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它的肌肉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它的蛋白質含量遠遠高于禽畜類的蛋白質含量,但由于魚類對糖類的利用能力低,于是蛋白質就成了魚類生長的主要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絕大部分從食物中獲得,所以水產飼料的蛋白質含量普遍要求比禽畜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高得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魚類的健康生長。
正因為蛋白質對魚類的生存和生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養殖戶熱切關心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就理所當然了。不少養殖戶甚至將蛋白質含量當成了評價水產飼料質量的唯一指標,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不科學的。蛋白質按原料來源可以分為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兩大類,其中魚粉、肉骨粉以及血粉等含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由于這些蛋白所含的氨基酸與魚生長所需的氨基酸相似,所以這種蛋白不單止吸收率高,而且還有吸收快,對水質污染程度低等優點,因此優質的水產飼料的蛋白應以這種動物性蛋白為主;而棉籽粕、苜蓿粉、菜籽粕等含有植物性蛋白為主,用這種原料為主生產出的水產飼料魚類對其吸收率低,而且吸收慢,對水質污染較嚴重,因此較易引起魚體發病,從而難以保證魚類的正常快速健康生長,所以用它來養出的魚一般產量會較低,而且發病率高,嚴重時會間接造成魚大量死亡,致使養殖戶血本無歸。
從本質上來講,魚類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就是對必需氨基酸的利用,這是因為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植物性蛋白所含的魚類必需氨基酸較少,以致它的吸收率低且產生的廢物及有毒物質多。筆者建議養殖戶在生產中,盡可能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選用優質飼料中去,在保證蛋白指標充足的前提條件下,選用以優質的動物性蛋白原料為主的全價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