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有一天,演說家得馬得斯在雅典演說,沒有一個人認真地聽,他便請大家允許他講一則伊索寓言。人們一致同意,他開始說:“得墨忒耳和燕子、鰻一起同行。他們來到了一條河邊,燕子飛走了,鰻潛入水中。”講到這里,他便再不講了。人們問他:“那么得墨忒耳怎么了?”他回答說:“她正生你們的氣呢,因為你們對國家大事毫無興趣,而只喜歡聽伊索寓言。”
寓意:這故事是說,不務正業,只圖安樂的人是十分愚蠢的。
管理點評:人不務正業,貪圖安樂,會懈怠工作。管理者不務正業,驕奢淫逸,就會把企業搞垮。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務正業,那就形不成核心競爭能力與競爭優勢,最后被市場所汰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旦古不變的真理。不務正業的人,是難以有出息的;不務正業的企業,是難以發展壯大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陳景潤專攻數學,所以他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袁隆平專攻雜交水稻,所以他成為了舉世聞名的農業科學家。莫言專攻文學創作,所以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小說家。趙本山專攻二人轉表演,所以他成為了春晚受歡迎的藝術家與表演家。張藝謀專攻導演電影,所以他成為了著名的導演。易中天專攻歷史,所以他成為了著名的歷史學者。張大千、齊白石等畫家專攻畫畫,所以他們的畫作都能賣個天價。所以,務正業,十年如一日專攻某方向,總能功成名就。而那些,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人,或者今天計劃搞這個,明天又計劃搞那個的人,最后,前途沒有光明,而且事業容易功敗垂成。專攻某一個方面,也許對一個人來說,堅持一年可以,堅持五年也行,但堅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于一輩子,那么這樣的人就廖廖無幾。人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如果東搞一下,西搞一下,那么在什么方面都沒有什么建樹,更別說什么名利雙收了。而且還有那種求全求大的人,更沒有精力去專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要想事業有成,必須吃苦耐勞,在某一方面專攻幾十年,才會有所成就。企業也是一樣的道理,海爾專攻冰箱,所以從一個小工廠成為世界企業。聯想專攻電腦,所以從一個小微企業成為世界企業,娃哈哈專攻飲料,所以宗慶后成為了首富。目標多了,就沒有目標。朝著一個目標前進,集中所有的精力與資源,就算沒有大成就,也會有小成就的。目標多了,企業的精力與資源就分散,不能集中優勢,不能領先其他競爭對手一步。這世界的真理,就是領先者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