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胡增民)12月17日,2024中美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創新大會在鄭州召開,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盧東林、美國駐華大使館農業處農業專員本伯樂、美國大豆協會董事謝非、美國大豆基金會董事巴霆、河南工業大學副校長李煥鋒等出席。開幕式由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張曉平主持。
盧東林在致辭時說,河南是中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和工業大省。近年來,美國大豆出口協會與河南互動頻繁,合作發展態勢良好。美國大豆出口協會與河南聯合召開2024中美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創新大會,是推動雙方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的一件大事,將有力推進中美大豆全價值鏈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助力中美大豆產業發展。
本伯樂在致辭時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我們的雙邊交往不僅影響兩國,也影響世界其他國家。農業貿易為美國農村和中國農村帶來了就業和收入。我們希望看到美國農產品繼續強勁地向中國出口,以支持當地食品制造業并增強中國的整體糧食安全。2023年美國向出口大豆超過2500萬噸,價值150億美元。這項貿易給美國和中國打來了巨大價值,是雙邊關系的壓艙石。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首席執行官蘇健在視頻致辭時說,自2023年2月28日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啟動中美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創新中心(SIC)以來,我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框架協議諒解備忘錄,源于我們雙方共同的愿望,即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專業知識和資源,實現互利共贏,它建立在美國大豆產業和中國之間42年來建立的牢固關系之上,SIC是美國大豆產業和中國行業合作伙伴之間雙贏合作的典范。
李煥鋒在致辭時表示,中美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創新中心是進一步深化中美雙方在大豆等農產品加工領域合作,助力中美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新載體、新平臺。河南工業大學作為“創新中心”的成員單位,深感榮幸和責任之重大。創新中心培訓基地運行一年多來,培養出一批熟悉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各環節的專業人才,增進了行業內部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行業整體技術進步和應用模式創新。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美業界權威知名專家圍繞宏觀經濟政策、全球大豆供應及消費趨勢展望、全球可持續大豆認證等各抒己見,讓與會代表視野開闊、認知提升、受益匪淺。
“農業被認為是中美關系的粘合劑。中美在農業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合作性和互補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在主旨演講時說,中美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貿易戰中沒有贏家,只有在對等、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合作才是兩國農業繁榮、發展的根本方向。中美加強投資合作是歷史趨勢,只有深入合作才能共贏減少摩擦。要深度挖掘中美在農業領域的合作性和互補性。大會設立了“大豆創新解決方案在畜禽水產行業中的應用”和“大豆創新解決方案在食品和油脂行業中的應用”兩個分論壇,增強了受眾的精準性和實用性。
大會還舉行了大豆創新中心工作聯合指導委員會成立暨聯指委委員聘書頒發儀式和2024創新培訓班結業暨結業證書頒發儀式。大會期間,謝非、巴霆和張曉平專門接受了糧油市場報記者的采訪。
張曉平告訴記者,盤點2024年中美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在創新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創新培訓、創新示范、創新推廣這三個領域,并取得了滿意的成果。特別是在創新培訓方面,聚焦創新中心產業授課與考察,探索了美國大豆為中國相關產業服務的有效路徑,涉及面幾乎遍及全國,達到22個省區,所涉領域和行業也引起了各級政府包括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的關注、青睞和參與。
本次大會由中美大豆產品應用價值鏈創新中心主辦,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河南工業大學承辦。來自中美兩國的200多名業界代表參加了大會。(原文將刊登于2024年12月19日糧油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