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近十余家生產醫藥級的蛋氨酸生產企業,但是合成工藝水平低,生產規模和產量非常小,主要用于醫藥工業。20世紀80年代末期天津化工廠從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引進了一套1萬噸/年的生產裝置,由于多方面原因,裝置的設計能力一直得不到正常發揮,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產量曾達到4000噸/年左右,產品質量和成本與國外水平相比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工藝、環保及生產安全隱患等問題,于2000年3月停產,至今沒有復工的跡象。
嚴格意義上說, 目前國內沒有飼料級蛋氨酸的生產裝置,需求全部依賴進口,制約我國蛋氨酸生產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兩大方面,一是生產技術不過關,由于國外幾大企業壟斷生產,對外控制技術輸出,即使國內引進的技術在反應收率、環保、安全和生產工藝工程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蛋氨酸生產主要原料甲硫醇與丙烯醛生產規模小,合成技術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蛋氨酸生產成本。二是國外生產商之間競爭日趨激烈,通過裝置大型化、原料配套等手段強化了自己競爭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發與競爭,如迪高沙、諾偉思和羅納一普朗克公司等在中國建設保稅倉庫和設立辦事處,加大對中國市場的競爭與控制。
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飼料生產國,對蛋氨酸的需求量較大,2001年我國混配飼料的總產量達到1、0億噸,據國家飼料行業“十五”規劃,我國2005年配合飼料產量將達到1、2億噸,2010年將達到1、5億噸/年,而且近年來國際市場上魚粉資源緊張,我國資源更少,因此大部分要依賴添加蛋氨酸來解決,按添加量0、04—0.05%計,2005年和2010年僅飼料領域最保守估計就需求蛋氨酸約4.8.6萬噸/年和6.7、5萬噸/年。國內蛋氨酸進口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1.2003年國內蛋氨酸的進口量分別為5.77萬噸、5-38萬噸和7.29萬噸,可以看出,國外生產商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加大,而且國內蛋氨酸市場潛力也十分巨大。因此預計2005年我國蛋氨酸的市場需求量將超過國家“十五”飼料工業的規劃數據,市場最低需求將維持在7萬噸/年左右。
由于蛋氨酸巨大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發展前景, 國內許多部門和企業一直計劃建設幾套萬噸/年級規模化的蛋氨酸生產裝置,由于技術引進費用和原材料供給等多方面原因,沒有得到落實。隨著近年來國內石油化工業的快速發展,蛋氨酸生產原料日益豐富和國內飼料工業的強力需求, 國內仍有許多企業關注和計劃建設蛋氨酸的生產裝置,部分企業已將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嚴格意義上說, 目前國內沒有飼料級蛋氨酸的生產裝置,需求全部依賴進口,制約我國蛋氨酸生產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兩大方面,一是生產技術不過關,由于國外幾大企業壟斷生產,對外控制技術輸出,即使國內引進的技術在反應收率、環保、安全和生產工藝工程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蛋氨酸生產主要原料甲硫醇與丙烯醛生產規模小,合成技術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蛋氨酸生產成本。二是國外生產商之間競爭日趨激烈,通過裝置大型化、原料配套等手段強化了自己競爭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發與競爭,如迪高沙、諾偉思和羅納一普朗克公司等在中國建設保稅倉庫和設立辦事處,加大對中國市場的競爭與控制。
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飼料生產國,對蛋氨酸的需求量較大,2001年我國混配飼料的總產量達到1、0億噸,據國家飼料行業“十五”規劃,我國2005年配合飼料產量將達到1、2億噸,2010年將達到1、5億噸/年,而且近年來國際市場上魚粉資源緊張,我國資源更少,因此大部分要依賴添加蛋氨酸來解決,按添加量0、04—0.05%計,2005年和2010年僅飼料領域最保守估計就需求蛋氨酸約4.8.6萬噸/年和6.7、5萬噸/年。國內蛋氨酸進口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1.2003年國內蛋氨酸的進口量分別為5.77萬噸、5-38萬噸和7.29萬噸,可以看出,國外生產商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加大,而且國內蛋氨酸市場潛力也十分巨大。因此預計2005年我國蛋氨酸的市場需求量將超過國家“十五”飼料工業的規劃數據,市場最低需求將維持在7萬噸/年左右。
由于蛋氨酸巨大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發展前景, 國內許多部門和企業一直計劃建設幾套萬噸/年級規模化的蛋氨酸生產裝置,由于技術引進費用和原材料供給等多方面原因,沒有得到落實。隨著近年來國內石油化工業的快速發展,蛋氨酸生產原料日益豐富和國內飼料工業的強力需求, 國內仍有許多企業關注和計劃建設蛋氨酸的生產裝置,部分企業已將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