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10月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黨組成員夏更生,黨組成員李敬輝,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農藥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近日生豬價格止跌反彈,這種漲勢能否持續?如何看待四季度的生豬市場形勢,農業農村部將采取哪些舉措穩定生豬產量?
李敬輝介紹,豬肉產品是事關民生的產品。據農業農村部監測,9月份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9.7元,較8月份下跌3.2%,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上漲,10月份以來豬肉價格繼續小幅下降。這輪豬價回落主要原因是生豬供應有所增加,前期新增的中大豬都到了出欄的檔口。9月份生豬屠宰量較8月份增長8.1%。針對四季度生豬市場走勢,農業農村部多次組織養殖企業、行業協會和專家開展會商,大家認為隨著豬肉消費進入旺季,豬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生豬養殖頭均利潤有望保持在正常水平。
李敬輝指出,有幾個方面的分析和支撐:從能繁母豬存欄看,三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062萬頭,相當于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4.2%,處于產能調控綠色合理空間的上線。從新生仔豬數量看,3月份開始持續增加,按照6個月的育肥周期計算,正好對應秋冬消費旺季,市場供需匹配度比較好。從中大豬存欄看,9月份全國5月齡以上中大豬存欄同比下降4.6%,環比增長1.5%,已連續4個月增長,預示著未來2—3個月的肥豬上市量將較之前的月份增多。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母豬生產效率提升,近幾個月形成仔豬數量增長較快,按照6個月的育肥周期,這些仔豬將在明年春節后的消費淡季育肥上市,可能會大幅拉低豬價,需要廣大養殖戶高度重視,合理控制生產節奏。
李敬輝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持“政策穩產能、市場調產量”,多措并舉穩定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具體措施主要是三句話九個字:一是強監測。加密生豬生產和市場形勢調度分析,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引導市場預期。二是穩產能。指導各級落實分級調控責任,把住能繁母豬這個調控“總開關”,保持生豬產能處于合理水平,提前部署防范和應對明年春節后可能出現的產能階段性過剩、豬價大幅下跌問題。三是防疫病。秋冬冷季豬病易發高發,指導強化生豬養殖、運輸和屠宰環節清洗消毒,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現和處置疫情風險。
近段時間,肉牛奶牛價格下跌,養殖場戶虧損,引發社會普遍關注。當前肉牛奶牛的生產形勢如何?農業農村部將采取哪些紓困措施,幫助養殖戶渡過難關?
張興旺表示,這的確是今年農業農村部工作當中遇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其實也是一個困難。因為這既關系到肉牛養殖場戶的收益,實際上也關系到整個肉牛產業能否健康持續的發展。尤其是去年以來,全國牛肉牛奶的價格持續走低,養殖場戶的經營是非常困難的,行業面臨的形勢也復雜嚴峻。近期經過多方的努力,肉牛存欄適應性調減,奶牛養殖增速減緩,價格企穩回升,養殖虧損的情況有所減輕。
針對肉牛奶牛生產面臨的突出困難,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千方百計助農助企紓困。多次進行專題研究,派出多個工作組赴主產區開展調研指導,及時出臺降本增效技術指導意見,盡量降低生產的成本,同時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加大財政金融政策保障力度,幫助養殖場戶盡量減少虧損。9月底,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個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肉牛奶牛生產穩定發展的通知》,明確了7個方面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內蒙古、新疆等主產省份也積極行動,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出臺了比如養殖補貼、生鮮乳噴粉補貼等務實管用的政策,有效發揮了政策聯動效應,生產的困難局面現在有所緩解。
張興旺指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指導各地抓緊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把這些存量的政策努力落實到位,幫助行業盡快渡過難關。重點是抓好“五個強化”。一是強化監測預警。做好形勢分析研判,及時發布行業動態發展的相關數據,引導養殖場戶科學調整牛群結構,穩定生產發展。二是強化穩住產能。督促地方加快把基礎母牛擴群提質項目資金兌現到養殖場戶,穩住基礎母牛群體數量,提高母牛種用性能和繁殖效率。把基礎產能穩住,才能持續地發展。三是強化飼草料供應保障。用好用足糧改飼、苜蓿發展行動等支持政策,幫助養殖場戶儲備好飼草料。四是強化金融方面支持。推動金融機構通過合理展期、續貸等方式給予支持,不簡單化地抽貸、斷貸、限貸。這一點非常重要,各個方面尤其是主產區正在積極落實,并得到了有關金融機構的有力支持。五是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圍繞種、料、病、管等關鍵環節,集成推廣一批高效實用技術,幫助養殖場戶節本、提質、增效。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