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的“轉基因食品”之亂:雙重標準成指責焦點
“轉基因事件”發生后,雀巢中國公司上下做出了最快的反應,12月5日,雀巢公司傳真給記者的聲明及一些相關資料就長達12頁。雀巢的態度是:“嚴格遵守了法律法規”
事情發起于綠色和平組織香港辦事處項目負責人施鵬翔致電新浪財經,稱他們有證據證明雀巢在中國內地出售轉基因食品,隨后綠色和平組織出具了一份轉基因檢測報告。被檢測食品為雀巢旗下的“美極翡翠白玉湯”(一種即沖食品)。檢測報告由綠色和平組織委托香港基因晶片開發有限公司出具,報告結論中認為該湯料中的大豆中含有一種抗除草劑基因,而該食品是他們5月在北京一家連鎖超市中購買的。
實際上,綠色和平組織早在1999年11月就在香港宣布,通過檢測,發現雀巢公司的百福鮮豆漿和百福豆腐花含有基因改造成分。2001年8月21日,20多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曾“押解”五名“基因污染罪犯”前往香港灣仔警署,要求調查并打擊基因改造食物。這五種雀巢產品包括百福鮮豆漿、百福豆腐花、甘脆朱古力、嬰兒純米粉(蘋果味)及鳳仙雪條。而在過去幾年,該組織先后五次在食品測試中發現雀巢產品含基因改造成分。
“我不否認少數雀巢產品的原料會出現轉基因成分。雀巢在中國十幾年,生產已經完全本地化,99%的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所有原料都是在國內采購,原料供應商在供應時并無‘系轉基因食品’的明示。”12月5日晚7點,雀巢中國公司公關部負責人何彤這樣告訴記者。
對于雀巢食品是否含轉基因成分,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羅云波,他告訴記者:“國內目前市面上的大豆幾乎都是轉基因食品,而大豆作為雀巢食品的生產原料,雀巢成品顯然有轉基因食品之嫌。但是評價一個由轉基因原料制成的食品是否還是轉基因食品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因為很多國家把食品中含有多少轉基因成分視作轉基因食品的標準不一樣,我國的標準是1%。”
截止記者發稿之時,何彤再次發來一份雀巢掌握的歐盟主席P. Busquin在2001年10月發表的聲明:“……對經過通常風險評估程序的已開發和銷售的轉基因農植物和其衍生品進行的研究,沒有顯示它們對人類健康或環境有超過傳統農植物通常具備的不穩定性的任何新危害。由于轉基因產品使用更精確的技術和經過更嚴格的法律檢查,可能比傳統農植物和食品更加安全。”在此前,雀巢公司曾先后兩次向記者強調雀巢公司的產品是絕對安全的。
按羅云波的說法:“轉基因食品有十幾年歷史,目前還沒有過一例對人體有害的事件發生,傳統食品卻幾乎天天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其實,“雀巢轉基因事件”的焦點在于雀巢被指責“實行雙重標準”。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項目主任施鵬翔指責說:“雀巢已經在歐洲承諾不使用轉基因原料,但在亞洲區就沒有。難道亞洲人及中國人就是二等消費者?”
2002年1月5日,農業部公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標簽管理辦法》三個配套文件。文件規定了第一批實施標簽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名單: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番茄種子、鮮番茄、番茄醬等共17個。凡列入標簽管理目錄并用于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都應當進行標簽。
農業部相關部門人士介紹,雀巢的情況目前還在調查和研究當中,如果雀巢使用的轉基因原料不在《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范圍內,沒有標明不違反法律法規;另如屬未如實申報,雀巢將可能受到處罰。要命的是,農業部有關部門尚未收到雀巢公司的轉基因標簽申請材料。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位人士認為:“無論其是否屬于《辦法》所規范,只要產品是由轉基因原料制成,都應當有標簽,消費者有知情權,進而才能行使其選擇權。”據記者了解,歐盟剛剛通過了一項草案,準備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轉基因食品標簽管理制度。該項法案要求,廠家必須在商品標簽中注明其含有轉基因食品成分,盡管它們可能只是從轉基因作物中提煉出來而本身并不含有可以檢測得到的轉基因蛋白質或DNA。
羅云波向記者介紹了我國實行標簽制度的立法本意:“首先要說的是,轉基因食品在貼上標簽之前已經經過了嚴格得超乎人們想象的安全評測,所有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都是安全的。標簽不是一個安全保障的標簽,只是一個知情權的象征。”
到目前為止,經農業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員會準許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僅6個,其中有3個涉及食品,即兩種西紅柿、一種甜椒。品種少并不意味著數量少。據專家測算,截至目前,進入中國人食物鏈的轉基因食品已經超過2000萬噸。而這么多進入市場的轉基因食品目前基本都沒有標簽。-
多災多難的轉基因
世界上第一批轉基因植物出現在1983年到1985年之間,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孟山都公司等地方,從此,伴隨著轉基因技術安全性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1996年,美國率先允許第一例轉基因食品在超市銷售。1998年8月10日,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播出了對英國羅伊特研究所普斯陶教授的專訪,他在電視中警告人們關注未充分證明其安全性就已經推廣的轉基因食品,他依據的是自己的試驗——轉基因土豆喂老鼠后,老鼠發生器官生長異常,體重和器官重量減輕,并且免疫系統遭到破壞。雖然此后英國皇家學會對該科學家的試驗進行評審后證明了該試驗結論不確定,但已經造成的質疑卻一直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像羅云波一樣的業內學者想不明白的是,“理論上已經解決的問題為什么要遭到懷疑”。羅云波一再強調,迄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品像轉基因食品這樣受到嚴格評價”,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轉基因安全懷疑論成了很多國家設置貿易壁壘的一種手段。
一周熱點
- 2022-09-09關于再次延期舉辦2022中國飼料工業博覽會的緊急通知
- 2022-09-092022年各主產省大豆產情及氣象形勢分析
- 2022-09-092022年我國玉米產業發展及市場形勢展望
- 2022-09-08海關總署:8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同比降低24.5%
- 2022-09-072022年新季國內玉米市場分析與展望
- 2022-09-05玉米上躥下鐵 新糧上市后還會深跌嗎?
- 2022-09-05局地新豆收購價高達6000元 什么情況?
- 2022-09-05黑海聚焦:烏克蘭谷物出口加快 而俄羅斯小麥出口步伐遲緩
- 2022-09-019月份豆粕展望:大概率維持高位運行
- 2022-08-31中國大豆擴種見成效 USDA調低中方需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