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膨化全脂大豆營養價值的評定
試驗一、膨化對大豆中營養成分和抗營養因子的作用 為評定膨化全脂大豆的營養價值及膨化的最適條件參數,檢驗了北京建中機器廠“B99-1”干法擠壓膨化機在螺旋轉速為450-550rpm/min時,生產的三個膨化溫度的全脂大豆、生大豆粉和濕法膨化全脂大豆的常規養分、氨基酸、脂肪酸、抗營養因子含量及蛋白溶解度、蛋白分解指數、淀粉糊化度。結果表明,生大豆經膨化后,水分和粗纖維分別減少47%和36%,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稍有升高,脂肪含量無變化,氨基酸稍有升高。隨膨化溫度的升高,氨基酸含量穩定,賴氨酸含量穩定在2.37%。擠壓膨化溫度和膨化加工方法對全脂大豆脂肪酸組成的影響很小,但花生酸在干法膨化和濕法膨化間差異很大。膨化全脂大豆的總能和亞油酸含量分別為4820-4850Kcal/Kg和9.2-9.9%。130℃、140℃和150℃擠壓膨化全脂大豆和濕法膨化全脂大豆的尿素酶活性(△PH)分別為0.17、0.14、0.02、0.04;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TIU/mg)分別為4.4、3.5、3.2和2.6;蛋白質溶解度分別為84.68%、78.35%、72.51%和75.89%;蛋白分解指數分別為15.44%、12.27%、10.05%和16.33%;淀粉糊化度分別為43.38%、48.12%、48.56%和51.21%。
試驗二、不同溫度擠壓膨化全脂大豆對肉仔雞生產性能和養分利用率的影響
為評定膨化全脂大豆的營養價值及膨化的最適條件參數,用肉仔雞進行了為期49天的飼養試驗和一個預試及正試期各3天的交叉代謝試驗。飼養試驗選用400只1日齡哈巴德母系公雛肉仔雞,分成4組,每組100只,以豆粕+油日糧為對照,分別用北京建中機器廠“B99-1”膨化機生產的130℃、140℃和150℃膨化大豆(螺旋轉速為450-550rpm/min、大豆水分為13.1%)替代對照日糧中的豆粕和豆油。于飼養試驗的第42天在每個處理中選4籠雞進行代謝試驗,喂給與飼養試驗相同的日糧。結果表明,在恒定的螺旋轉速條件下,“B99-1”膨化機對全脂大豆的適宜膨化腔溫度為140-150℃。在此條件下,膨化大豆可使肉仔雞全程日增重提高2.3%;飼料轉化效率提高4.5%;氮表觀消化率提高5.0%(p<0.05);脂肪表觀消化率提高5.7%;血漿游離氨基酸的測定結果表明,140-150℃膨化可略微改善日糧氨基酸利用率。
試驗三、不同溫度擠壓膨化全脂大豆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和養分利用率的影響
為評定膨化全脂大豆的營養價值及膨化的最適條件參數,用斷奶仔豬進行了為期35天的飼養試驗和一個預試及正試期各5天的交叉代謝試驗。飼養試驗選用128頭35日齡斷奶仔豬,分成4組,每組32頭,以玉米+豆粕+豆油為對照,分別用11%的北京建中機器廠“B99-1”膨化機生產的130℃、140℃和150℃(螺旋轉速450-550rpm/min、大豆水分含量13.1%)膨化大豆替代對照日糧中9%的豆粕和全部的豆油。日糧采用等能等蛋白的原則配制,主要養分含量分別為,代謝能,12676J/Kg;粗蛋白,19.4%;鈣,0.74%;有效磷,0.36%;賴氨酸,1.06%;蛋氨酸,0.26%。試驗開始后的14天和試驗結束時個體稱重,測定日增重、采食量和飼料增重比,試驗結束時于每個處理中取6頭豬采血,測定血漿中游離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代謝試驗選用12頭28日齡斷奶仔豬,分成4組,每組3頭,個體單籠飼養,喂給與飼養試驗相同的日糧,試驗結束時測定每個豬血漿中游離氨基酸和尿素氮濃度。結果表明,在恒定的螺旋轉速條件下,“B99-1”膨化機對全脂大豆的適宜膨化腔溫度為140-150℃,在此條件下,膨化大豆可使日增重提高2.9%;飼料轉化效率提高5.6%;日氮存留量提高6.6%;氮表觀消化率提高3.9%;氮利用效率提高4.6%;脂肪表觀消化率提高7.7%(p<0.05);140℃膨化處理組仔豬血清尿素氮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隨膨化溫度的升高,血漿游離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趨勢,對照和130℃、140℃和150℃膨化處理組的血漿游離賴氨酸含量(mg/100ml)分別為3.87、3.88、3.65和3.75,蛋氨酸含量(mg/100ml)分別為0.46、0.47、0.35和0.35。140℃-150℃膨化可略微改善日糧氨基酸利用率。
試驗四、膨化全脂大豆對生長豬氮平衡和日糧氨基酸及脂肪酸回腸末端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為評定膨化全脂大豆的營養價值及膨化的最適條件參數,檢驗了北京建中機器廠“B99-1”干法擠壓膨化機在螺旋轉速為450-550rpm/min時,生產的三個膨化溫度的膨化全脂大豆對生長豬(18.5±1.5Kg)氮平衡和日糧氨基酸回腸末端表觀消化率的影響,建立了140℃膨化全脂大豆的氨基酸回腸末端表觀消化率數據。試驗采用5×5拉丁方設計,按等能、等蛋白、等氨基酸的原則配制5種日糧,以豆粕+豆油日糧為對照,分別用13%的130℃、140℃和150℃膨化大豆替代對照日糧中11%的豆粕和全部豆油為試驗日糧,另一日糧為以140℃膨化大豆為唯一蛋白質來源的半純合日糧,共進行5期消化試驗,每期8天,3天預試期,3天收糞期,2天食糜收集期。結果表明,各日糧處理間干物質表觀消化率沒有差異,與豆粕+油日糧相比,130℃、140℃和150℃膨化處理仔豬的日氮存留量分別提高10.0%、12.33%和11.73%;氮表觀消化率分別提高3.71%、2.37%和3.06%;氮利用效率分別提高3.31%、3.87%和5.08%;凈氮利用率的變化分別為-0.23%、2.42%和2.23%;脂肪表觀消化率分別提高7.18%、5.73%和5.42%,但上述指標均無顯著變化。140℃膨化的全脂大豆,其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和精氨酸的回腸末端消化率分別為85.24%、87.62%、70.84%、65.31%和88.18%,高于現有關于豆粕氨基酸回腸消化率。在生長豬日糧中使用“B99-1”干法擠壓膨化機膨化的全脂大豆替代部分豆粕和豆油,可改善除纈氨酸和亮氨酸以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回腸消化率,其中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提高程度最大,140℃膨化處理日糧的精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的回腸消化率顯著高于豆粕+油組(p<0.05、0.05、0.01、0.01、0.05和0.05)。粗脂肪的回腸表觀消化率比全消化道的表觀消化率高4-6個百分點;膨化處理全脂大豆有改善脂肪和亞油酸等幾種脂肪酸回腸表觀消化率的作用。
試驗五、膨化全脂大豆對生長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為評定膨化全脂大豆的營養價值,尋找北京建中機器廠“B99-1”干法擠壓膨化機的最適膨化條件參數,選用平均體重33.33±2.50Kg的長白×約克廈×北京黑三元雜交商品豬52頭,按遺傳潛力、體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則配對分為3組,每組14頭,每個處理7個重復。按等能、等蛋白、等氨基酸的日糧配制原則,以豆粕+豆油日糧為對照,分別用6%的135℃和145℃的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對照日糧中5%的豆粕和1%的豆油為試驗日糧,檢測膨化全脂大豆對生長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日增重分別提高6.8%和8.8%;采食量分別增加4.2%和2.9%;每千克增重的飼料消耗分別減少2.5%和5.7%。
第二部分、膨化全脂大豆斷奶仔豬對腸粘膜形態和細胞更新影響的放射自顯影研究
從3窩28日齡斷奶仔豬中選健康公豬10頭(7.2Kg),分成2組,置80×150cm鐵制代謝籠中,喂含粗蛋白19%、能量和氨基酸相同但蛋白來源不同的兩種日糧。對照日糧含豆粕15.5%、豆油3.0%,用濕法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對照日糧中的全部豆粕和豆油作試驗日糧。經3天適應后進入正式試驗,每日飼喂兩次,自由飲水。在正式試驗的第14天,喂后6小時稱重,腹腔注射3H-TdR(100μCi/Kg體重,放比強度20Ci/mmol)。分別于注射后1、4、8、16、24小時迅速采集十二指腸、空腸(上、中、下三段)、回腸、結腸和盲腸制成石蠟切片,用自顯影技術研究膨化全脂大豆對腸道形態和粘膜上皮更新的影響。結果表明,3H-TdR在不同腸組織的分布不同,按放射性強度的相對測量值,盲腸>空腸下段>結腸>回腸>空腸中段>空腸上段>十二指腸,其中盲腸分別為十二指腸和空腸中段的8倍和2.5倍。采食豆粕日糧的仔豬,小腸粘膜免疫活性增強。采食膨化全脂大豆日糧的仔豬,①十二指腸、空腸中段、大腸隱窩深度減少(p<0.05或0.01),空腸中段和回腸絨毛高度增加(p<0.01);空腸中段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的比值增加(p<0.01),除回腸外,其余小腸各段絨毛寬度減少(p<0.05或0.01);②空腸上段、空腸中段隱窩上皮細胞數量增加(p<0.01),直徑變?。╬<0.01),回腸和盲腸的情況則正好相反(p<0.01)。除回腸外,其余小腸各段絨毛上皮細胞數量增加(p<0.01或0.02),直徑減少(p<0.01),但絨毛細胞數量與隱窩細胞數量的比無差異(p>0.05,回腸除外);③大腸、回腸上皮細胞每小時移動的細胞位置與對照日糧沒有差異(p>0.2),但十二指腸、空腸中段和下段明顯減少(p<0.05或0.01)。以每小時在絨毛上移動的μm數表達的細胞遷移速度與此不盡一致,回腸、結腸沒有差異,十二指腸、空腸中段和下段減慢(p<0.01),但盲腸和空腸上段卻明顯加快(p<0.01)。④空腸上段和下段細胞更新時間沒有差異(p>0.15),十二指腸、空腸中段和回腸明顯減慢 (p<0.05或0.01),但結腸和盲腸卻明顯加快(p<0.02)。綜合上述指標,與豆粕加油日糧相比,濕法膨化的全脂大豆能改善小腸形態、減少小腸粘膜更新所需要的時間,進而減少小腸的維持能量需要。這些變化的主要部位在空腸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