉米產量約為2.65 億t,較上年增加400 萬t。華北玉米單產增加10% 左右,但種植品種90% 以上為膠質玉米,主要用于禽類飼料。東北產區的粉質玉米適用于豬飼料,但2020 年遭受嚴重臺風天氣,玉米霉菌毒素加重,產量和質量雙雙下降。東北產區飼用玉米減少500 萬~1 000 萬t,降幅7%~14%。隨著2021 年生豬養殖進一步恢復,豬飼料能量原料需求將達到1.23 億t,豬飼用優質玉米供應緊張,以國內二等以上粉質玉米供給量8 000 萬t、國內小麥飼用1 000 萬t、進口替代原料2 000 萬t 計算,預計豬飼用玉米缺口1 000 萬t 左右。 
往年在玉米臨儲政策主導下,市場供給由臨儲收購和拍賣進度決定,飼料企業基本以周年采購、隨買隨用為主,玉米價格呈現季節性變化規律,即每年11 月至來年4 月集中上市期價格下跌,5—10 月貿易商銷售以及臨儲拍賣時期價格上漲。2016 年玉米臨儲政策改革后,價格由市場供需形成,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一般會制定年度采購計劃,在玉米集中上市期大量建庫存。一些大型飼料和養殖企業與玉米產區糧倉簽訂協議,利用主產區倉容儲存玉米,“一季采購,周年使用”成為玉米市場新特征。
 
3.3 產品創新研發能力不強,原料供應鏈掌控力不足
飼料產業化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以引進和仿制為主,原創性技術和產品缺乏,市場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和品牌不多。而飼料工業屬于微利產業,較低的收益率制約了企業創新研發投入水平,甚至大部分上市飼料企業的研發投入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足3%,加上飼料科研的財政投入長期較少,導致飼料行業基礎性研究能力較弱,創新動能不足。 
豆粕是我國最重要的飼料原料之一,使用量占我國植物蛋白飼料原料的85% 以上,而相較于原料供應商,我國飼料企業多經濟實力不強、市場信息掌握程度低、采購模式陳舊,導致原料采購底氣不足,常常走在市場后面,較易受市場影響,飼料企業存在的配方技術與原料采購的不平衡情況成為了飼料行業的“卡脖子”問題。
 
4 政策建議
 
4.1“藏料于技、藏料于企”,強化飼料供應彈性
支持引導飼料企業加強技術研發與升級,提高農產品加工的副產品飼料轉化率,將國內餅粕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加快苜蓿、構樹、桑葉等替代豆粕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強化替代豆粕飼料配方技術儲備,支持、鼓勵開發新型工業飼料蛋白原料,實現飼料原料多元化發展,減少單一原料波動帶來的市場沖擊;研發多套預案,重大突發事件期間科學指導養殖戶合理調整飼料配方;在養殖大縣探索試點規模養殖企業,適度提高豆粕等蛋白飼料庫存儲備機制,擔負應急“蓄水池”功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飼料企業走出去,通過建設海外基地等方式掌控原料供應鏈。
 
4.2 加快國內飼料原料產業布局
梳理國內可利用的資源,摸清飼料原料資源底數,增加國內飼料原料供應。設置重大科研專項,加快飼料作物培育,加速飼用油菜、雜交構樹等成熟飼料作物的推廣種植。拓展新的飼料原料貿易渠道,構建多元化的飼料供應體系,與多個國家建立長效飼料原料貿易合作,特別是發展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大豆、玉米等飼料原料生產潛力較大國家的經貿往來。繼續深入推進玉米等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提高玉米生產抗風險能力,切實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為下游深加工行業降低生產成本創造空間。
 
4.3 加強飼料原料貿易監測預警,構建多元化飼料供應體系
進一步加強對國際與國內飼料原料市場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尤其加強對玉米、大豆等主要飼料原料生產與貿易政策的監測預警研究,立足國內與國際2 個市場,充分利用關稅、配額調節機制與生產獎補等政策措施把握飼料原料生產節奏,確保國內飼料生產和市場的穩定。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市場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尤其加強對主要玉米生產國生產貿易的監測研究,充分利用關稅及配額調節機制把握玉米進口節奏,確保國內種植生產和市場的穩定;制定實施進口來源多元化方案。
 
4.4 加強政策調控與支持,保障國內玉米生產穩定 
在國內玉米供求趨緊的形勢下,重點調整玉米非優勢產區的面積,穩定優勢產區玉米播種面積,保障國內玉米穩定供給;產業結構上,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建立新型種養業及與之相適應的糧食內部種植結構;產品結構上,順應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糧食品種,增加青貯及專用玉米種植面積。支持手段上,綜合利用補貼、保險、金融等政策工具,保障國內玉米供給穩定,維護農民利益。進一步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補貼要向優勢產區傾斜、向種植大戶傾斜,保護優勢產區農戶生產積極性。明確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和補貼方式,確保生產者補貼要發放到玉米種植戶手中,保障玉米種植者收益穩定。繼續深入推進玉米等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進一步提高玉米生產抗風險能力,切實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為下游深加工行業降低生產成本創造空間。(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