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團購大戰,恐怕是中國互聯網戰爭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爭。團購從2011年的5000多家始,歷經“千團大戰”后,目前市場上僅存的團購網站只有176家,存活率只有3.5%。大多數要么銷匿,要么轉型,而存活下來的就有可能是未來的王者。
從“千團大戰”中幸存的這176家中,市場份額卻又被幾家大網站牢牢壟斷著。團購已由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轉移到了戰國爭霸時代,美團、大眾點評、拉手網、百度糯米這幾家霸主正角逐團購江湖。
而就在團購進入爭霸的同時,坊間關于“團購已死”的聲音甚囂塵上。其實早在四年前,從Groupon模式被引入中國開始,就有聲音喊出“團購必死”,一路伴隨著團購的發展。而究其原因,團購對自身形式不斷改變,定位模糊,成為大家對其主要質疑。
回到今天,我們再看團購網站的轉型,從起初只是簡單的為商戶帶流量的打折促銷,到如今團購網站以用戶為中心,做足本地生活服務。團購網站以服務類電商在O2O中扮演重要角色。
“像淘寶、京東這樣的實物類電商企業,在發展伊始,又有多少人堅信這樣的模式會持續到今天?而事實證明,實物類電商平臺的活力相當驚人。團購作為服務類電商才歷經四年的發展,為何不能多給它一些時間?”拉手網首席技術官官沖,對“團購已死”的說法不以為然,認為這就是一個偽命題。
目前拉手網將重點放在與商家共建“合伙人”。在與商家的庫存對接上,依靠拉手網平臺多年積累的IT管理經驗,利用O2O移動優勢快和準,拉手網可以隨時與商戶分享交流豐富的數字化經營理念,透過全面的消費大數據幫商戶做更棒的經營管理,將類似酒店剩房、電影院剩座低價賣出,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商家過剩服務問題,構成了O2O良性循環。
如今,美團的垂直T型戰略,百度糯米的大數據戰略,拉手網“連接用戶”,商戶“合伙人”模式,以及窩窩團的“移動商城”發布,都標志著團購網站從早期“你負責出錢,我負責吆喝”的簡單模式,轉變為以技術創新為基礎,構建成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而作為消費服務核心的用戶,無疑將會獲得更多更好的體驗。在新一輪“團購爭霸”時代,用戶將持續享到團購網站運用技術創新帶來的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