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領導者,如何避免“看見的越多,看不見的也越多” ?
都說站得高看得遠,但站在高處的領導者也同樣可能存在盲點,這些盲點也許是“不暢的溝通”所帶來的。常規的溝通并不能保證信息的暢通,因為領導者總是受人關注,每一句話,每一次互動,甚至每一個面部表情,都將被人仔細觀察,并在腦海中重演,變成了領導者“時時刻刻都在傳遞的信息”。所以,當信息到達接收者時,部分信息也許已經被誤解和稀釋。
忽視團隊中存在的溝通問題,使企業效率降低,或者人員渙散。那么領導者該如何改變自己的認知和行為,通過調整溝通方式和策略,逐漸在團隊和企業中發揮積極的影響力呢?
“領導者與團隊脫節發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對于此類盲點,只有真正積極主動的領導者才能有所識別并加以避免。”文章介紹了領導者應該如何理解溝通的真諦,避免想要傳遞的信息在溝通過程中被誤解和稀釋,以及如何幫助員工克服溝通障礙。以下是主要內容摘要:
★ 看見的越多,看不見的也越多,這一諷刺性的盲點便是領導者所處的地位造成的。
★ 在他人眼中,領導者時時刻刻都在傳遞信息。
★ 理解并接受信息被誤解和稀釋的過程至關重要。
★ “三明治技巧”很容易分散了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并使他們產生誤解。
★ 如果你們的溝通局限于工作任務,那么安全感和同事友誼就很難建立起來。
許多初在領導職位的人常常發現自己的團隊會受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會讓團隊亂成一團,效率降低。由于缺乏經驗,他們會徹底轉變自己提高團隊效率、實現團隊目標。為此,他們付出了很多,但依然可能收效甚微,或許他們忽視了真正的解決方案:更好地溝通。
領導者的溝通存在盲點
為何這么多受過良好教育、才能出眾的人會忽視溝通?原因很簡單:領導們沒察覺到當前的溝通不暢,所以便認為自己的團隊沒有溝通問題。
領導者所處的地位使他們不僅能看到公司的長期愿景和高層運作,還能清楚地看見公司的其他各方面。然而,他們忘記了這種全局視角是自己所處地位的特權,公司中很多人并沒有這種有利視角。看見的越多,看不見的也越多,這一諷刺性的盲點便是領導者所處的地位造成的。
想想你曾聽過的人們說他們的領導與團隊“脫節”,不知道“實際情況”,或是“癡心妄想”。其實這是眾多行業中許多團隊和組織都存在的普遍問題。
領導者不是故意不了解團隊的內部工作情況,但也不會在某一天醒來時突然發現“我已經脫離了我領導的團隊”。與團隊脫節發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對于此類盲點,只有真正積極主動的領導者才能有所識別并加以避免。
但有盲點并不意味著無法可解,如果你認識到問題的存在,說明你已經克服了第一個障礙。而且幸運的是,作為領導者,你所處的地位能幫你很好地解決困擾公司的溝通問題。
理解溝通的真諦:
領導者時時刻刻都在傳遞信息
領導者總是受人關注,你說的每一句話,你與他人的每一次互動,你做的每一個面部表情,都將被人仔細觀察,并在腦海中重演。人們會觀察領導者的反應,然后根據這些反應調整自己的行為。你需要認識到這一情況,確保傳遞出你想要傳遞的信息,因為在他人眼中,領導者時時刻刻都在傳遞信息。
行為不一、反復無常的領導者則會傳遞出不一致的信息,平添不必要的摩擦和混亂。沉穩持重的領導者會通過每個動作傳遞出一致的消息,以此強化自己的團隊,只在極少數情況下一反常態,著重強調某一點信息。比如,你可通過在日常溝通方式中稍顯差異來強調特定的消息。如果你平日總是輕聲細語,有一天卻提高音量和加強語氣,人們肯定會記住。
需要意識到的是,無論使用何種媒介,微信、電話、電子郵件、備忘錄,還是面對面溝通,別指望你的信息能被100%地準確傳達。很多時候,在領導者發送信息的一刻,信息就被立即曲解了。因為這個過程受到太多因素的干擾,比如你的語調、對方的心情、你使用的詞匯、你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你與對方的過往等等。這還只是與一個人溝通的情況,想想每天與多少人,溝通多少次,在這里面的部分信息被曲解簡直就是常態。
當你表達的信息在公司中慢慢流傳時,各種因素將導致它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會變得與你原本表達的意圖或信息有本質區別。就像多人參與的傳聲筒游戲一樣,無論是受到錯誤的影響,還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信息的含義最終都會因各種原因而變得扭曲。當信息到達真正需要真相的接收者時,可能已經與你的意圖完全相反。因此,理解并接受信息被誤解和稀釋的過程至關重要。
如何避免要傳遞的信息
被誤解和稀釋?
如何防止信息被誤解和稀釋呢?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 不斷重復
這是提高信噪比最有效的方法。人們每天都會收到很多信息,需要處理的電子郵件、聊天消息、廣告、面對面談話……如果信息太多,人們無法集中注意力,便會將一些信息遺忘在日常忙碌中。只有那些他們認為重要的信息,即不可忽視的信息,才值得留意。
不斷重復信息的領導者就像揚聲器一般,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人們需要被提醒,重復的消息也更容易被記住。雖然重復消息可能看起來是過度溝通,但它有助于澄清情況、減少錯誤的理解。
★ 創造難忘的金句和團隊“梗”
團隊需要共享的金句和記憶,盡管起初這些短語或許看起來像是笨拙或虛偽的陳詞濫調,但很快你便會發現它們有可能變成團隊的口頭禪和指導原則。
這些短語將被你的團隊和其他人接納,并成為他們的常用語。由此,他人開始重復,自然而然地進一步強化了信息。
★ 使用多種媒介
如果你與他人當面討論了某一事情,記得補發一份郵件給他,并在郵件中重述同樣的信息。發送郵件后,可以再請他們重復自己對信息的理解,如要求他們向他人進行重述或解釋。如果信息不一致,你便有機會澄清誤解。
★ 信息須明確
誤解往往起源于消息接收者的理解與發送者的想法不同。當信息不完整時,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經驗和偏見來填補空白。由于每個人都不同,這種不一致的理解便非常容易導致信息被錯誤傳達。通過使用精確的詞匯和語言,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所以,信息必須明準,使用籠統的語言會產生太多解讀和誤解的空間。
例如,針對一個不正確的采購決定,不要只簡單地說它是個“糟糕的決定”,而應當說“決**買是不明智的,因為這并不符合我們當前的預算”。第一個說法“糟糕”會讓人浮想聯翩,而第二個說法則具體說明了原因,且避免了他人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 要敢于說出壞消息
有時候,由于將表達的信息會讓他人失望,領導者感到難以啟齒。軟弱的領導者會擔心任何消極的思維和想法都會傷害公司,所以極力避免面對,希望問題能不了了之。
但不直接說出壞消息,或對負面信息輕描淡寫,問題都不會因此消失。領導者并不應該試圖做團隊的“開心果”,相反,有時候你能做的最積極的事情就是直接指出負面問題。
★ 沉默非金
沉默本身就是一種信息,且人們會自動填補沉默帶來的空白,并向他人轉述,由此便會導致溝通問題。 相信大家都聽過關于公司重大消息的流言蜚語,比如降薪、裁員或者重組,而這些不確定的流言甚至謠言會大大損害組織的效率。
當詳細而明確的信息缺失,就必然會發生無效的溝通。想要阻止謠言,僅僅禁止人們去談論是沒用的,只能盡快正視問題并發出明確的信息,消除人們的疑慮和溝通中的誤解。記得要重復地明確傳達重要信息,如果出現問題,一定要在謠言四起之前采取措施盡快解決。時間拖得越久,溝通越有可能更無效。
★ 別做“三明治”
人們常用一種名為“三明治技巧”的方法來形容管理層給他人提出的批評意見,即先說正面反饋,然后傳達負面反饋,最后再以正面反饋結尾。這一做法的目的是減弱負面反饋給員工帶來的打擊,讓負面信息更容易被接受。
但“三明治技巧”很容易分散了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誤解,或者不能集中關注領導原本想要傳達的信息。
我曾見過無數人在被解雇時感到非常吃驚,也許就因為他們從來沒被正確地指明工作中的問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不佳。問題就出在經驗不足的領導身上,他們常用“三明治技巧”來告知員工的不良表現,因此那些員工以為不是大問題的問題,最終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們會傾向于關注正面消息,因為他們認為在正面反饋面前,負面反饋并不重要。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人總是更容易記住接收到的第一條和最后一條信息,這讓中間真正需要被注意的消極反饋內容自然而然地被忽視。
幫助員工克服溝通障礙
領導者總是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容易讓員工有溝通障礙。即使你認為你與某人關系要好,但礙于你的權威,他所說的觀點總會有所保留。與領導者和當權者溝通本來就十分困難,所以不要人為地讓溝通變得更難。通過以下幾個方法,領導者可以減緩與你交流的人所感到的不適。
★ 設立開放政策
在公開和私下場合告訴大家,你希望人們接近你并主動提出一些反饋,或去你的辦公室和你聊天。同時確保大家能找到你,因為設置任何阻礙都只會妨礙溝通。
但即使設定開放政策,也要認識到它的不足。出于害羞、忙碌等各種原因,很多人根本就不會主動找你。所以除了開放政策外,還要安排一個特定的時間來聽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在推動溝通問題上,領導者千萬不可消極應付,開放政策只是積極溝通的基礎。
★ 去除物理障礙
排在緊閉的辦公室門之后,辦公桌是降低溝通效率的第二大障礙。一般典型的辦公室都是這樣布局的:中央擺著一張桌子,靠門一側放著一把客用椅子,另一側擺放著象征辦公室主人權力地位的椅子。
這種布局在你和與你溝通的人之間制造了一個真實存在的物理障礙,且桌上的其他物件,通常是顯示器,還會進一步強化這個障礙。因此你需要打破這個障礙,將桌子靠墻擺放,讓客人坐在你面前或旁邊與你溝通。同時,不要帶耳機,記得把咖啡杯也放在一旁。
★ 走出辦公室
人們一般將他人的辦公室視為敵方領土,心理上不愿跨過門框這個辦公室內和室外的分界點,仿佛踏進去就像進入了虎穴一樣。在辦公室內,主人的權威界限分明,溝通就像隔了一層透明的玻璃,只能勉強進行。
要想更有效地溝通,只能是走出辦公室,去對方的辦公室談話,與他們一起在走廊或休閑區喝咖啡,或者一起吃個午飯。
★ 建立親密關系
當與你溝通的人感到舒適、安全時,你更容易收到誠實的反饋和可靠的信息。如果你們的溝通局限于工作任務,那么安全感和同事友誼就很難建立起來。通過和同事寒暄、詢問他們的工作進展,或是他們在周末干了什么,和他們建立友誼。這種親密關系的建立不需要局限在本部門,或者工作相關的同事之間。
★ 避免各自為政
現在很多企業存在一種情況:許多小組以隱私、安全或其它因素的名義,開始各自為政,隔絕他人的關注和聯系。有些部門開始根據“須知”對象來存放部分信息,突然開始不公開他們的會議記錄,或不再邀請組外同事一起吃午飯。
在一些情況下,這樣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尤其是在一些違反隱私便能造成嚴重后果的領域,比如人力資源、醫療、國防等。然而,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外,其他很多小團體只是為了形成一個具有排他性的小圈子、行使權力或發展成一個小型王國,以此滿足自己的自尊心。漸漸地,這些小團體開始獨立運作,這會使組織更難傳達高效而準確的信息,必須予以重視,并盡量避免。
有效溝通縱然難以實現,但絕非不可能。領導者通過稍微改變自己的認知和行為,調整溝通的方法和策略,便可逐漸在團隊和企業中形成積極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