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綜述了藻類的營養成分、養分利用率和特殊的保健作用,說明藻類是一種優良的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藻類對環境保護、動物健康和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均有較大意義。
藻類(algae)是以天然無機物為培養基,以二氧化碳為碳源、氨等為氮源,通過光合作用進行繁殖的一類單細胞或多細胞蛋白。其蛋白質含量很高,氨基酸結構良好,并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等色素。單細胞藻類生長迅速,產量高,且能凈化環境,是一種很有前途和廣泛用途的蛋白質飼料資源。
作為飼料蛋白來源的藻類主要有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鹽藻和大螺旋藻(Spimlinamaxima)。小球藻生長在酸性環境中,細胞很小,必須通過離心進行分離,細胞壁相當堅硬,產量高,繁殖容易。鹽藻生長在鹽湖或海水中。大螺旋藻屬于藍藻類,生長在鹽堿培養基上,通過碳酸鹽和碳酸氫鹽同化二氧化碳。多細胞螺旋藻比小球藻大100倍左右,通過過濾,即可與培養基分離。在有利氣候下,年畝產干藻2700kg,相當于1.6t粗蛋白質。
藻類粉無毒,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營養價值近似于肉粉,富含碘。磷、鉀、鈉和鎂等礦物質,維生素含量豐富。每千克螺旋藻中含有β一胡蘿卜素1700mg,維生素B
1.6mg,泛酸鈣11mg,葉酸0.5mg,肌醇350mg,煙酸118mg,維生素B
55mg,維生素E190mg。每千克螺旋藻含有鈣1050~4000mg,磷 7617~8940mg,鉀13305~15400mg。藻類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小球藻中葉綠素含量可高達4~6%。幾種藻類的一般成分見表l。
由表1可知,藻類的蛋白含量較高,但不同藻類的蛋白含量變化較大,其他成分也有較大的變化。實際使用時,應注意測定。藻類的氨基酸組成因藻的種類,培養條件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見表2),在實際應用時,應注意了解藻的種類,或了解藻的營養成分。藻類中含有特殊的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動物不能利用,但對動物的健康可能有良好的作用。
豬對藻類蛋白質的消化率為72%左右,對醚浸出物消化率為28%,對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消化率幾乎為0,代謝能僅為8.75KJ/g。雞對小球藻的能量利用率僅為44 2%。牛對小球藻的粗蛋白消化率為61%,粗脂肪為69%,無氮浸出物為46%。羊對海藻的粗蛋白消化率為72%,粗脂肪為46%,粗纖維為21%,無氮浸出物為67%。雞對海藻氨基酸真代謝率見表3。由表3可知,海藻的各種氨基酸代謝率均較高,但不如魚粉等優質蛋白質的代謝率高。
藻粉添加到動物飼料中,可提高動物的生長速度,提高飼料轉化率,并減少疾病。據研究鹽藻提取物具有抗應激作用,困為藻類含有β一胡蘿卜素、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等,動物營養研究證明,這些成分均能提高動物的抗應激能力。在奶牛和蛋雞飼料中添加藻粉,可提高其奶、蛋中的碘和維生素A的含量。在水產動物飼料中添加藻粉,能提高增重,增強抗病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姜錦鵬等(1999)利用三種混合野生藻制成混合藻粉進行肉用仔雞。生長育肥豬和蛋雞試驗,結果證明藻粉適口性好,能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
對運動員的研究證明,螺旋藻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增強體質,減輕運動后血紅蛋白的下降,并能提高恢復速度(許榕仙和廖惠珍,2000)。螺旋藻含有大量β一胡蘿卜素,β一胡蘿卜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抗應激,劇烈的運動也是一種應激,運動后血鎂下降,螺旋藻含有較多的鎂,從而對運動后恢復有較大的幫助。由于螺旋藻中鐵含量較高,可以糾正缺鐵性貧血(梁江明等,1994)。最近的研究證明(羅海吉等,2000),螺旋藻可以降低血液中乳酸和尿素的水平,提高肌肉和肝臟中糖原的含量。孫國強(1997)研究證明,鹽藻提取物(主要含β一胡蘿卜素、α一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能抑制腫瘤的生長,提高免疫力,抗氧化作用,并具有抗疲勞和耐缺氧作用。
藻類的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利用率也較高,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是優良的飼料資源。根據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藻類還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發展“綠色飼料”的時代,合理利用藻類提高飼料質量和動物產品質量,具有較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