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扁平化浪潮的興起和大賣場的崛起,曾長期“霸占”渠道分銷領域最重要地位的傳統經銷商群體一度被人為的忽略,經銷商的存在也變成可有可無的事情。
然而,由于中國獨特的市場特征和環境,經銷商在中國商業流通領域內將長期存在,且將繼續占據重要地位,唯一有所變化的是,新時期的新型經銷商較傳統經銷商,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企業家的經營思維
新型經銷商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他們大多擁有企業家的經營思維。簡單而言,就是這些新型經銷商開始嘗試用管理企業的思路來經營自己的經銷事業。
企業家的經營思維是建立在“企業”的角度上,而我們知道,企業存在于社會中,最本質的目的就是獲取利潤,求得繼續生存和發展的機遇。這里,“利潤”、“生存”和“發展”是三個關鍵詞語,他們既是企業家經營思維關鍵所在,同時也是新型經銷商最關心的問題所在。
新型經銷商非常關心利益的獲得,因為這是他們繼續生存乃至今后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傳統經銷商也關心利潤,古有俗語“惟利是圖”就是對這些傳統經銷商的真實寫照,但這些傳統經銷商追逐利潤,只是一種本能的、低級的、簡單的角逐利潤,功利性非常強,但卻缺乏長遠打算,他們的成功往往是暴發戶式的曇花一現,不但他們難以在市場中長期立住腳,更連帶影響了整個傳統經銷商群體在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競爭力匱乏。早年我到華南出差,與號稱“中國最精明、最小氣”的廣東客家人談生意,幾倍酒下肚,客家人就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們提出的降低年終返利的要求;前不久,一個朋友從吉林歸來,談起東北人的“豪爽”,搖頭直嘆氣,為什么?因為現在和東北人做生意,喝酒不頂用了,東北人開始講究“實惠”,算盤打得比上海人還精。這兩件事反映出來的,其實就是傳統經銷商與新型經銷商在利益方面的不同思維。
新型經銷商首先會關心自己的生存問題,所以他們對于現實的、短期的利潤看得是比較重的。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短期的現實利益,新型經銷商會全面的考慮投入成本、預期收益、經營風險等相關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開始采用ERP財務管理軟件,日清日結;嚴格控制每天的進、銷、存狀況,每個月至少盤存一次,年終盤底一次;加強風險防范,減少乃至取消“預付款”數額,降低自身經營風險;加快貨物周轉周期,提高資金利率;對年終返利、階段性返利以及其他優惠政策“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