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3G,讀者都應該知道高通,這是一家制定3G通信標準的公司,并以輸出標準,收取IP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知識產權)轉讓費而獲利。
在業界流傳一句話:“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做產品。”這句話強調了標準的重要性。當然,事實上不管是定標準,做品牌,還是賣技術,抑或是做產品,都不乏成功的例子。
做產品,很自然地,賣什么吆喝什么,最后得到的利益是比較傳統的銷售收益減去生產成本,收益不高,但是心理負擔也不大。賣技術,則要找到下家,把技術的賣點說清楚。能不能賣一個好價錢,得到多大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術的先進程度、應用范圍。當然,還有談判、討價還價的技巧。但是,只要把技術賣出去了,大概也就和自身無關了。
品牌和標準卻不一樣。這兩者都需要依托具體的產品,也就是說,假如你定位于單純的品牌輸出或者是標準規定,那么你需要找到足夠多的合作伙伴,面對的市場必須足夠大。再往上追溯,這取決于你的品牌和標準在多大程度上被認可和應用。例如,迪士尼之所以可以把產品做廣泛的授權許可,是因為迪士尼本身的動畫形象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迪士尼的品牌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第一步:集合產業鏈所有環節
與現在的家喻戶曉不同,在高通剛介入CDMA的時候,GSM正大行其道,許多電信設備商對CDMA并不感興趣。怎樣擴大CDMA的市場,并使CDMA最終成為市場各方都采納的3G技術,這是擺在高通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通的做法很高明:為CDMA構建一個共生共榮的生態圈。簡而言之,就是構建一個生態系統,這里面包括技術開發商、設備商、電信運營商等利益主體,交互的中心是CDMA技術。
高通通過自己開發出來的核心的CDMA芯片,自己做電信運營,做基站,做手機終端,集電信運營商、設備商、技術開發商、終端設備商于一體,可以說是集合了整個產業鏈的所有環節。
在市場應用方面,高通一方面與市場上成功的企業合作,和微軟合作做無線信息Wireless Knowledge,和汽車巨頭福特合作,開發車載無線通信系統;另外一方面,高通自己成立了風險投資公司,投資了很多CDMA在PDA、射頻等領域應用的公司,把CDMA的市場應用開拓得更廣泛。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業務系統里面,除了和微軟、福特等合作伙伴的應用開發外,高通自己差不多承擔了90%以上的責任,為什么高通要這么累呢?
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的市場利益主體的眼光都放在GSM這個技術和市場應用都比較成熟的2G標準。高通的民用業務也剛剛起步,沒有多大的市場影響力,這個時候大包大攬,做手機,做基站,既是高通的主動選擇,也是無奈之舉。無奈之舉,是因為市場的呼應不高;主動選擇,則是高通希望由自己去催熟這個市場,先把蛋糕做大,自己才有希望得到最大的一份。
高通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高通逐漸成長為一個依靠的CDMA技術公司,CDMA也得到了許多新型電信運營商的認可,特別是韓國政府,更是斥巨資投資CDMA市場。高通迎來了高速發展的契機。
1993年,高通的CDMA技術被美國電信標準協會標準化,正式為業界所接納。1995年,第一個CDMA商用系統運行,到2000年,全球CDMA用戶突破五千萬。隨著CDMA的高速發展,高通的盈利也在節節攀高:合作方每銷售一部手機,就要向高通繳納一筆不菲的IPR轉讓費,這里面包括CDMA的入門費和使用費,約占產品售價的6%左右。
第二步:做減法,專注標準制定
在享受高盈利的同時,高通也一步步地賣掉了非主要的業務,手機部賣給了日本京瓷,基站部則賣給了愛立信。即使是最核心的芯片技術,高通也是只研發不生產。合作方和高通合作的方式是向已經從高通剝離出來的CDMA芯片公司批量購買芯片。在整個過程中,高通只負責技術標準研發。在聚集于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的同時,高通也使自己經歷了從重資產到輕資產的蛻變。
在此,有必要提及高通的BREW(Binary Runtime Environment for Wireless)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高通為技術開發商提供了BREWSDK(軟件開發工具箱),為設備制造商提供了應用平臺和端口工具,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了控制管理平臺——BREW分發系統(BDS)。通過這個開放式的研發平臺,高通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之前建立共生共榮生態圈的理念,激勵合作CDMA開發更有市場前景的殺手級應用,為CDMA的市場應用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高通通過之前積累下來的技術標準,將芯片生產外包。技術開發商、設備制造商和電信運營商通過高通的BREW平臺,開發一系列的殺手級應用。進一步提高芯片的功能級別和市場地位。手機終端公司則成為芯片的使用者的IPR轉讓費的繳納者。
在高通的業務系統中,高能得到了高額的IPR轉讓費,技術開發商、設備制造商和電信運營商則通過BREW平臺,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并享受大市場帶來的高回報。芯片公司和手機終端公司同樣也從3G的高速發展中分到了一杯羹。
從一開始的技術依靠,到后來的標準制定,高通為自己的定位設計了不同的業務系統。事實證明,這些不同的業務系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獲得了成功,充分體現了高通把握市場脈搏的高超能力。特別是最后敢于賣掉已經成功的手機部和基站部,專心做標準的制定者,實現重資產經營到輕資產運營的關鍵轉型,更是神來之筆。
但是,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在整個發展歷程中,高通始終貫徹的是“為CDMA建立共生共榮的生態圈”的方針。換言之,高通致力于為所有CDMA圈子的利益相關者建立一個可以共同盈利、持續發展的業務系統,這才是高通能夠一直成功的真正奧秘所在。
好的商業模式,好的業務系統,一定是合作共贏的,在為自己謀求最大利益的同時,也為合作伙伴創造更大的心態、開放的業務系統,自然會帶來更開放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