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斷奶仔豬;生物蛋白粉;血漿蛋白粉,生產性能;飼養試驗
血漿蛋白粉是利用健康動物的新鮮血液經分離、濃縮、噴霧、干燥制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和酶以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在國外,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血漿蛋白粉作為一種新型、高效、安全的功能性蛋白質開始在畜禽養殖與水產飼料中廣泛應用。隨后很快引入我國,經試驗表明,在早期斷奶仔豬(21日齡左右)的飼糧中用進口的血漿蛋白粉替代魚粉、奶粉、乳清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增加仔豬的采食量、提高日增重、改善飼料報酬、降低腹瀉率、緩解斷奶和環境的應激作用、增強仔豬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仔豬的成活率[1~4]。然而近年我國農業部對動物源飼料產品的進口加強了管理,血漿蛋白粉的進口受到嚴格限制。國產血漿蛋白粉產量尚少,且價格較高,限制了其在仔豬飼料的應用。現國內已有一些替代品供應,也收到較好的效果[5]。
生物蛋白粉Ⅰ(BPⅠ)是由大連瑞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韓國著名企業EASY BIO SYSTEM的、以新鮮鯖魚去骨經酶解而成的魚蛋白胨濃縮物為載體,經過生物技術加工而成的產品。含有豐富的高消化性的肽、免疫球蛋白、免疫增強劑和海洋活性物質。據牡丹江金源種豬場的試驗,對28~42日齡的斷奶仔豬,分別飼喂對照飼糧(不含血漿蛋白粉和生物蛋白粉CT組)、含4% BPⅠ的飼糧(BPⅠ組)和含4%血漿蛋白粉的飼糧(SDPP組)。結果表明BPⅠ組日增重比CT組提高33.85%,飼料效率提高11.24%,腹瀉率降低5.97個百分點, 成活率提高5.5個百分點,經濟效益增加16.8元/頭;BPⅠ組日增重比SDPP組提高2.1%,飼料效率相當,成活率提高0.15個百分點,經濟效益增加2.93元/頭。本試驗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驗證在斷奶仔豬飼糧用生物蛋白粉替代血漿蛋白粉的效果,為其推廣應用提供依據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血漿蛋白粉與生物蛋白粉
血漿蛋白粉(SDPP)由浙江某公司生產,其主要營養成分為:粗蛋白質78.0%,碳水化合物 3.15%,脂肪2.0%,灰分 8.5%,纖維 0.4%,鈣 0.12%,磷 1.78%。消化能17.1MJ/ kg。
生物蛋白粉Ⅰ(BPⅠ)由大連瑞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主要營養成分為:粗蛋白質70%,
粗脂肪16%,粗纖維0.45%,粗灰分6%,水分6.50%,鈣0.29%,磷0.75%,賴氨酸5.7%,蛋氨酸2.0%,蘇氨酸2.7%,色氨酸1.3%,消化能22.59.MJ/ kg。
1.2 試驗動物及試驗設計
試驗期于2004年12月1日~12月15日在廣西農墾金光農場壇井豬場進行,從本場10窩杜長大三元雜交豬中選擇出生日齡相同、體重相近、同期斷奶(24日齡)的仔豬60頭,每窩選取6頭,按每組2頭隨機分到3個組中,即對照組、試驗A組和試驗B組,每組20頭(公母各半)。
飼糧處理為:對照組飼糧為壇井豬場原來所使用的廣西某公司生產的乳豬配合飼料,其原料組成為玉米、豆粕、血漿蛋白、魚粉、乳清粉、代乳粉、磷酸氫鈣、食鹽及添加劑等。主要營養成分含量為:粗蛋白質22%,鈣0.85%,磷0.6%,賴氨酸1.5%,消化能14.02 MJ/ kg。試驗A組(SDPP組)和試驗B組(BPⅠ)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原料組成 |
A組(SDPP) |
B組(BPⅠ) |
玉米(%) |
55.00 |
55.00 |
豆粕(%) |
16.00 |
16.00 |
大豆酶解蛋白(%) |
10.00 |
10.00 |
乳精粉(%) |
7.55 |
7.55 |
生物蛋白粉(%) |
- |
4.00 |
血漿蛋白粉(%) |
4.00 |
- |
葡萄糖(%) |
1.44 |
1.44 |
植物油(%) |
1.00 |
1.00 |
磷酸氫鈣(%) |
1.00 |
1.00 |
石粉(%) |
0.50 |
0.50 |
賴氨酸(%) |
0.35 |
0.35 |
蛋氨酸(%) |
0.16 |
0.16 |
復合添加劑預混料(%) |
3.00 |
3.00 |
合計(%) |
100.00 |
100.00 |
營養水平 |
|
|
消化能(MJ/ kg) |
13.82 |
14.11 |
粗蛋白質(%) |
19.5 |
19.2 |
賴氨酸(%) |
1.36 |
1.32 |
蛋氨酸+胱氨酸(%) |
0.82 |
0.81 |
鈣(%) |
0.85 |
0.84 |
總磷(%) |
0.63 |
0.59 |
價格(¥/ kg) |
4.50 |
4.50 |
各組試驗豬均飼養在同一棟保育舍相近的水泥半漏縫地板豬欄內,紅外線燈泡保溫,環境條件、飼養管理措施相同,每天上、下午各投料2次,供豬自由攝食,自動飲水器供水。記錄每日各組豬采食量,觀察豬的采食行為、糞尿排泄、健康狀況等。24日齡斷奶仔豬,空腹逐頭稱重分組后,用市售哺乳仔豬料飼喂并逐漸過渡到斷奶仔豬料至28日齡再空腹逐頭稱重,各組平均初重無顯著差異,進行正式試驗,試期10d至38日齡,空腹逐頭稱重,結束試驗。試驗數據采用方差分析法。
2 結果與分析
飼養試驗的結果(表2)表明,用等量(4%)的生物蛋白粉替代斷奶仔豬飼糧中的血漿蛋白粉,豬日增重分別比對照組和SDPP組提高7.60%和16.07%,但統計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各組仔豬的生產性能指標比較
|
對照組 |
A組(SDPP) |
B組(BPⅠ) |
平均始重(kg) |
8.71 |
8.77 |
8.70 |
平均末重(kg) |
12.00 |
11.82 |
12.24 |
日增重(g) |
329 |
305 |
354 |
日采食量(g) |
397 |
412 |
417 |
飼料/增重(kg/kg) |
1.21 |
1.35 |
1.18 |
增重飼料成本(¥/ kg) |
7.26 |
6.08 |
5.31 |
平均日采食量分別增加20g和5g 每kg增重的飼料消耗分別減少30g和170g 飼料效率分別提高2.54%和14.41%,每kg增重的飼料成本分別降低1.95元和0.77元。試驗觀察,三個組的豬只腹瀉下痢的發生率都極少、也未發生死豬現象。可見生物蛋白粉完全可以替代血漿蛋白粉用以飼喂斷奶仔豬,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豬的生產性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 結論與討論
3.1 用BPⅠ替代斷奶仔豬飼糧中的SDPP,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仔豬生長。
BPⅠ飼喂斷奶仔豬,有利于促進生長,可能與生物蛋白粉含有豐富的高消化性的肽有關,小肽的吸收與游離氨基酸相比,具有轉運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飽和的特點(Rerat等,1995)。游離氨基酸的吸收存在相互競爭的現象,如精氨酸與賴氨酸在吸收時相互競爭載體上結合位點而發生拮抗作用,而小肽的吸收不影響氨基酸的吸收,從而避免了氨基酸之間的吸收競爭。Scheppach等(1994)發現小肽能有效刺激和誘導小腸絨毛刷狀緣酶的活性上升存在于絨毛膜中酶活性提高,從而提高酶解蛋白的能力。此外,小肽能夠加強有益菌群的繁殖,增強抗病能力。由此可見,小肽對于消化道發育尚未成熟,消化酶活性低的仔豬,特別是剛斷奶由于應激易致消化道菌群紊亂的斷奶仔豬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此外生物蛋白粉中還含有較高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增強劑和海洋活性物質,可增強斷奶仔豬對疾病的抵抗力、緩解仔豬的斷奶應激。本試驗三個組的豬只腹瀉下痢的發生率都極少、也未發生死豬現象。由此可見,SDPP和BPⅠ對控制斷奶仔豬腹瀉、提高抗病力和仔豬成活率均有良好的效果。
3.2 用BPⅠ替代斷奶仔豬飼糧中的SDPP,可增加斷奶仔豬的日采食量。
試驗表明,BPⅠ組的豬日采食量分別比對照組和SDPP組有所增加,說明BPⅠ組飼糧的適口性較好,仔豬喜食。斷奶仔豬保持旺盛的食欲,對減輕斷奶應激,提高增重非常有益。
3.3 用BPⅠ替代斷奶仔豬飼糧中的SDPP,可提高斷奶仔豬對飼料的利用效率。
試驗表明,用等量的生物蛋白粉替代斷奶仔豬飼糧中的血漿蛋白粉(BPⅠ組),每kg增重的飼料消耗有所減少,飼料效率分別比對照組和SDPP組提高2.54%和14.41%。這可能與BPⅠ的脂肪含量(16%)和有效能值(消化能22.59.MJ/ kg)比SDPP(脂肪2.0%,消化能17.1MJ/ kg)高有關。
3.4 用BPⅠ替代斷奶仔豬飼糧中的SDPP,可提高斷奶仔豬生產的經濟效益。
從飼料成本看,SDPP組和BPⅠ組的飼糧成本約為4500元/噸,而市售乳豬料價格為6000元/噸,據此計算斷奶仔豬的生長增重成本,則BPⅠ組每kg增重的飼料成本分別比對照組和SDPP組降低1.95元和0.77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3.5 SDPP和BPⅠ都是斷奶仔豬優質的飼料蛋白源,而BPⅠ的效果似乎更好。
綜上所述,在斷奶仔豬飼糧中使用適量的SDPP和BPⅠ,均有利于緩解仔豬的斷奶應激,降低仔豬斷奶綜合癥的發生,從而促進生長、減少疾病、提高仔豬生產的經濟效益。本次試驗還進一步表明BPⅠ的效果比SDPP更好。國內外有關SDPP用于早期斷奶仔豬的試驗研究報道較多,其效果已被充分肯定,但由于SDPP大多是由新鮮豬血液加工而成,其衛生問題、同源產品的病菌感染問題常令人擔憂。而BPⅠ是以新鮮鯖魚去骨經酶解而成的魚蛋白胨濃縮物經過生物技術加工制成的產品,用于豬,屬非同源優質蛋白質飼料。相對于SDPP,BPⅠ在仔豬飼糧中使用的安全性系數高,因此BPⅠ更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轉飼料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