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本來想投我們,我們拒絕了。”邁外迪創始人張程說,“O2O的價值是給線下商家增加營收,本質是用線上資源給線下導流。騰訊就是用社交網絡往線下導流。但阿里整個商業模式是線下往線上導流,不管阿里怎么講它的O2O戰略,也繞不開這個主業。這是我們選擇騰訊的原因。”
“WiFi密碼是多少”。如今我們走進一家餐館、咖啡廳,開口第一句話,多半是問WiFi。WiFi撒下天羅地網,人們被打撈之余還甘之如飴。
但對于2007年成立的邁外迪,這家國內最早進入免費商用WiFi領域、覆蓋全國4萬余個商業場所、每天活躍用戶超過80萬的企業來說,僅是給用戶提供免費快速的WiFi上網還遠遠不夠。
“我們從沒有把WiFi只是定義成讓人上網的東西。”邁外迪創始人張程如是說。
不愛阿里愛騰訊
從2014年開始,巨頭布局商用WiFi、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的聲音就不絕于耳。阿里巴巴和樹熊網絡達成戰略合作,在小米之后,騰訊和大眾點評又投資邁外迪3億元人.民.幣。
“阿里本來想投我們,我們拒絕了。”張程說得挺痛快,但面對兩大巨頭青睞,他也糾結了一個月。
據悉,全國大大小小的WiFi企業超過2000家,商業模式基本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硬件收費型,包括傳統的系統集成商、設備工程商,靠給商家提供WiFi硬件服務來賺錢。一種是流量價值型,硬件免費,通過精裝流量廣告來賺錢。
但不管大家現在是什么商業模式,對未來商業模式的想象,幾乎都有O2O和大數據。
以WiFi為基礎成為O2O平臺,以WiFi上的數據為基礎對廣告主和商戶進行增值服務。這是包括邁外迪、樹熊、潮WiFi在內的各家商用WiFi公司共同要說的故事。
邁外迪CMO夏華劍表示,WiFi的商業價值,初期是流量變現;其后,WiFi可以成為商家和用戶之間的橋梁,提供點餐、優惠券等服務;同時,還可以作為一個O2O入口,成為第三方應用的平臺;當WiFi熱點達到一定規模,還可以進行大數據挖掘。
互聯網公司的畫餅技巧永遠是好的,但要做好商用WiFi的運營并不容易,商業變現仍需創業者費盡思量。流量廣告只算小打小鬧,彈出幾個框還惹用戶厭煩。
而對B端的增值服務目前還只在籌劃中,其落地難度可想而知。線下商戶不是互聯網業內人士,老板的意識是否到位;老板樂意了,商戶的人才、工具是否到位;即便人才、工具都到位了,像我們走訪的太平洋咖啡,也會因為涉及到業務模式創新、業務流程重組,各種數據打通的問題而遲遲未能將規劃中的美好愿景變成現實,即便其在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
盡管邁外迪尚處于虧損狀態,創始人張程的目標卻是帶領整個團隊實現財務自由。
“我的觀點是,人生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張程說。
“那還這么賣力氣?”我揶揄他。
“享受得通過三年做完五年的事情,五年做完十年的事情。”
“所以你賺到錢后會選擇退隱山林或環游世界?”
“我是想帶領同事實現這個目標。不光我個人或聯合創始人,而是團隊中所有優秀同事。”
坐在無人機、憤怒的小鳥頭盔、《環太平洋》機甲模型、機器人、山寨蘋果手表、智能水杯等一堆大齡兒童玩具間,張程想到這個目標就會樂出來。
在張程看來,做O2O的公司雖多,但都要過四道坎。而這四道坎,邁外迪已經趟平了。
第一道坎就是硬件基礎平臺。商家點單大多是用自己的內網系統,O2O應用要嵌入進去,就必須和商家的IT系統打通。
邁外迪在大量商家鋪設硬件。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止是WiFi硬件,還有針對商家的工具設備。WiFi連接用戶,商家設備則能連接商戶,再由云端同步到本地,用戶和商戶連接起來,就能滿足多數O2O應用場景需求。
“大眾點評為什么投資我們,因為它的O2O應用需要我們的商家設備。用外網點餐非常慢,但通過我們的設備,使它的本地服務成為可能。”張程說。
從2007年創立至今,邁外迪以連鎖餐廳和咖啡廳為主要目標客戶,已經覆蓋包括星巴克、costacoffee、太平洋咖啡、哈根達斯、漢堡王、俏江南等500多個連鎖商業品牌和全國21個機場。大多數商戶的硬件都是由邁外迪免費提供。
第二道坎就是基礎數據,包括用戶的基礎數據。比如我們常用的外賣平臺,就需要把菜品圖片一一上傳供用戶點餐,大眾點評這樣的應用,也需要菜品圖片。邁外迪可以實現這種數據共享。
第三道坎就是接入商家的能力。邁外迪已經靠免費硬件和多年積累覆蓋大量商家,O2O應用就無需再做地推,直接接入到邁外迪的O2O平臺便萬事俱備。
第四道坎是用戶。免費WiFi是天然的用戶入口,也省去了APP向用戶推廣的煩惱。
基于上述理由,張程認為邁外迪可以成為一個像AppStore那樣的應用平臺,不過這個平臺是垂直在O2O領域的。開發者可以直接把O2O應用放到這個平臺,商戶也可以在這里直接與應用對接。
“騰訊為什么投資我們?因為用戶使用O2O一定要有個平臺,以前都是用瀏覽器,但其實這個工作是可以在微信里完成的。”張程說。
在他的頭腦中,理想的應用場景是這樣的:顧客走進一家餐廳,自動連上了WiFi。隨即在WiFi界面開始排隊或點餐。這個界面可能是騰訊的微信,也可能是小米的MUI,抑或是大眾點評。
點餐時,根據用戶的基本數據,比如到店頻次、停留時間、是哪里人、愛甜還是嗜辣,就可以把相應的菜品排在前面。之后,用戶通過手機完成點單和付款。
目前,邁外迪正聯合幾十家商家參與測試這樣的O2O服務,預計今年底正式推出。
邁外迪計劃的是不錯,但對商戶的配合度要求也是真高。以邁外迪的老合作伙伴太平洋咖啡為例,雖然他們可以通過邁外迪的后臺看到用戶的到店地址、到店時長和到店頻次,但尚未據此進行推送。而對精準營銷至關重要的、用戶的點單喜好,也因太平洋咖啡點單使用的是獨立內網系統,一直沒能和邁外迪打通。
去哪兒賺錢
“我們正在干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
邁外迪的招聘頁面上,一開頭就是這么個豪邁口號。在頁面最底下,有一行小字:CEO面試直通車。點開以后,居然是一套門薩俱樂部的智力測驗題。
“要我直接面試,得先測智商。”張程笑道,憨厚的娃娃臉都顯得狡黠起來。
“你自己做這套題得多少分?”我問。
“我在130分左右吧。130分可以進門薩俱樂部。”
“那你對應聘者的要求是?”
“110分以上。”
“直接面試多少人了?”
“不多。聰明人不多啊。”張程又是得意的笑。
找人,是現在最讓張程頭疼的事。邁外迪的三個發展計劃:從傳統咖啡餐飲業往更多行業擴展;從北上廣深往更多城市擴展;從流量廣告運營模式往O2O平臺模式擴展,樁樁都需要人。很多還是新模式,沒有現成的人可以挖,得自己培養。
人民生活真需要,加上互聯網對入口概念的追捧,讓前幾年比較平淡的商用WiFi也體會到了站上風口的感覺,進入了快速擴張階段。
“O2O的價值是給線下商家增加營收,本質是用線上資源給線下導流。騰訊就是用社交網絡往線下導流。但阿里整個商業模式是線下往線上導流,不管阿里怎么講它的O2O戰略,也繞不開這個主業。這是我們選擇騰訊的原因。”
“要這么說,豈不是O2O公司都不愿意站到阿里的隊伍里去?”我問。
“只是沒有人說這么直白。”張程其實說得夠直白了。
邁外迪與微信合作的好處顯而易見。之前用戶用邁外迪的WiFi,要在瀏覽器里又是點擊又是輸入,各種彈出框、刷新時間,令人不勝其擾。
而在微信的框架內提供邁外迪的服務,用戶體驗立刻好了不少。微信掃一掃快速連接,商戶信息用公眾號形式呈現,也更簡潔明晰。
“為什么百度直達號沒能搞起來,因為直達號還是基于Web瀏覽器。但微信提供了規范的開發邏輯,使用戶體驗得到了提升。我們是把微信作為O2O框架來用。”張程說。
雖說眼下是春風得意,張口就是兩家巨頭爭著投資。邁外迪剛創辦那一兩年,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
起初,張程因為熱愛旅行,深感出門在外上網不便,發現做WiFi服務商也許是個商機。一面給商家架設WiFi網絡,一面向消費者提供免費WiFi。這中間用戶連接WiFi時的跳轉頁面,就是天然的廣告平臺。越想越靠譜,2007年,張程從南方電訊離職,和朋友聯合創辦了邁外迪。
那個時候是邁外迪創辦以來最困難的時刻,直到天使投資進來,才暫渡難關。
“我對邁外迪的模式一直很確信,但最大的挑戰是讓投資人相信你的價值。”張程說。
A輪融資,張程見了50個投資人,談了整整一年,終于在2012年獲得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0萬元的投資。
B輪融資,張程見了20個投資人,談了三個月,2013年獲得小米科技數千萬人.民.幣的B輪戰略投資。
到了C輪融資,投資者就是三家。回憶起和大眾點評CEO張濤的會面,張程說,自己只用半個小時介紹了邁外迪,剩下都是聊投資細節。“我就跟大眾點評說我們要以WiFi為基礎做O2O平臺。他們也意識到O2O的四個坎他們繞不過去。”
對于微信而言,商用WiFi作為O2O入口的價值日益凸顯。微信連WiFi的生態鏈上,微信成為連接線上線下的紐帶,同時可將商業WiFi上的用戶行為數據和微信自身的社交關系鏈相結合,商業價值不言而喻。除邁外迪外,微信還“勾搭”了包括“潮WiFi”、“成都九柚”、“北京百通無限”、“深圳無微不至”等十余家商用WiFi提供商。
O2O憑什么
據說喜歡一個人,就像他身上有WiFi。如此說來,作為商用WiFi提供商,邁外迪引得小米、騰訊、大眾點評都青眼有加,也就不奇怪了。
對于用戶而言,邁外迪在各種公共場所提供免費WiFi,給自己節省了總理都嫌貴的上網流量。但在互聯網巨頭和邁外迪創始人張程那里,商用WiFi的故事還更有的講。
“邁外迪要成為O2O的平臺。這和淘.寶類似,只是淘.寶賣的是商品,我們的平臺上是各種O2O應用。”張程說。
O2O平臺,口氣不小,邁外迪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