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抗原的作用1994年,柴家前等人對山東濱州畜牧獸醫研究所生產的禽霍亂蜂膠苗進行電鏡觀察,發現許多菌體周圍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圓形蜂膠顆粒,大部分顆粒直徑在100~200nm之間。蜂膠顆粒與菌體相粘附形成包被狀,蜂膠顆粒一菌體一蜂膠顆粒一菌體一蜂膠顆粒相互交聯形成網狀結構⑶。因為抗原與佐劑混合后形成凝膠狀,能明顯延長抗原在體內的儲存時間,保護抗原不易被血液、體液中的蛋白酶水解而清除,使抗原在體內的存留時間延長并可緩慢地釋放,以達到持久、有效地刺激機體。這可能是該疫苗具有較長的免疫期的主要原因⑷。王玲對EDS一蜂膠苗進行下電鏡觀察,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構⑸。
2 對機體的作用
2.1 對免疫器官的作用
1982年羅馬尼亞的GIURGEA,R和POPESCU,H等用標準蜂膠提取物飼喂5日齡小雞,發現胸腺和法氏囊的重量增加⑹。1995年,陸鋼等人的實驗表明雛雞口服5%的蜂膠液后能促進雛雞胸腺發育,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⑺。1988年,SCHELLER,S等人用蜂膠乙醇提取物對免疫后的雄性小鼠進行注射后,脾細胞中產生抗體的細胞數量增加⑻。可見,蜂膠及其提取物能夠通過影響免疫器官的發育來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2.2 對免疫細胞的作用
2.2.1 對T、B淋巴細胞比率的影響王玲在1997年用蜂膠乙醇提取物作為EDS一疫苗佐劑對雞血液中T、B淋巴細胞比例的影響作了研究。實驗證明,用蜂膠乙醇提取物作佐劑能顯著地提高T淋巴細胞的比率和活性⑸。由此說明蜂膠佐劑能增強雛雞的細胞免疫力。
2.2.2 對紅細胞免疫的影響紅細胞有多種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統不可缺少的組織成分。紅細胞通過自身C3b的受體去識別、粘附、濃縮、殺傷抗原和清除有害物質完成其免疫功能。實驗證明,蜂膠乙醇提取物作為佐劑比白油佐劑能顯著地提高RBC-C3bR花環率而RBC-ICR花環率降低比較顯著⑸。因為RBC-C3bR花環率與紅細胞膜上C3bR數量、活性有關,由此說明蜂膠佐劑能通過增強紅細胞膜上C3bR活性來增強紅細胞的免疫功能。
2.2.3 對其它免疫細胞的影響 蜂膠佐劑也能影響其它免疫細胞如自細胞、吞噬細胞等的功能。1969年,V.P基瓦爾金娜在第22屆國際養蜂會議上報道,用礦物油及羊毛脂乳化的蜂膠與腸炎沙門氏菌抗原混合接種,使家兔的吞噬細胞功能增強,并使特異性凝集素的產生大大增加。此后,用腸炎沙門氏菌制備的完全抗原免疫大白鼠,分組觀察證明,蜂膠合并抗原注入動物機體能引起強烈的漿細胞反應和刺激其局部與選區淋巴結的抗體生成⑼。1975年當業方報道,用蜂膠與傷寒抗原混合能顯著增加血清凝集素的濃度,同時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⑽。V.P基瓦爾金娜等人于1979年發現,在接種傷寒沙門氏菌抗原的家兔中單用蜂膠或與氯霉素并用能增加白細胞的產生并增強其吞噬能力,還能提高血清總蛋白的含量⑼。1991年,地莫夫等人研究了蜂膠水浸液的調節免疫活性,發現在體外蜂膠液刺激腹膜巨噬細胞和白細胞素。他們推測蜂膠刺激巨噬細胞并增強他們的生命力⑾。1992年,DIMOV,V,等人的研究表明,無蠟蜂膠水溶性衍生物能影響動物的免疫系統,而且動物預防感染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巨噬細胞的作用⑿。
3 蜂膠所含成分間的協同作用
蜂膠的免疫增強作用與其復雜的化學成分和其提取物的物理性狀密不可分。蜂膠中的VA是一種中樞作用佐劑,對免疫中樞起作用,可以刺激抗體應答的增強⑼。Vc和VE可增強體液免疫,增強抗體產量。蜂膠中的Zn可激發動物的免疫力。免疫細胞在DNA合成過程中,幾種Zn依賴性金屬酶控制著細胞的生產繁殖。缺Zn對T淋巴細胞的免疫機能會有很大的損害,將導致吞噬細胞明顯變化,失去其多塑性和偽足而成為平滑的圓形細胞從而使免疫機能下降⒀。大量的實驗還證明,蜂膠中的許多酶類、醇類、脂類、酸類物質對機體的免疫系統具有廣泛的作用⒁。蜂膠中的松屬素、高良姜素、山奈素、對香豆苯甲酸脂、咖啡酸脂和蜂膠浸出物都有抗菌活性,其本身沒有抗原性,但可起免疫佐劑作用,能促進抗體的產生,使血清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的含量增加,白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機體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增強⒀。顯然,蜂膠的免疫增強作用是以上諸物質協同作用的結果。
蜂膠佐劑增強免疫作用機理的研究目前還不夠深入,許多方面只是做了定性研究或者是推測,有待于科學工作者迸二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