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發展草糧型飼料,提高畜禽經濟效益,是解決人畜禽爭糧矛盾的有效途徑。諸如開發利用加工處理的農作物秸稈、稻草、樹葉、雜草、藤、殼、根等。均可使養殖畜禽縮短周期,降低成本,節約糧食,提高效益。但如何對其科學加工處理,提高利用率,乃是廣大養殖戶(場)急盼解決的新問題。因此,特介紹如下科學新法。
1 氨化法
秸稈類經氨化后可提高營養物質的含量。據試驗,麥秸氨化后飼喂家畜與未氨化干喂
相比,蛋白質由3%提高到9%,并能增加適口性。飼喂牛、羊采食量可增加到20%以上。氨化方法是:麥秸鍘短為3~5cm,每100Kg麥秸中加入4~5Kg尿素、2~3Kg石灰、60~80Kg水,拌勻放到水泥池里或裝入塑料袋,填滿壓實后封口密閉。冬50d,春秋20d,夏7~10d即可取喂(應前1d取,第2d喂,以便氨氣揮發)。
2 青貯法
如對玉米秸、紅薯秧、花生秧與各種青草等,采用垛貯、窖貯、塑料袋貯后,可使飼料中的部分糖變為乳酸,使飼料具有酸、香、多汁的特點。不僅適口性好,并具有強烈的促進消化腺分泌作用。據試驗,當豬日糧中加適當青貯飼料時,胃液分泌量增加2~3倍。
3 發酵法
飼料發酵后可使用粗纖維軟化、淀粉轉化為單糖,微生物本身又可合成一部分蛋白質與維生素B族。發酵方法是:每100Kg粉碎實用酵母(面包酵母或釀酒酵母)0.5~1Kg。先用溫水將酵母稀釋化開,然后將30~40oC溫水150~200Kg倒入發酵池中,慢慢加入稀釋過的酵母,再一面攪拌,一面倒入100Kg飼料攪拌(間隔30min攪一次),約6~9 h發酵完成。
4 粉碎法
應將籽實或秸稈飼料粉碎,便于畜禽采食消化。如秸稈殼飼料粉碎細度為0.1mm以下最好。
5 打漿法
將青綠多汁飼料用打漿機打成漿液,既便于豬采食與咀嚼,也有利于消化液與食麋混合,提高飼料利用率。
6 切短法
秸稈切短的適宜程度應因各種家畜與年齡而異。過短、過細不利于咀嚼與反芻,一般牛3~4cm,羊1.5~2.5cm。
1 氨化法
秸稈類經氨化后可提高營養物質的含量。據試驗,麥秸氨化后飼喂家畜與未氨化干喂
相比,蛋白質由3%提高到9%,并能增加適口性。飼喂牛、羊采食量可增加到20%以上。氨化方法是:麥秸鍘短為3~5cm,每100Kg麥秸中加入4~5Kg尿素、2~3Kg石灰、60~80Kg水,拌勻放到水泥池里或裝入塑料袋,填滿壓實后封口密閉。冬50d,春秋20d,夏7~10d即可取喂(應前1d取,第2d喂,以便氨氣揮發)。
2 青貯法
如對玉米秸、紅薯秧、花生秧與各種青草等,采用垛貯、窖貯、塑料袋貯后,可使飼料中的部分糖變為乳酸,使飼料具有酸、香、多汁的特點。不僅適口性好,并具有強烈的促進消化腺分泌作用。據試驗,當豬日糧中加適當青貯飼料時,胃液分泌量增加2~3倍。
3 發酵法
飼料發酵后可使用粗纖維軟化、淀粉轉化為單糖,微生物本身又可合成一部分蛋白質與維生素B族。發酵方法是:每100Kg粉碎實用酵母(面包酵母或釀酒酵母)0.5~1Kg。先用溫水將酵母稀釋化開,然后將30~40oC溫水150~200Kg倒入發酵池中,慢慢加入稀釋過的酵母,再一面攪拌,一面倒入100Kg飼料攪拌(間隔30min攪一次),約6~9 h發酵完成。
4 粉碎法
應將籽實或秸稈飼料粉碎,便于畜禽采食消化。如秸稈殼飼料粉碎細度為0.1mm以下最好。
5 打漿法
將青綠多汁飼料用打漿機打成漿液,既便于豬采食與咀嚼,也有利于消化液與食麋混合,提高飼料利用率。
6 切短法
秸稈切短的適宜程度應因各種家畜與年齡而異。過短、過細不利于咀嚼與反芻,一般牛3~4cm,羊1.5~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