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是水產業最龐大的人群之一。作為飼料行業的基層力量,他們是開拓市場的先鋒,維護客情的主力,他們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但是,這種四處漂泊的職業卻不簡單,辛苦、勞累,居無定所,還經常要受到養殖戶的埋怨,經銷商的“折騰”,往往令人感到疲憊。
所謂英雄莫問出處,現在很多行業牛人,正是從業務員逐漸成長起來的,在一個個年輕的頭腦里,充滿了激情和夢想。農財寶典推出“金牌業務員”欄目,記錄他們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成長的軌跡。
無論是飼料企業業務員還是漁藥企業業務員,在賣命銷售提高業績的同時,總是很關心自己是否能夠獲得領導的認可,從而獲得職位上的提升。有的業務員雖然在銷售量上不拔尖,卻依然升職,讓很多身邊人有種看不懂的感覺。
到底企業老總看重怎樣的業務員?是不是只要業績優異就一定會獲得領導的重用?業務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才能夠讓自己在市場和職場競爭中獲得優勢?他們心目中優秀業務員的評判標準又有哪些?
晉升空間普遍較小
物質激勵相對居多
據《農財寶典》記者了解,目前水產相關企業的業務員,主要還是處在一個看重銷售業績拿提成的階段,相應的職位提升空間并不是很大。
“我們公司很關注業務員的成長,對新進業務員有很好的培訓體系。”江門市澳華特種水產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愿斌告訴《農財寶典》記者,公司對員工有兩套培訓方案,一個是內部培訓,一個是市場培訓。“公司培訓主要是針對公司的一些內部規章制度等來進行,內部培訓之后,還會將業務員帶入市場,進行專業化的培訓。”許介紹,公司的市場化培訓非常細致,分成三個部分進行。他說,首先是服務模式的培訓,主要側重技術方面,比如說怎么進行銷售、如何進行調水及治病等;第二方面是心態方面的培養,教新業務員如何看待養殖戶,進行良好的溝通;第三個方面是針對經銷商的,叫經銷商開發模式,顧名思義,也就是讓業務員知道如何和經銷商打交道,從而開發更多的客戶。
“所有這些培訓,都會有專門的導師進行全程輔導。”據了解,對于培訓成果,不同的級別之間分別有不同的獎勵。許愿斌告訴《農財寶典》記者,市場培訓階段,每通過一個級別的考核,工資增加500元,也就是說,三個階段的培訓全部通過的話,工資將上升至1500元。“只有通過三個考核,才能拿到這個基本工資。”
佛山順德正宇飼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全優在和《農財寶典》記者談起業務員晉升話題時表示,正宇提供給業務員的上升空間相對扁平一點,沒有分得太細,業務員之后,到片區經理,再到銷售經理和副總。邱總告訴《農財寶典》記者,公司對于級別的待遇差別,表現得并不是很明顯,業務員本身的收入主要還是體現在業務提成上面。“職位上的收入差別可能就是一個月500塊的樣子。”邱表示,公司非常看重業務員的業務能力,對于考核也有一套硬性的指標,大致包括銷量、客戶數量、管理能力以及終端客戶掌握等指標。
老總們看重勤奮業績人品
對于業務員的收入待遇,許愿斌介紹說,包括補助在內是5000元/月,除此之外就是超出業務量的提成。許介紹說,除了物質上的東西,因為澳華對業務員分類相對精細,上升空間也就比其它公司更多。
據介紹,澳華新進業務員統稱為服務員,分成初級、中級和高級,三者之間的工資待遇相差500元/月。業務員之后,如果達到公司的相應要求,就可以提升為區域經理,之后是大區經理,一直到銷售經理和副總。
許愿斌介紹說,目前水產企業的擴張速度很快,因此機會也就很多。據了解,許本身也是從業務員做起,只用了3年多的時間就做到了江門公司的總經理。
到底什么樣的業務員才會被公司所看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許愿斌告訴《農財寶典》記者,自己選擇業務員的標準其實很低,“只要勤奮,不傻就行。”但是對于提拔,他覺得還是希望業務員能夠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且有高于他人的思維模式。“當然業績是一定要的,剛剛講的是在業績優秀之外,最好還能具備的才能。”
廣州市信豚水產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旺明告訴《農財寶典》記者,他招人關注的方面比較多,但是有一點是必須具備的,那就是誠實、可信。“這個是擺在第一位的。”至于相對應的業務能力,朱認為完全可以通過培訓來獲得。在佛山順德南祥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建輝看來,業務員最基本的素質可以概括為一個字:德。這里說的德包括職業道德和對公司的歸屬感。魏表示,業務員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處事能力,然后利用自身的能力,一心一意為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維護好公司的形象。即使去了別的公司,也一樣對之前的公司充滿感恩。另外,業務員要能夠善于總結,善于學習,悟性好。魏建輝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業績并非是他最看重的東西。“如果業務員具備上面的這些素質,即使他的業績只有中上水平,也會引起我的關注。”
雖然老總們對于業務員的提拔存在一些差別,但是不難看出,業績的好壞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除此之外,才是相關的突出能力。“勤奮,學習能力,很好的模仿能力,我覺得這樣的員工就具備提拔的可能性。”許愿斌總結說。
去意決 不強留
談到如何留住業務員時,許愿斌認為,如果員工想要跳槽,自己并不會做過多的挽留,“畢竟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但是,為了讓員工安心地工作,公司還是給業務員很大一個誘惑:允許認購股權。“這樣做是為了公司更好地發展,對于實在要走的業務員,我們也沒有辦法。”許補充說,公司的年終獎全部在年前發放完畢,不會像一些公司一樣,拖到第二年年中。
“在我看來,跳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公司也強求不來。”不過對于特別優秀的業務員,邱全優表示,會酌情通過待遇或者職位提升的方式予以挽留。朱旺明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人才流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朱說,對于跳槽,自己不會做過多的挽留。但是招人很慎重,不會搞人海戰術,一定會尋找和公司的價值理念一致,愿意和公司共同發展的員工。
“我們淘汰率很低的原因就在于此,我定義為“大浪淘沙式",可能一年會招很多人,也可能會很長時間一個都不招。”朱說,信豚的業務員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除了與選人標準的原因,還與公司給優秀員工一定的股份有關。“一般都會給2-6個點的股權,公司很多業務員都有股份。”
“說實話,一兩個業務員根本無法影響到整個公司的運作,而且跳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魏建輝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曾經有一年,公司的銷售冠軍和前幾名一起離職,不但沒有對公司的銷售業績造成任何影響,反而促進了公司的進步。
魏認為,除了物質和職位的獎勵之外,對于業務員,更多的是要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的溫暖,這就是涉及到企業文化的建設。魏建輝說,公司會經常組織各類活動,管理層和業務員進行互動。管理層除了關心工作,還關心業務員的生活,增加了業務員的歸屬感。“我覺得,如果企業之間待遇相差不大的話,業務員更愿意留在有溫情的企業,因為工作得更開心,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打造企業文化的主要原因。”
“對于新進業務員,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從事業務員工作,我覺得不要期望過高。”魏建輝建議說。他認為,新業務員對于市場了解和判斷都不是很準確,過早地給自己下任務,反而會增加自身的精神負擔。最好的做法是踏實地深入市場,向老業務員學習,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學生一樣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