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獸醫非常強調“正氣”在動物疾病發病學上的主導作用。中獸醫理論認為,所謂“正氣”,就是動物機體內在的抗病能力,因此,在治療學上,中獸醫常用‘扶正”的中草藥來扶持動物機體的“正氣”,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抵御“外邪”的侵襲,是謂“扶正祛邪”,這對防治動物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我國集約化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回歸自然”綠色浪潮的推動下,中草藥在畜禽業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中草藥能增強畜禽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已得到廣泛證實。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發展,運用現代免疫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中草藥增強畜禽等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這對于闡明有關中獸醫理論的物質基礎,指導中西獸醫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中草藥在畜牧業生產中的廣泛運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 中草藥對畜禽等功物免疫器官的影響
免疫藥對畜禽等動物執行免疫功能的組織機構,它們的發育狀況直接影響到機體免疫力的高低。目前,中草藥對畜禽等動物免疫器官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對胸腺、脾臟、淋巴結和腔上囊重量的影響。近幾年來,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較多。例如用黃芪、白術、蒲公英等中草藥飼喂雛雞至7同齡時,黃芪組和蒲公英組均能增加雛雞法氏囊的重量,而且黃芪組法氏囊重量明顯高于蒲公英組。據張樂萃等報道,黃芪多糖、香菇多糖和復方多糖(黃芪多糖和香菇多糖的混合物)均能促進雞免疫器官的發育,提高免疫活性,能使環磷酸胺所造成的免疫抑制轉至正常水平,且復方多糖對免疫抑制的逆轉作用優于單一多糖。他們還用黨參、黃芪、白術等中藥與1%TMP組成復方中藥加人飼料中,結果能有效地預防和解除IBDV所致的免疫抑制,而使免疫器官的組織結構保持或恢復正常水平?;o等也報道了黃芪添加在飼料中飼喂小公雞可顯著增加法氏囊重量。
為了客觀準確地評價中草藥對動物免疫器官的影響,近年來還利用了免疫器官臟器指數這一指標來評價其免疫功能的狀況。臟器指數是用動物免疫器官(如脾臟、胸腺、法氏囊等)的重量除以對應動物體重而求得。據戴遠威報道,用淫羊霍、補骨脂或何首烏粗提物添加在粵黃雛雞的飼料中,結果發現:三種中藥均能使雞的脾臟指數、法氏囊指數增大,而對胸腺指數的影響不規則,何首烏可使胸腺指數增大,淫羊霍、補骨脂則使胸腺指數減小。表明淫羊霍。補骨脂提取物能促進胸腺萎縮、脾臟發育和延緩法氏囊退化,而何首烏提取物則能促進胸腺、脾臟、法氏囊細胞發育增殖。
2 中草藥對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的影響
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能非特異性地吞噬侵入畜禽體內的病原體和有害異物,而且能將抗原提呈給TB淋巴細胞,從而參與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大量研究表明,許多中草藥及復方均能不同程度的促進正常機體或免疫抑制機體的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這樣的中草藥主要有黨參、黃芪、人參、靈芝、冬蟲夏草、銀耳、當歸、白術、豬苓、大蒜、柴胡、茯苓等。如黨參多糖、黃芪多糖、當歸多糖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對抗環磷酰胺引起的巨噬細胞功能下降。一些中藥復方也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魏彥明等人用黃芪、白術、防風等9味中藥組成的復方,對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均有顯著的提高,尤其是對環磷酸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作用顯著,而且此方還能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中性白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魏彥明等人還報道,加味玉屏風場能明顯始抗環磷酸胺所致脾白髓、骨髓造血組織和胸腺淋巴細胞容量下降,能顯著升高下降的胸腺和脾指數。另外,當歸補血場、白虎場、龍膽瀉肝湯、當歸散、消黃散、香薷散、二苓平胃散等也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3 中草藥對畜禽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
畜禽特異性免疫主要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正常生理情況下,動物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數目和由活化的B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水平是衡量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近年來,研究發現許多中藥都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分化,促進淋巴細胞數量增加,特別是T、B淋巴細胞的數量增加,從而增強動物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這類中藥主要有人參、黨參、黃芪、靈芝、銀耳、香菇、丹參、何首烏、白術、黃精、枸杞子、女貞子、柴胡、金銀花等。
3.1 中草藥對淋巴細胞數量的影響
許多中藥能促進淋巴細胞數量的增加。據王金寶等報道,復方中藥多糖可顯著提高血液中白細胞。淋巴細胞數量,提高淋巴細胞百分率,并使因環磷酸胺降低的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數量、淋巴細胞百分率恢復至正常水平。另據效梅報道,用生石膏、柴胡、延胡索、黃芪、仙靈脾等組成的中藥添加劑能顯著提高熱應激蛋雞的紅細胞C3b受體花環促進率,極顯著增加淋巴細胞轉化率,從而增強熱應激蛋雞的免疫能力。張樂萃等(1998)還報道了用黨參、黃芪等組成的復方不但能提高正常雞淋巴細胞百分率,而且能完全對抗氫化可的松所造成的淋巴細胞百分率下降,使氫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逆轉至正常水平。
3.2 中草藥對細胞免疫的促進作用
細胞免疫是T淋巴細胞介導的一種重要的機體免疫反應,通過檢測動物T淋巴細胞數目,可以了解動物機體的細胞免疫狀況。許多中草藥對細胞免疫具有促進作用,能增加血液中T淋巴細胞的數量。據報道,構把多糖(LBP)可明顯增加小鼠外周T淋巴細胞百分數(ANAE染色法),而且能恢復和提高荷瘤鼠脾細胞數及活化T細胞增殖能力;女貞子多糖(LLS)對正常小鼠脾淋巴細胞、脾T細胞均有直接的刺激增殖作用。當歸內酯10及20mgl(kg.d)×7腹腔注射可拮抗環磷酸胺(CY,80mg/Kg,sc)對小鼠脾臟T淋巴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香菇多糖能促進多種未成熟的前T細胞成熟及向成熟T細胞分化,在體內外均可明顯提高細胞毒性T細胞(CTL)的活性,而且有效地提高輔助性T細胞(TH)的活性。在獸醫臨床上,據程相朝報道,中藥免疫增強劑(由人參、黃芪、黨參、白術等中藥組成)不但可促進外周血液ANAE與T淋巴細胞總數的增殖,而且能明顯提高輔助型T淋巴細胞的數量,較好地增強火雞皰疹病毒苗(HVT)對雞馬立克氏病的免疫效果。剡根強等用何首烏、黨參、熟地、補骨脂、川穹、丹參、黃芪等組成的中草藥免疫增強劑飼喂雛雞,結果發現實驗組的T細胞體積比對照組明顯增大,提示該復方能增強雛雞的細胞免疫功能。另據戴遠威報道,助陽中藥淫羊蕾、補骨脂等粗提物飼喂粵黃雞,試驗組的T淋巴細胞百分率均比對照組高,而淫羊霍比補骨脂更顯著。據張麗云報道,由金銀花、連翹、黃芪、淡豆鼓等組成的銀翹解毒合劑能顯著提高雞T淋巴細胞轉化率,從而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功能,但該合劑對體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3.3 中草藥對體液免疫的促進作用
體液免疫是B細胞介導的另一重要機體免疫反應。許多中草藥及復方能促進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的生成,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如香菇、黃芪、人參、地黃、柴胡、豬苓、何首烏、淫羊藿等。據魏彥明(1999)報道,由黃芪、防風、白術、銀花、板蘭根、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夏枯草、甘草等9味中藥組成的中藥復方能提高小鼠血清凝集素水平,對環磷酸膠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凝集素的下降有極顯著的拮抗作用,使B細胞的功能有所增強,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另外,戴遠威還報道了何首烏、淫羊藿、補骨脂三味補益中藥能增加雞新城疫病毒(NDV)的抗體水平,判根強也報道了中草藥免疫增強劑能提高雛雞的抗體液度。許多中草藥及其復方還能增強疫苗的免疫效果。蔡玉梅(2001)等用黃連、黃芪、黃年、黨參、白術。板藍根等20味中藥組成金雞散,免疫當日采用25%的金雞散拌料連用5d對新城疫免疫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顯著提高血清中ND抗體滴度及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使IgG高峰持續時間延長,并延緩IgA、IgM的下降,其免疫增效作用優于左旋咪曄。梁榮等自擬的補益方Ⅰ(由黨參、黃芪、茯苓等組成)與IBD弱毒苗和油乳劑滅活苗配合使用,血清IBDV抗體P/N值在測定期內(4~39天)都高于免疫對照組,對ND油乳劑滅活苗也有一定增強效果。陳德坤等報道了中藥佐劑(由黨參、黃芪、淫羊藿等組成)可提高ND抗體效價,延長其在體內的存留時間,并提高群體的保護率。朱沙等人用黃芪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及相關西藥組成新型免疫增強劑用于雞新城疫的免疫試驗,結果實驗組的HI抗體滴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新型免疫增強劑不僅能使血清HI抗體效價明顯增高,而且維持時間延長。一般說來,補陽中藥能使免疫后抗體提前出現,補陰藥則延長抗體在血液中的水平。此外有些中藥還能提高血清中補體含量,如香菇、黃芪、人參等。
4 中草藥對細胞因子的影響
細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一類重要蛋白質物質。中草藥也可通過激活網狀內皮系統、誘生多種細胞因子(如促進干擾素生成、促進白細胞介素生成、誘生腫瘤壞死因子等)來增強動物免疫功能。陳智松等報道,枸杞多糖能提高老年小鼠和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T淋巴細胞增殖和產生IL-2、IL-ZR的能力,進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馮是奇等報道了當歸內酯腹腔注射可拮抗環磷酸胺對NK細胞活性、IL-2產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在獸醫臨床上,鄭繼方等報道了中藥復方禽瘟王能顯著增強小鼠IL-2的活力,增強NHC的殺傷活性,同時還可提高雞體IFN的效價水平,進一步調節T細胞與B細胞及其它免疫細胞的數量和功能,使免疫系統適當,有效地發揮其防御、自穩和監視作用,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抗病的目的。曹麗等人從中藥黃芪等植物中提取分離多糖、皂式和黃酮等有效成分進行配合,組成純中藥制劑黃草素,試驗結果表明,黃草素可明顯增強小鼠、雞淋巴細胞增殖活性,并對小鼠IL-2的產生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中草藥誘生干擾素,可通過IFN-LIZ-NKC網絡、細胞因子網絡、T細胞網絡、免疫細胞網絡、機體水平分泌一免疫網絡的調節來增強機體免疫力。藥理實驗證明,黃茂、剩五加、銀耳、當歸、柴胡、人參、天麻、紅花等均能誘生干擾素??梢?,利用中草藥誘生干擾素,對防治畜禽等動物疾病,特別是病毒性傳染病的免疫預防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廣闊的前景。
5 問題與展望
中藥是我國的醫藥寶庫,我國加入WTO給國內 的醫藥行業帶來嚴峻挑戰,人們對中藥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加強祖國傳統醫藥學的研究,特別是中藥免疫藥理學的研究已成為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雖然中藥免疫增強劑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普遍,但目前無論是國內或國外,中藥免疫增強劑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大多數免疫增強劑是一些粗制劑,這使得要在分子水平上闡明它們的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受到極大的限制,不少免疫增強化學結構不明確,質量很難控制,造成藥效重復性較差。在獸用免疫增強劑的研究上,主要停留在中藥對畜禽免疫系統功能指標上的改變,而從微觀上闡述其機制報道的卻不多。部分獸用中藥免疫增強劑在組方上還不科學,離開了中獸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特點,進而造成其免疫調節作用較差。另外,許多中藥或其活性成分對機體的免疫功能呈現雙向調節作用,既能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又能抑制免疫功能。因此,我們在選擇這些中藥來調節動物的免疫功能時,應充分考慮機體因素、藥物因素和劑量因素的影響,以充分發揮這些中藥的雙向免疫調節作用。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證實,許多中草藥及中藥復方制劑都能增強畜禽等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力和抵抗力,而且中草藥由于源自天然,具有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無殘留、作用廣泛等優點,因此,中草藥用于促進畜禽生長、防治畜禽疾病顯示出了其廣闊的前景,特別部分中藥免疫增強刺與疫苗配合使用,可顯著提高疫苗保護率,這提示中藥免疫增強劑與疫苗的配合使用在臨床有很大的推廣價值。中草藥能誘生干擾素,也為畜禽一些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