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科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史合群:
二十年如一日深耕植物源飼料添加劑領域
2000年是我國飼料添加劑行業的元年,國內市場添加劑產品品類少,主要依賴進口,該領域長期被歐美的外企占領高地,從2000年開始我國飼料添加劑由進口依賴逐漸進入國產替代的啟蒙階段和發展藍海期。作為一位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的博士和高級工程師,史合群為促進飼料添加劑產業振興,從廣州生產力中心辭職,憑借自己多年的技術沉淀創業,從事行業細分賽道——中藥資源創新應用于替抗飼料添加劑的開發和推廣。
史合群以深厚的專業知識和不懈的創新精神,在植物源飼料添加劑領域的前沿技術開發中始終秉持工匠精神,鉆研20余年,他將個人的研究成果和企業發展與畜牧行業的發展緊密結合,積極響應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關切,前瞻性布局發展無抗養殖飼用投入品,致力于研發出綠色、安全、高效的飼料添加劑,推動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推動飼料添加劑行業高質量發展
“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引領一行”,如何在自己的行業中通過創新成為引領者,一直是史合群思考的問題。作為科技工作者的史合群博士堅信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只有研發新產品,擁有核心競爭優勢才是唯一的出路。
史合群積極帶領團隊進行技術攻關,組織并參與了多項重要科研項目,如廣東省“八五”重點攻關項目、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港建設和漁業產業發展專項、廣州市科技攻關項目、產業技術重大攻關計劃產學研協同創新專題、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項目等。
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成功開發出兩個農業農村部飼料添加劑新產品,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畜牧業的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建立了全國首套植物提取物飼料添加劑研發、生產和產品評價體系。其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多項殊榮,成為該行業的佼佼者。此外,史合群還主導制定了2項飼料添加劑行業標準,助力行業規范化發展。
匠心筑夢,培養新一代技術骨干
史合群博士非常注重培養年輕人才,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史合群注重企業技術人才的全面均衡發展和長遠職業規劃,與企業技術人才緊密交流,言傳身教,培養了大量的新一代技術力量,建立了支撐公司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的跨專業高水平研發團隊,2022年,研發團隊獲評廣州開發區、廣州市黃埔區創新創業領軍團隊。
此外,他還積極參與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現為四川農業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學位校外研究生指導教師。他還為學生們開設講座、指導科研,普及新時代下的農牧業發展態勢和科技實力,鼓勵他們樹立現代化的農牧行業發展觀,追求創新夢想,科技興農。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年輕人都對畜牧業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轉變了固有的傳統認知,感受到了農牧行業的科技力量,并成為了領域的后備軍。
履職盡責,服務民眾彰顯擔當
作為一名科技企業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史合群始終牢記社會責任,積極回饋社會。他致力于中藥植物與動物健康養殖協同創新,發展中國優勢產業-中藥產業,挖掘中藥植物中的活性物質如姜黃素、青蒿素、阿魏酸等,以采購訂單模式帶動農戶增收,同時為下游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發展種植和畜牧業脫貧致富。
作為廣州市飼料行業協會會長,他帶領協會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行業自主創新,引導企業生產安全和質量安全,積極組織協會成員開展交流活動,分享經驗和技術,促進業內合作與共贏。同時,他還積極推動舉辦培訓班和會議,提升行業專業規范,推動行業自律,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為韶關市武江區的一名政協委員,史合群履職盡責,彰顯委員擔當。史合群深知,這一身份,既是榮譽、更是責任和使命,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他積極參加區政協組織的學習、培訓和視察等活動,利用區“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市長面對面、優化營商環境協商會、促進高質量發展協商會等機會獻言獻策。他注重扎根基層,精準選題、深入調研,結合本職工作,從工作生活的細枝末節和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之中,積極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反映民意,撰寫的《關于如何打造我區農產品品牌化的調研報告》和《關于品牌興農把武江土特產升級為地方金名片的建議的提案》得到贊譽。
來源:廣東科技報社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通訊員:何開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