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主張是商業模式的關鍵要素,一家企業應當清楚地知道自己如何創造、交付和獲取價值。盡管有能力制定正確的價值主張可以讓公司過得還不錯,但當今最成功的企業多數是在商業模式的可擴展性上做到了“最佳”。
何謂“可擴展性”?可擴展性是指系統在增加資源后,能夠按照需求提高產出。可擴展性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企業在承受外部壓力(如出現新的競爭對手,監管政策發生變化或面臨宏觀經濟壓力)的同時,仍然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實現增長。
提升商業模式的可擴展性,有五種方法。
A類:增加新的分銷渠道只要新的分銷渠道不會蠶食現有渠道的銷售,增加新的銷售渠道可以讓公司分攤間接費用,并從銷售額的增加中獲益。丹麥的哥本哈根海鮮公司過去只向高檔餐館銷售,而現在它開始將鮮魚直接賣給零售客戶,以合理的價格為個人提供與高檔餐館同等品質的海鮮食品。因為餐館通常只需要特定部分的魚肉,所以浪費的比例可能很高,通過增加零售渠道,哥本哈根海鮮公司得以培養新的客戶群,讓他們有機會從哥本哈根著名餐館的海鮮供應商那里購買同樣的產品。
B類:探索打破傳統產能限制的方法可擴展性通常意味著企業要想方設法克服傳統的產能限制。例如,在私人銀行業,一家公司可能會通過以客戶關系活動為主,將基礎設施管理外包給其他公司的方式來繞過自身的產能限制。與此類似,一家按小時結算的咨詢公司,主要服務于大型政府組織,它通過向由小企業組成的新客戶群體推銷標準化的產品和更簡單的報告,突破了產能限制。
C類:將資本需求轉移給合作伙伴每個組織都需要考慮投資的優先次序,并確定哪些項目最關鍵。由于許多公司高度重視現金流,所以采用將資本需求轉移至戰略合作伙伴的商業模式可能較為理想。例如,丹麥的Sky-Watch公司開發和生產用于各種工業環境的無人機,它將核心平臺轉變為開放式平臺,允許客戶和戰略合作伙伴添加自己的硬件和軟件,所以它受到的資源限制就小。
D類:利用合作伙伴的工作企業需要關注客戶和戰略合作伙伴看重什么。管理者應該利用這些知識來優化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主張,關鍵是要找到能夠巧妙利用合作伙伴資源的方法。例如,特百惠公司善于利用銷售代表社群將食品保鮮容器推銷給廣泛人群。同樣,團購公司高朋將客戶轉化為合作伙伴,并鼓勵客戶傳播關于公司的信息。
E類:采用平臺模式從平臺的角度考慮商業模式創新時,企業要問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我們如何將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甚至是客戶?”例如,丹麥一家為管理人員組織專業社交活動的公司TheRelationshipFactory,向競爭對手開放軟件平臺,從而為公司帶來了除傳統服務之外的補充性和經常性收入流。
傳統的并購通常會帶來協同增效,但至多獲得線性的投資回報,而重新設計商業模式有可能實現加速回報,這要求企業從商業生態系統中利益相關者、戰略合作伙伴和客戶的價值主張出發,做出戰略協調,促進彼此的合作,為企業帶來長遠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