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戰略 » 正文

未來五年什么公司最賺錢?

  作者: 來源: 日期:2016-06-28  

  本文是華興的一份最新報告。這份報告關注的是未來幾年成長最快、最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可能會是什么樣子的。

  大家好,我叫劉佳寧,我是華興資本的研究負責人。過去七年多以來,我們團隊一直都在從事互聯網與傳媒行業的研究。下面要跟大家交流的是我們最新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關注的是未來幾年成長最快、最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可能會是什么樣子的。

  好,我們現在來看一看在過去五年最值錢的公司是哪些,它們是什么樣的業務類型。在過去五年幾乎都是平臺、電商、O2O、游戲。它們的業務模式都是買 流量,除了微信、微博,剩下的產品都是相信這樣一個理念,我花錢來買流量,累用戶,然后循環補貼,刺激用戶進行交易,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到最后靠資本的 優勢把市場出清,剩者為王,拿到市場壟斷份額地位,再重新定價,謀取利益。所以在這種商業模式里面,大量的錢被花在了買流量和補貼上面。

  那么未來五年什么樣的公司可能會比較成功?那我們認為用戶不是靠買的,而是靠內容聚集起來的,靠內容聚粉,然后他們的流動是靠頭部內容帶著他們走。 什么是頭部內容呢?我們定義能夠牢牢聚集百萬級別粉絲的IP就可以算作是頭部內容。以前,開句玩笑,也有人覺得這種是“腰部內容”,因為只有百萬級別的 粉,但是其實我們覺得不管是腰部也好、胸部也好,還是脖子部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現在已經聚集了百萬級別的粉絲,而且這些粉絲高度地認可他們所圍 繞的這個內容所代表的價值觀,而且這些粉絲已經足夠爆發出商業價值,這樣我們就可以管它叫做頭部內容。用戶最后的交易是靠價值觀的強烈認同形成了刺激。在 這樣的模式下就有可能出現大量有商業價值的頭部內容,同時有一批小而美的變現工具和他們配合。這個可能就是未來五年最好的創業領域。

  那么我們現在來看一看中國互聯網最近幾年發生的變化。大家肯定有很切身的感受,現在的網速是越來越快,費用是越來越低,Wi-Fi和4G無處不在,所以,我們作為用戶,我們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在大幅地增加,使用的流量也在大幅地增加。

  現在用戶的行為發生了兩個深層次的變化:

  第一,大家已經不是在使用移動互聯網,而是干脆活在了移動互聯網上面。根據我們數據的統計,在2015年安卓的 用戶每天大約有3個小時在網上,iOS的用戶還要再多10%,相當于在不睡覺醒著的時間里大家可能有1/6的時間都在使用移動互聯網。這種現象我們覺得已 經代表用戶他真的不是在用互聯網,而是把自己變成了網絡上一個鮮活的有生命力的點,而這些點有多少個呢?全中國一共有6.2億個這樣的點。在移動互聯網上 有6.2億個有移動生命力的活著的點在生存著。

  第二個現象是我們在互聯網上是具有能量的,怎么理解呢?因為我們在互相交互,在互相振動,這種交互的模式比以前 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因為網絡條件的限制,我們只是用文字、圖片這種低等級的方式進行交互,而且是一個異步交互。異步交互是什么呢?就是我今天發了微博, 你明天re 我了,我后天再re你了,這種之間交互的感覺因為這種時間的不同步被下降了很多,因為大家不能無時無刻地都在網上。但是現在我們交互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提 高,我們可以用音頻、可以用視頻,甚至是直播的方式,我們實時地就可以進行這種交互。那我打一個可能不恰當的比方,以前我們用文字、圖片那種異步交互的模 式就好像大家是筆友,互相寫信來交流,互相通信來交流,但是在今天這個狀態,我們就像面對面在交流一樣,我們形成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遠遠強于過去我 們靠寫信、靠筆友這種模式來交流。

  所以我們說現在在互聯網上,移動互聯網上,這些有生命力的點與點之間,它的關系由原來的弱關系變成了一種很強的關系,這種關系、這種相互影響就是具有能量的。我 們放在一起看,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上不僅有6.2億個有生命力的點,而且這些點他能夠進行強交互,也習慣了在移動互聯網上付費,所以他們就是具有能量的。 6.2億具有能量的點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上,這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聚集在這里,那么我們只是要看這些能量它到底會流向哪里去。

  現在這些流量到底在哪里呢?我們認為它就是在這些主流的社交平臺上,微信、微博。現在微信的用戶基本已經把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實現了全覆蓋,微博大概覆蓋了40%,但是90后的用戶微博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所以我們覺得大的平臺對用戶的覆蓋、對用戶的聚集,已經達到了一個最優的水平。

  隨著大平臺對用戶全覆蓋實現得越來越好,頭部內容就可以在大平臺上找到他的粉絲在哪里。頭部內容只用負責把自己的內容做得足夠好,價值觀足夠突出,那么粉絲自然而然就會向他聚集。所以對于頭部內容而言,大平臺很完美地實現了一個聚粉的功能。

  與此同時大平臺的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主要集中在變現、交互方式和深度交流的能力上。為什么我們這么說?我們來看看微博,它在很長時間內只能有 140個文字和9張圖片,它也不能夠幫助頭部內容賣東西,沒有變現的手段。我們再來看微信,微信的公眾號雖然可以聚集很多的粉絲,但是公眾號更像是一個一 點對多面的一種傳統的媒體模式。在公眾號上也不能夠進行交流,如果頭部內容想和他的粉絲在微信上交流,就要開很多很多個群,每個群只有500人,那么我所 見過最多的一個頭部內容要管理2000個群,這是不可以想象的。雖然微信在變現的手段上幫助頭部內容實現了一些東西,但是在交互和深度交流上缺失是非常非 常大的。

  那么頭部內容想和他的粉絲交流,想和他的粉絲挖掘出商業價值,想和他的粉絲進行一些實時的互動,他們要怎么辦呢?那他們必然就會在微信、微博這些大 平臺之外去找一些新的工具,一旦這些頭部內容找到了,哪個工具比較好,我可以拿它來用,那么我自然就會到微信、微博上沖我的粉絲一吼,你們也來用吧,于是 他的粉絲也會跟著他去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和自己的頭部內容進行交流,或者說大家一起挖掘這個里面的商業價值。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用戶跟著內容走,這種用戶 的流動我們叫它流量的二次分發。

  那我們看看過去這個流量的流動是什么樣的。在微信、微博上大V聚了粉,有很多粉絲,然后他就在上面賣廣告,他說這個東西不錯,你們可以去看看,但是 他自己也許沒有用過。粉絲被動地看見了這個東西,也許會去想看看后面廣告是什么,他也許不會去,這和看見一個電視廣告沒有什么區別,是一種被動的導流模 式。哪怕是現在我們看微信的朋友圈廣告其實也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們說現在的流量二次分發,它的情況就有變化。有的頭部內容會在他的微博上說,我今天去了這 個餐館,不錯,我明天可能用那個APP來做直播,這時候粉絲的反應就會是,那好啊,你說這個餐館不錯,那我也去吃,你去這個APP上做直播,那我就去這個 APP上去看,這時候用戶的流動是非常主動地流向了頭部內容所說的那個方向上。這種就是和以前不同的一種分發,這種流量是主動的。在流量的二次分發里頭部 內容必須是深度地參與到全過程,甚至會在過程里和用戶實現互動。用戶則是心甘情愿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和頭部內容在另外一個地方一起購物,一起互動。

  在流量的二次分發里有兩個明顯的現象:第一,頭部內容怎么去選擇他用什么工具來和用戶進行深度的交流?用什么工具來進行變現?我們 認為他必定是選擇一些高效完善的,能夠幫助他實現這些功能的工具和APP,他不會在意在新的工具上會有多少用戶,他只會在意你的功能好與不好。第二,我們 認為在流量二次分發里,這種流量的流動是低成本的、低費用的,這和過去的買流量做游戲、買流量做電商、買流量做O2O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

  在這里我們舉兩個例子,首先我們看如涵是一家做網絡達人的運營的公司。它現在自己培養了57個網絡達人,開了39家**店,已經有7000萬的微博 粉絲。那么他開的39家**店里面已經有820萬的用戶去收藏了這39家店。我們這里面就可以看到,它從7000萬到820萬,有超過10%的用戶轉化 率。那么這820萬收藏了這些**店的用戶在2015年一共在這些**店上購買了超過5億的東西,而且我們預計在2016年可能會超過15億。這是一個非 常高的轉化率。

  我們來看一下如涵里面最頂尖的網絡達人張大奕。她過去是一個模特,現在是一個微博上的網絡紅人。張大奕在微博上面有430萬的粉絲,她的**店一共 被收藏了277萬次,也就是說她60%的粉絲都會去上她的**店買東西,這277萬人每個月為張大奕的店要貢獻超過2000萬的銷售額。那么我們來看在淘 寶上有2000萬銷售額的店,39家店有超過十幾億的銷售額,他們的流量成本是多少呢?他們的**店花了多少錢來獲取這些用戶流量呢?是零。為什么是零? 因為是他們在微博上的粉絲自然而然到她的店里面來買東西,這就是流量二次分發里面我們剛才所強調的成本低的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我們和過去的**店對比一 下,**說你來我這里開店不要錢,但是對不起,你想有人來你的店里看一看嗎?你要到我這里來買流量,要到**去買流量,**的流量賣到多少錢呢? CPS的10%到15%。什么是CPS呢?CPS的意思就是說你每賣100塊錢,你要付出10到15塊錢去**買廣告,也就是說你賣100塊錢的東西只剩 85塊錢。但是現在如涵下面這些網絡達人的店、張大奕的店,他們一分錢都不用付給**,他們做到了十幾億的交易額,他們也沒有付給**流量的錢。這就是新 一代的流量二次分發的力量。

  羅輯思維是一家頂尖的內容運營公司,通過羅胖自創的優質內容,在微信上獲得了700萬的粉絲。在優酷、喜馬拉雅上面它的內容被看、被聽的次數已經超 過了6億次,還不算其他的平臺。那么我們來看在這700萬的粉絲里面有多少人付了錢?我們看到大概有超過300萬的人為羅胖的內容付了錢,你可能就是其中 的一員。再接下來在這700萬的粉絲當中,還有超過100萬的人去購買了它的實物商品,但這還不是最牛的數字,最牛的數字是羅輯思維推出了一個APP叫做 得到。得到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100多萬,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用戶增長,而且這100多萬的用戶都是付費用戶。那我們來看看得到獲取 這100多萬的用戶付出的流量成本是多少呢?也是零,因為這個是通過羅輯思維的公眾號進行的推廣,是這700萬粉絲自然而然到得到上沉淀的一個結果。

  所以我們看用戶在意的是這個店是張大奕的店,這個得到里面賣的是羅胖的內容,他并不在意這個工具具體本身是什么,也許羅胖換一個應用,張大奕換一個地方開店,這些用戶還是會跟他走。所以我們在這里有一個判斷,用戶是跟著頭部內容走,用戶不再是跟著平臺走。

  在這里我們可以舉另外一個行業的例子,就是在直播領域,包括電競直播。電競主播去什么樣的平臺,那么他們那些玩游戲的玩家,喜歡這個電競主播的人就 會到什么平臺上去看他的內容,大家不會在意這個電競主播到底用的是哪個平臺,大家在意的是這一個主播。那么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 高曉松。《曉說》最開始是在優酷的平臺上,但后來《曉松奇談》跑到了愛奇藝的平臺上,那么對高曉松有什么影響嗎?沒有。對用戶有什么影響嗎?也沒有。《曉 松奇談》這個節目內容的瀏覽量和粉絲數全部都在持續地上升,我們瀏覽了大量的用戶關于高曉松從優酷到愛奇藝平臺這個切換事情的評論,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用 戶評論都是說我不在意到底是在優酷還是在愛奇藝,我只在乎高曉松還在做他的節目,我還可以看得到就可以。這就說明無論是優酷還是愛奇藝,它的這種垂直類平 臺,它的視頻平臺做到多大都沒有用,它對用戶留住的能力遠遠沒有高曉松這個內容來得強,那么高曉松流動到哪里用戶就流動到哪里。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在前面的這些例子里,頭部內容他是自帶粉,他可以帶著粉絲在不同的變現工具當中切換,那么他選擇什么樣的工具他最愿意呢?那肯定是能夠幫助他實現經 濟價值最大化的。在這里我們來看一下直播類應用和短視頻類應用的對比。在過去大家比較喜歡的一些短視頻類的應用上,一個好的內容可能也有幾十萬的粉絲,但 是他為這個頭部內容帶來的回報是什么?沒有,就是大家免費在看。那么我們看一下在直播類應用上,有同樣粉絲數量的主播能賺到多少錢?在某一個直播平臺上, 某一個有幾十萬粉絲的主播在2015年獲得了200萬的收入。那么大家就可以看到直播類應用明顯比短視頻類應用有更強的頭部內容的變現能力,那么如果你是 一個頭部內容,你會選擇是在短視頻類應用上去展現你的內容,還是在直播類的應用上去展現你的內容呢?我們覺得毫無疑問你會選擇直播類的應用,因為它不僅能 和你的粉絲進行深度的交流,而且它還能幫你賺到很多錢。

  所以在流量二次分發的邏輯下面,我們認為頭部內容和工具類應用能實現一個雙贏的格局。第一,顯而易見的頭部內容 對用戶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所以它經濟潛力可觀。第二,工具類應用如果它自己做得足夠好,它就可以吸引頭部內容跟它去合作,那么頭部內容 帶來的流量對于這個新的工具而言,這個流量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它就可以不像以往要花很多的錢去買用戶,去沉淀用戶,而是通過和頭部內容的合作把低成本的 流量引來,這樣這個新的工具就可以快速地成長。所以我們說頭部內容和相關的這些工具類應用會實現雙贏。

  那么過去流量是由大平臺引導,現在流量是主動跟著頭部內容走,這種變化是怎么發生的呢?

  其實頭部內容帶動流量走的這個現象在以前就有,例如韓寒以前有很多的粉絲,他也做了一個應用叫做“One”,中文名字叫“一個”。那么韓寒把他在微 博上的粉絲或者社會里喜歡他的人就導到了這個應用上面,但是在那個時代只有一個韓寒,但是現在這種現象卻比比皆是,發生了很多。那么為什么現在頭部內容帶 動流量走的這種現象會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呢?那是因為我們覺得在現在的互聯網階段有一個新的趨勢,叫做IP分散化,使得流量跟著分散化IP的流動成為了一種 趨勢。

  什么是IP的分散化?過去這個社會上有很多明星、影視作品、大牌等等,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他,但是至少每個 人大概都知道這個明星長什么樣子,這個書是說什么東西的。但是在*****上依然有很多明星、很多影視作品、很多書、很多小說,就沒有那么多人都知道他, 只有喜歡的人才知道,剩下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這是個什么東西。例如說EXO是個團體,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誰,張大奕是一個網紅,衣服賣得很好,但你可能不知 道這個人長什么樣子,《軍武次位面》是一個很好的軍事題材的內容,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它是什么東西。雖然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些IP內容,但是喜歡它 的人已經足夠形成商業價值,所以我們將社會上有很多這種這個級別IP的現象叫做IP的分散化。

  在這里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信息傳播的方式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過去是主流媒體傳播,傳播是自上而下的,是一個點對面的傳播,而現在我們的信息傳播更 多地是在一定圈子內的傳播,傳播的路徑是多點對多面,像一個散亂的星狀,我們自己選擇的圈子決定了我們獲取的信息是什么樣的。那么這種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 我們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來解讀。

  首先從供給上看信息交互的技術本身發生了變化,互聯網在早期的時候或者說在過去幾年也都是還在強調入口的概念。當時的人在搜索框,在一級頁面,在這里去尋找他們的信息,有入口就有聚焦。

  但在移動互聯網中入口是非常分散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手機上有多少的APP,每打開一個APP就是一個入口,所以我們說入口首先被分散了。另外,在 每一個社交工具里,你所看到的信息都是你身邊人能夠看到的信息,例如在微信、微博,你的朋友圈、你的朋友在傳播什么,你才會看到什么。

  更進一步的,我們認為張小龍做微信壓根兒就沒有想提供任何中心化的流量入口給大家。一個用戶在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的情況下是根本感覺不到公眾號的存在的,這就是說已經沒有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所有的東西都是分散的。

  然后我們從需求上看,在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用戶是很難像過去那樣依靠一個媒體去幫他過濾信息,他現在要更多地靠自己認可的圈子來獲取內容,認為這個內容是他所感興趣的。比如調性相同的內容,比如自己喜歡的朋友推薦的內容。所以現在是基于內容特征來區分用戶,內容正在開始慢慢地取代媒介,成為一種更精準的營銷載體。

  另外一方面,90后現在開始逐步進入社會成為主流的消費人群,在他們之前到80后的時候可能還有一些從眾心理, 例如在**上去買一些“爆款”,但是90后買東西時,特別是買非必選消費時,他們就是要彰顯個性,這種個性的彰顯也導致這種圈子的分化。90后通過這種不 同的、個性的消費去強化他在某一個圈子當中的體驗感,去強化他自己在某一個圈子當中的價值觀。

  用戶圍繞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形成了一個一個的圈子,現在因為IP分散化了,價值觀碎片化了,所以這樣的圈子特別多。圈子與圈子之間可能交集非常地少, 互相不知道對方是什么,但是一個圈子內部因為他的用戶之間,用戶與頭部內容之間有高度的認同感,所以他們可能會不斷地共振,進而加強他們之間圈子內部的關 系,這種現象就是人群圈層化。我們可以看看自己身邊的現象,喜歡SNH48圈子里面的粉絲和吳曉波圈子里面的粉可能就完全沒有交集,EXO的粉和母嬰社區 的粉也是互不關心,甚至在我們投資圈,一級投資的圈子和二級投資的圈子也沒什么共同的語言,雖然大家都是做投資的。

  這樣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圈子當中,實際上隱藏的是價值觀的認同感,而價值觀的認同最具象、最普遍的表現,就是大家共同喜歡某一個內容、某一個IP。

  一般來說大家所理解的IP會認為他是一個人或者一段故事,但是我們認為IP實際上是指隱藏在人和故事背后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感。用戶對某一個IP的認同實際上是價值觀的認同,是一種情感的寄托。

  現在正在熱映的《美國隊長3》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隊長的形象最早出現在1941年時二戰的階段,到現在70多年的時間,無論是二戰、越戰還是現 在的社會,對于美國人民而言,美國隊長就是一個奮戰在最前線的英雄,他所代表的是一種自由和奮戰的價值觀,這和40年代他剛剛出現時并沒有什么區別。另外 日本的漫畫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幾乎是日本過去幾十年歷史的一個縮影。例如1984年開始的《龍珠》,1997年的《海賊王》,1999年的《火影忍 者》,它們充滿的都是熱血、戰斗、努力、勝利,即使對現狀不滿,也是對未來是很有希望的,這就是當時日本人民的一種價值觀。但是在2004年出現的一個新 的作品《銀魂》就完全不同,里面充滿大量對日本核心價值觀的解構,雖然他依舊熱血,依舊守護,但守護的已經不是理想,而是對當下生活和當下的自己。

  那我們看一下中國的情況是什么樣的。2000年以來,中國的價值觀是走向一個多元化的趨勢,代表價值觀的IP也是一個分散化的趨勢。

  IP分散化會有兩個很自然的結果:首先頭部內容的門檻會被降低,過去要做一個頭部內容我要試圖取悅所有人,要千萬級別的粉。但是在IP分散化的狀態下,我達到百萬級別的粉絲,我就可能對他們有足夠強的影響力,那么我就已經成為一個頭部內容。

  第二,在IP分散化的狀態下,每一個圈子里面他們的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頭部內容之間是有非常強的認同感和影響力。那么當他的頭部內容發生流動時,這個用戶就會跟著他流動,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流量二次分發。在這種流動當中不僅是一種流量的變化,而且還蘊藏著一種商業價值。

  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前面所講的這些東西,用戶因為他們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成本不斷下降,以及網絡設施變得足夠好,他們已經在移動互聯網上形成了一種巨 大的勢能。那么現在IP也出現了分散化,人們也形成了一個個不同的圈子,各自找到各自價值觀的認同,再到最后形成了一種流量的二次分發的一種現實。那么在 這樣一種基礎里面,頭部內容對用戶的勢能是具有吸引力的,能量向頭部內容流去,頭部內容又帶著這種能量繼續向其他地方流動,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而這種流 動當中蘊藏著很高的商業價值。

  那么在前面的這些基礎之上,我們對未來會有一些判斷,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一批由價值的商業模式,形成一批小而美的公司。我們把這些推斷分解開來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

  第一,大平臺還會有顯而易見的價值,因為它聚集了最廣泛的用戶,使任何頭部內容都不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去做全流量覆蓋去尋找自己的用戶在哪里,也使變現工具更容易找到那些頭部內容在哪里。所以大平臺本質上是提高了產業鏈上下游互相定位的時間效率和資金效率,這是我們第一點推斷。

  第二,頭部內容的定義可以降低,達到百萬粉絲級別可以就算作頭部內容,就已經可以有商業價值,甚至更低的時候, 大幾十萬的粉絲也可能有很強的變現潛力。這是因為在于因為內容而聚集起來的用戶是天然精準的,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頭部內容之間,他們有信任感、有認同 感、有價值觀一致性,所以他們可以長期、多次、深度地挖掘商業變現價值。

  第三,頭部內容的范圍會非常地廣泛,從現在的脫口秀、時尚達人、電競主播、文藝類網紅、作家等等繼續向外擴散,我們認為包括體育、教育、軍事等等的方向都可能出現頭部內容。表現形式也會從過去以人為主的形式向更多的內容形式發展,也就是說過去的頭部內容可能是人格化的,未來的頭部內容有可能是多樣性的。

  第四,可能會出現一批小而美的公司。因為能夠和頭部內容結合實現的這些工具類應用必須是非常專注的,也必須是非 常**化的。頭部內容已經不需要在大平臺之外再找一個能夠聚集粉絲,能夠廣泛覆蓋粉絲的一個手段,而是需要一個有深度、有溫度,甚至有情懷的交互和變現工 具。同時在IP分散化的趨勢下工具類應用的多樣性也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認為大家要注意的是,變現是這些工具類應用必備的功能之一。

  第五,與頭部內容結合的工具類應用,它的盈利能力會比較強。因為首先它的流量獲取成本天然地低,是直接來自于頭部內容。第二,它從產品最初的設計時就已經安排了變現的手段。最后,他們從流量到變現的這個轉化是不需要通過補貼來刺激的。

  第六,我們可以用三個維度來對這些工具類應用進行一個評價,包括它的交互深度、變現能力和其中頭部內容的質量。我們覺得未來一個工具類應用去評價它自己或者是尋找自己方向的時候,可以對這三點進行判斷。

  第七,傳統的廣泛渠道上的流量價值可能會受到非常大的挑戰。因為更精準化的頭部內容帶來的流量價值會顯著上升, 擠占掉傳統流量的廣告價值。另外一方面,新一代的工具類應用和變現類應用也不會再購買傳統的流量去做導流,去積累用戶,因為它們現在是換作用頭部內容的流 量來實現這一點。所以這些新崛起的工具類應用對傳統流量的依賴性會降低。

  第八,大平臺也會參與到這一輪頭部內容與工具類應用的競爭當中去,但是與以往大平臺是用事業部的形式做產品不同,這一次大平臺必須把小團隊拆分出來單獨運營。因 為這些小的團隊也必須參與到這一輪頭部內容和新工具類應用這種新的模式當中去。新的團隊并不是在為大平臺開發工具,而是為頭部內容開發工具,所以新的團隊 必須要獨立運營,而且獨立運營之后他們也更容易獨立融資,更容易和上一輪流量購買的邏輯切斷,從而獲得更高的估值和更高的商業價值。

  本文作者真順投資,轉載自真順投資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