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控制養豬生產中產生的有害臭味,最新研究側重于營養調控,并想以此改變廄肥特性,同時又能保持豬的生長性能。
最近,在美國普杜大學進行的研究,檢驗了在豬肥育階段,采用大豆皮添加脂肪作臭味控制法的效果。據研究人員介紹,大豆皮是大豆加工后的廉價副產品,它含高纖維、低能量、低蛋白。過去的研究也表明,豬日糧中添加纖維對廄肥特性和臭味的產生有積極的影響,但因沒有增加能量,會妨礙豬的生長性能。因此,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試驗:在肥育階段,定量飼喂添加脂肪的大豆皮日糧時豬平均日增重(ADC)、平均采食量(ADFI)、料重比、第10肋背膘厚度、背腰肉厚度、空氣中氨濃度(AAC)、硫化氫、臭味檢測界限(ODT)、廄肥pH值、總氮、按氮和揮發性脂肪酸(VFA)濃度的影響。
l 試驗方法
配合4個日糧處理,給閹公豬和青年母豬喂添加10%大豆皮和3.4%脂肪(BSH和GSH)的對照日糧6周。
對150頭起始體重為85.5kg的豬(70只閹公豬和80只青年母豬),根據性別、血統和體重分成兩組,置于兩個完全相同的、環境受到控制的豬舍中飼養。每組設3個重復。6周期間,每隔3周測定豬的體重和飼料消耗,確定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并據此計算料重比。第0周和第6周,采用超聲波測定所有豬背腰肉厚和第10肋背膘厚度。第0、3和6周時,通過懸掛恒定擴散管確定空氣中氨濃度,4小時后記錄數值。采用10LTedlar袋(以1.5L每分鐘的速度充填5分鐘)采集臭味樣品(每個豬舍2個樣品,每個排氣裝置采1個樣品)。硫化氫和臭味檢測界限值在俄阿華州立大學測定。攪拌、沉淀后,各豬舍在3個點收集糞便,分析pH值、總氮、按氮、總磷、水溶性磷和揮發性脂肪酸濃度。
2 試驗結果
2.1 對生長性能的影響 豬的生長性能見表1(處理×性別交互作用)。試驗初期(第03周),喂大豆皮日糧的豬平均日增重提高13.8%(每天908g對789.96g,P<0.001)。此后,則顯著下降。研究人員說,這應歸功于大豆皮日糧中添加的脂肪,促進豬早期的生長。
表1 結果還表明,在所有時間點的日增重和總增重,都是閹公豬高于青年母豬(每天930.70g對839.90g,P<0.01)。對照組與大豆皮日糧組之間的采含量無差別;不過,有性別影響,青年母豬比閹公豬采食少(P<0.001)。最初3周,喂大豆皮日糧的豬,飼料報酬比對照組提高12%(P<0.002)。然而,總的說來,處理間的飼料報酬無差別。這可能也同大豆皮日糧中添加脂肪有關。
研究人員說,喂大豆皮的豬比喂對照日糧的豬有較厚的背膘(1.57cm對1.47cm,P<0.006)。這可能應歸功于喂大豆皮使豬生長加快,或同大豆皮日糧中較高的脂肪水平有關。日糧之間的背腰肉厚度無差別。這表明在標準玉米大豆基礎日糧中添加1%大豆皮對豬的生長性能無妨礙,因添加了額外日糧脂肪,可提高背膘厚度。
2.2 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喂大豆皮日糧的豬,在其豬舍空氣中的硫化氫氣體減少32%(0.701lμ/L對1.03lμ/L,P<0.001),4小時空氣中氨濃度下降20%(l.38lμ/L對13.05lμ/L,P<0.017),臭味檢測界限下降11%(2424對2162)。由于日糧中纖維增加,喂大豆皮豬的廄肥于物質(DM)百分比提高(1.65%對0.97%,P<0.0001)。
研究小組說,喂大豆皮日糧的豬與喂對照日糧的豬相比,總氮(22.6kg對18.6kg)提高21%(P<0.001)。喂大豆皮的豬,按氮變化也有相似的趨勢,糞坑中總累積按氮提高(提高8%,P<0.05)。日糧處理間糞坑中總累積磷無差別。研究人員報道,同對照組豬比,喂大豆皮的豬廄肥最終pH值較低(7.12對7.26,P<0.03)。
3 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給添加脂肪的商品日糧添加10%大豆皮,對減少臭味和廄肥特性有積極的效果,而不會妨礙豬的生產性能。
表1 日糧中大豆應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對照組
試驗組
變異系數
概率
閹公豬
青年
閹公豬
青年
處理
性別
交互
母豬
母豬
作用
日增重,g/天
第0~3周
858.06
721.86
944.32
871.68
10.32
0.001
0.003
0.35
第3~6周
953.40
917.08
953.40
853.52
9.58
0.33
0.06
0.31
總 計
903.46
817.20
948.86
862.60
5.90
0.03
0.001
0.97
增重飼料比
第0~3周
0.322
0.321
0.356
0.380
10.71
0.002
0.43
0.35
第3~6周
0.287
0.313
0.290
0.300
8.32
0.60
0.06
0.36
總 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