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中國科協“糧食安全”主題黨日暨企業科協主席沙龍在新希望成功舉辦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7-11

7月6日上午,由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黨支部主辦,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承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重要論述”主題黨日活動暨企業科協主席沙龍活動成功舉辦。

微信圖片_20230711102540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桂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新希望集團黨委書記、新希望六和執行董事長、總裁張明貴,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陳劍、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徐強,以及各中心班子成員,出席了本次會議。

微信圖片_20230711102547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陳劍主持會議

微信圖片_20230711102551

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徐強發表講話

 微信圖片_20230711102557

新希望集團黨委書記,

新希望六和執行董事長、總裁張明貴發表講話

會議還邀請了中國農科院重大任務局種子創新處處長郭剛剛、中國農科院畜牧所研究員張宏福、羅會穎等行業專家,與來自先正達、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北京首農、上海昊滄、山西透云生物、北京天安農業、北京嘉華種豬公司等8家企業的代表,圍繞科技領軍企業如何在糧食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展開大學習、大討論、大思考。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陳劍主持會議。

劉永好在致辭中回憶,早在2008年的世界糧食日,接受央視頻道采訪時,他講到:1994年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提出一個疑問“中國那么多人,人口還在不斷的增長,中國土地有限,誰來養活中國”。當時劉永好認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要依靠三個方面:國家政策、市場主體和科學技術,在今天看亦是如此。15年過去了,中國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讓中國人吃的更好了,飯碗端的更牢了。

 微信圖片_20230711102603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致辭

劉永好表示,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國家推出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流轉、光盤行動等,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新希望作為世界第一大用糧企業,提出了“節糧專項行動”,從育種、飼料和養殖管理三方面入手做節糧,每年節省1%的糧食,相當于每年節省了70萬畝良田。

在育種方面,新希望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培育的“中新鴨”,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抗逆性強。據估算,中新鴨全面推廣后,每年可節約飼料20萬噸;新希望對“豬芯片”核心技術的攻關已有階段性成果。生豬達到出欄體重時每頭豬節約飼料20千克。

在飼料方面,新希望分析了791種飼料原料樣品,建立了217個配方預測模型。在降低豆粕和玉米使用的規模和技術上,都做到了行業領先。在2019至2022年間,新希望六和飼料豆粕使用量降低至9.2%,低于15.3%的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肉鴨料豆粕使用比例降低至1.2%,基本實現飼料無豆粕。

在養殖管理方面,新希望正在落地“數字燈塔豬場”項目,致力于實現精準豬場管理,推動設備在線、業務在線、運營在線。2023年初新希望牽頭組建了“飼料節糧科技創新聯合體”。在聯合體內,包含了“政產學研金智社”7個類別的合作伙伴。半年以來,聯合體各成員相互協同,取得了豐富的合作成果。

最后,劉永好強調了黨建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感謝了國家對于新希望黨建工作的肯定,并表示自己作為一名連續7屆的全國政協委員,將努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踐行節糧減損,用具體行動來貫徹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

張桂華在大會上致辭,對科協在科技企業的保障工作方面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用科技人才支撐種業安全。科協組織是科技工作者的家,將大力支持各企業的科技人才做好糧食安全研究工作。第二,以科技創新支持節糧減損。科協組織將進一步加大服務企業和企業科協的力度,支持幫助企業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各環節的技術標準,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第三,用科協力量助力大食物觀。科協將發揮組織優勢,持續加強科學普及和關鍵引導,帶動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業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武文生做了《科技領軍企業如何發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用》的主題研究,之后,來自8家科技領軍企業的代表和3位專家,分別圍繞科技領軍企業在種業安全、節糧減損和大食物觀中的作用,展開討論。大家積極分享了各自在育種、糧食減損和新型食物開發方面的經驗和體會,表示將協同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重要論述落實到位。

由新希望集團牽頭設立的聯合體于今年1月在新希望第六屆HOPE科技大會上正式成立。為扎實推進、早日實現聯合體創建目標,今年上半年,聯合體牽頭單位新希望集團積極協調,多措并舉,推進了一系列促進飼料節糧的科技創新活動,聯合體創立半年來,成果已多點開花。

廣泛開展技術合作

聯袂院士團隊合力攻堅解決“卡脖子”難題

聯合體旨在聯合行業上下游企業及科研院所,攻克飼料生產消費鏈條上一系列節糧關鍵技術,顯著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技術韌性,支撐行業平穩可持續發展,促進飼料養殖企業提升生產效率、經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為此,聯合體把大力開展廣泛的科技合作作為核心重點工作推進落實,目前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果。

經聯合體積極多方協調,促成成員單位與院士團隊“牽手”,合力攻堅解決育種等“卡脖子”難題。期間,新希望集團與聯合體成員單位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所的侯水生院士團隊延續合作,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力爭在中新鴨等重大合作成果的基礎上,利用5年時間,共同推進鴨育種再上一個新臺階。新希望集團還牽頭新希望六和、厚新健投等聯合體成員單位,與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姚斌院士團隊,在發酵飼料、大健康、蛋白、合成生物學等領域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外,新希望集團受邀參加“國家畜牧節糧減排創新聯盟組建研討會”,并促成聯合體納入聯盟理事長單位建議名單。新希望集團還積極參與教育部組織的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產業賽道命題人,圍繞科技節糧中育種、飼料、養殖三個環節,提出了研究方向,并與揭榜院校共同攻克相關技術難題。

促進優質項目投資孵化

確保促節糧舉措有序推進落地

在廣泛開展技術合作的同時,聯合體積極促成成員技術落地、項目投資等,確保促節糧舉措有序推進。

目前,新希望集團投資入股了聯合體成員單位珞石機器人,借助珞石在柔性協作機器人方面的技術優勢,在飼料碼垛、搬運場景,開展機器人研發。當前,產品已研發完成,正在試運行中,有效的以投資推進了節糧技術的落地。新希望集團還與聯合體成員單位上海非夕機器人組建合資公司立足禽產業屠宰車間的切塊、擺盤場景的無人化,開展機器人研發,目前產品已有原型,正在優化中。

為促進原料端節糧科技創新,厚新健投獨家投資了聯合體成員華中農大的校友企業未米生物公司,瞄準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基因編輯和生物育種技術創新,破解基因密碼。目前公司擁有覆蓋十余種作物的自主知識產權遞送技術、精準編輯技術和工具酶系統,正在開展高蛋白玉米的研發,希望通過提高玉米的蛋白含量,降低飼料行業成本,為我國解決缺大豆、少蛋白問題做出貢獻。

此外,新希望集團還支持聯合體成員厚新健投,推進構建服務行業的生物科技創新與孵化體系,目前已起草完成概念設計方案,并把節糧主題作為重要內容之一。預期將從養殖環節出發,用非洲豬瘟mRNA疫苗、藍耳病亞單位疫苗、動物干擾素等動保技術研發,提升飼料利用效率和養殖質量。

聯合體還可為成員提供智庫支持,為各成員提供精準服務。聯合體成員波士頓研究院立足海外,及時把握科技前沿,評估了一批節糧相關的科技投資標的和科技項目,為聯合體成員以及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了20余項精準咨詢服務。包括但不限于育種領域的基因芯片、基因編輯、胚胎移植,飼料領域的抗氧化劑、菌酶添加劑配方、微藻蛋白、昆蟲蛋白,養殖領域的智能環控設備、精準營養,以及動保領域的無針注射、疫苗遞送平臺、噬菌體等領域。

場景為牽引、應用為導向

迅速積累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聯合體以務實、開放的姿態,以促場景開放來快速、實效的促進相關節糧技術的落地,并率先落地標桿應用, 迅速積累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在此理念指導下,新希望六和與昊滄軟件兩個聯合體成員達成深度合作,在貴州施秉打造燈塔豬廠。新希望六和開放場景,昊滄軟件提供數字場域解決方案。聯合建立起一套閉環體系,通過精準飼喂系統、改造稱重系統、刮糞機技術改造、環控料線技術改造、加裝智能水表、電表、網絡系統建設、集控及中控室建設、運用清糞機器人等實現數字化賦能,通過把各孤立的環控設備、生產設備、清洗設備、通訊設備集成為一個系統進行網絡管理,達到關鍵設備智能化、全場景業務數據化、全數據在線功能化、全過程管理主動化。打造出了節糧、降本、增效的智慧養殖解決方案標桿。 

另外,新希望集團還聯合騰訊集團,以及雙方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與農科院飼料所聯合開展節糧主題的公益項目。圍繞奶牛飼料中的精料替代問題,開展多方合作。整套技術將免費推廣到中小牧場,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來源:新希望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