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成效,全國初步形成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三元結構、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在糧食作物方面,各地壓縮普通品種,發展優質專用農產品。目前全國優質稻、優質專用小麥和優質專用玉米,分別占水稻小麥玉米總面積的61.3%、44%和31%。主要農產品優勢產區也逐步形成,黃淮海地區成為全國優質小麥優勢產區,長江流域形成“雙低”優質油菜優勢產區,東三省則是高油大豆優勢產區。
農業部部長 杜青林:我們這個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是把資源優勢與市場優勢緊密結合的一種形式,這樣生產力實現合理的布局,實施合理的規劃,可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這種效益還體現在經濟作物上,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等園藝產品快速發展,陜西的優勢蘋果產業帶,河北、山東的蔬菜產業,云南的花卉,江西的柑橘,都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在飼料方面,黑龍江、內蒙古形成全國飼料玉米基地,湖南、湖北、安徽飼料稻谷發展迅速,內蒙古、青海、新疆為全國提供質量上乘的飼料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