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只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里面,然后用強化玻璃將池子隔成兩半。熱帶魚在東邊的一半,鯊魚在西邊的一半。實驗人員每天都在東邊的池子中投放一些鯽魚,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
最初,鯊魚并甘心只是拿一些小小的鯽魚來填飽肚子,它對西邊的熱帶魚垂涎得要命,總想嘗試那鮮美的滋味,它每天不斷地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但始終不能過去。連續十天,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甚至有幾次渾身破裂出血。而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就會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鯊魚終難如愿。后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一幅掛在墻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
實驗到了最后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總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于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也會立刻放棄追逐,說什么也不愿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鯊魚。
【感悟】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信息時代最大的特點是環境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這種變化不化包括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來自于企業內部環境的變化。而一個具有生命力的企業必須是一個能夠隨著這種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優秀組織,否則這個企業就可能被市場所淘汰。
上海生產的“大白兔”奶糖曾經一度打入美國市場,頗受美國消費者的喜愛。但隨著健美運動的興起和營養觀念的變化,人們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而奶糖的含糖量很高,是高熱量的食品,吃多了易發胖。后來,“大白兔”因不能適應美國消費者的這種價值觀念的變化而被擠出了美國市場。我國有一家圖書進出口公司在某個伊斯蘭國家展銷圖書時,一套印刷精美、裝幀考究的圖書被勒令停止展銷,原因是書中有一幅服務員用左手給一位阿拉伯富豪上菜的插圖,在穆斯林眼中,左手是不潔凈的,用左手上菜無疑是一種侮辱。正是這種傳統觀念與的市場環境的錯位使得這家公司的銷售希望化為泡影。
經驗固然寶貴,但如果事事都以過去的經驗來制定今天的行動和計劃,這種保守和落后的理念已經不能適應今天的社會。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處于21世紀的服裝公司仍然堅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陳舊的價值觀念,結果將會如何呢?
摘自:《職場人士必讀的88則寓言》,理弘、張海生/著,西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