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料資源 » 正文

影響2004年飼料市場的主要因素

  作者: 來源: 日期:2004-12-08  
   今年飼料原料市場有些大起大落,到底是什么在控制著、影響著這一切的發生呢?那些看似與飼料無關的事情,在今天、在未來還會如何干預飼料供需和價格的變化呢?
  宏觀調控效果立竿見影糧食豐產還是緊平衡
  糧價上漲源自供需失衡始自2003年10月的新一輪糧價上漲,是我國建國以來發生的第七次糧價波動。從今年6月~9月的數字看,糧價同比漲幅一直在30%以上。而引發糧價上漲的根本原因,在于糧食連年減產造成的供需失衡。
  調控效果立竿見影先是一號文件對于糧食生產、農民收入增加的高度重視;繼而是“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于農業稅減免的莊嚴承諾:即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五年內全部取消農業稅;年中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隨之頒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更是將以“農民種糧直補和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為主的新一輪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推向全國。
  這次調控本著冷靜分析糧價上漲利弊、尊重價格規律、調動種糧農民積極性,同時又切實照顧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思路,給糧價留出了一定的上行空間,很好地利用市場規律調節了糧食供需和城鄉收入差異,成為宏觀調控中精彩的一筆。
  緊平衡使未來任重道遠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的李成貴研究員指出,未來2年~3年內糧價仍存在持續上升的可能。今年的糧食增產只不過是恢復性增長。而從糧食需求發展來看,僅有恢復性增長根本不能解決長遠問題。解決糧食問題必須從發展視角和全球背景下考慮,而非自給自足的小農視角。
  進口市場逐步放開價格直接受國際市場影響
  WTO后農產品關稅、配額、貿易權和分銷權的變化
  加入WTO后農產品進口關稅降低。平均關稅由2001年的19.9%降到2008年的15.1%。
  中國將同美國等許多WTO成員國一樣,使用關稅配額制度,在糧食方面,進口的初始配額為1830萬噸,最終配額為2215萬噸。
  貿易權和分銷權。
  隨著國內對飼料量的逐年增加,和國內相關產品的減產,飼料原料的缺口越來越大,進口成為一種需要。目前進口量較大的飼料原料包括:魚粉、大豆、豆粕、小麥,原來出口量較大的玉米也在國內需求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逐步減少。
  單從豆粕一項來看:CNGOIC預估中國在2004/05年度進口大豆1950萬噸,較2003/04年度的1650萬噸增加18%。大豆和豆粕進口需求,逐年增長。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