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飼用玉米產業前景廣闊。一是市場潛力較大。據調查,國際市場每年飼料、牧草缺口在1億噸左右,僅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每年進口量在200萬噸以上,缺口在40%左右。國內市場年飼料、牧草需求量在4500萬噸以上,價格穩中有升。二是比較效益較高。飼用玉米一般為糧、飼、草功能兼備,籽粒產量與普通玉米相當,青綠秸稈產量比普通玉米高67%~300%,而且其營養物質的含量和飼用價值要比普通玉米高得多。三是自然條件適宜。我國種植玉米的地區大部分地方土壤肥沃,光、熱、降水時空分布合理,與玉米生育期進程同步,有利于玉米營養積累,提高產量和品質。
由于部分干部群眾對此缺乏足夠認識,對于飼料飼草發展還沒有擺到議事日程;同時目前飼用玉米及牧草整體規模較小,種植分散,而且其專用品種少,結構不合理,質量難以提高;信息斷層,產銷銜接不緊密,種植戶不敢盲目發展;加工業發展緩慢,企業規模小,加工能力差,難以適應飼用玉米和牧草發展的要求。
發展飼用玉米及飼草產業是一些地區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有效途徑之一。要在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堅持比較效益的原則,確定種植區域和規模,選準適宜品種,合理確定發展速度,按照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農民進行種植,避免盲目發展。牧草種植要從產業化角度入手,抓生產基地、抓龍頭企業、抓銷售組織、抓機制創新,促進飼用玉米和飼草產業健康發展。要以龍頭帶動推動產業發展,既抓加工龍頭企業,也抓經銷龍頭企業。通過抓龍頭企業建設,帶動生產基地的規模擴展。要形成“龍頭企業+養殖大戶+種植農戶”的良性循環產業經營模式,使飼用玉米、飼草產業盡快成為區域性優勢產業。
(胡姜)
轉自agr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