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液體飼料超早期隔離斷奶仔豬
生長性能營養需要
液體飼料是配合飼料的一種,它利用糧食加工、制糖加工、食品發酵、肉類加工等副產品,根據動物營養需要輔以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天然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種均勻分散的液態動物飼料。液體飼料主要有液體配合飼料、液體發酵飼料、液體添加劑、液體代乳品、懸浮式液體飼料等種類,它較粉、粒狀飼料具有以下特性:①液體飼料中養分的生物利用率較高;②日糧配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液體原料比較純,其中不含其它成分;③飼料成分較少分離,最終飼料的混合均勻度較高;④無粉塵,對環境無害,廠內很清潔,避免了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減少了產品的損耗;⑤適口性好。近年來液體飼料在國外發展很快,尤其是美國、日本、獨聯體等國對液體飼料非常重視。然而,在我國液體飼料的加工還是一項新興技術,未得到普及推廣。
l超早期隔離斷奶仔豬技術在養豬生產中的優勢以及限制因素
1.1超早期隔離斷奶仔豬技術在養豬生產中的優勢
仔豬超早期隔離斷奶(Segregated EarlyWeaning,SEW)技術通過將仔豬與其主要的傳染源之一(母豬)超早期隔離斷奶,從而極大地改善斷奶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生產性能一般可以提高5%~15%,還能提高胴體品質,縮短母豬發情周期,母豬的年生產能力、產仔以及泌乳設施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生長的遺傳潛力。鄧志歡等(2003)對1720頭仔豬實施超早期隔離斷奶,平均斷奶日齡13天,體重為4千克,10周齡時,平均體重29.5千克,成活率為95.1%,平均增收節支為295.55元/頭。試驗表明,仔豬早期隔離斷奶技術能有效控制疫病,并提高了仔豬的健康水平和生產效率,最終增加經濟效益。
l_2 限制超早期隔離斷奶技術在養豬生產中應用的不利因素
“仔豬早期斷奶綜合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仔豬斷奶后存在著限制其正常生長的不利因素。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利用液體飼料通過改變液體飼料的物理形態以及配方、加工工藝、營養價值等來降低這些不利因素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1. 2.1 斷奶仔豬消化道發育不全仔豬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完善,消化道的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小,胃腸道結構、胃腸道中pH值和消化酶濃度都沒有達到成熟時的水平。cera研究發現,仔豬斷奶后,攝取液體食物突然改成固體飼料,腸絨毛很快被磨損變短,同時,絨毛表面由高密度手指狀變為平舌狀,隱窩加深。食糜中的營養物質不能很好地得到消化、吸收,而以腹瀉的形式排出。
1.2.2分泌胃酸能力較差sEw仔豬分泌胃酸不足,然而胃酸的分泌不足將會導致胃蛋白酶原和胃蛋白酶因子不能被激活,從而降低機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
1.2.3消化酶分泌能力不足 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分泌消化酶的能力較弱。但是,仔豬天生具有分泌消化母乳酶的能力,乳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分泌能力相當強,但在4周齡后很快下降,而其它酶,在4周齡后也達不到成熟時的1/3。
L 2. 4免疫保護能力很差新生仔豬沒有免疫能力,主要靠從初乳中吸收免疫球蛋白才獲得了一定的免疫能力。從初乳中獲得的免疫物質,在體內降低的速度很快,半衰期最長只有2周左右,而自身抗體的產生約10日齡以后,30一35日齡前數量很少,35—42日齡才能達到成年豬的水平。同時,斷奶后仔豬各種營養吸收不足使腸道免疫系統發育所需養分不足造成免疫能力降低。斷奶應激也會降低循環抗體水平,抑制細胞免疫能力(kelly等)。張振斌(2000)試驗證明,斷奶應激使仔豬機體代謝水平和免疫機能下降。
1.2-5有利于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平衡一般認為,仔豬剛出生時,消化道內沒有微生物,母豬陰道中的微生物在分娩時沒有傳染給仔豬。但Maxwell(1995)報道,仔豬出生時消化器官就存在微生物。他認為仔豬消化道內微生物首先來自于母體,也可以通過乳汁和飼料、水以及母豬糞便進入仔豬體內。腸道穩定的微生態群的形成能協助動物產生免疫反應。腸道菌群特別是厭氧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對外襲菌起屏障作用。張振斌(2003)報道,降低斷奶日齡有益于維持仔豬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平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斷奶應激的影響。
l-2.6采食量減少 由于斷奶,使仔豬由吸食母乳突然改為干態飼料,致使仔豬采食量低下。
1·2·7飲水量下降超早期斷奶致使仔豬飲水量下降。飲水量不足是限制仔豬生長性能發揮的主要因素。
1. 2.8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下降斷奶前,仔豬小腸絨毛較長,吸收和消化率都很高,而斷奶后,絨毛脫落,隱窩加深,小腸吸收的表面積下降。同時,由于胃酸和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較低,使仔豬對養分的消化力極低,再加上斷奶應激而導致的“早期斷奶綜合征”等共同導致仔豬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下降。
2液體飼料對超早期隔離斷奶仔豬的影響
SEW 技術的關鍵在于斷奶仔豬飼料的問題,因此,選擇適合仔豬生理特點及生長發育規律的飼料,對于降低仔豬斷奶應激,避免早期斷奶綜合征,提高生產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液體飼料不失為一種較為合適的飼料類型。國外研究表明,液體飼料對于早期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有很好地促進作用,提高了免役能力,基本避免了斷奶應激造成的早期斷奶綜合征,顯著地減少了仔豬斷奶后腹瀉頻率,飼料攝取量、消化率也有了顯著地提高,縮短了商品豬的上市時間,比對照組(飼喂干料)縮短 3~5天,但對豬的背膘厚、肉質等方面無顯著影響。
2·1提高了仔豬早期斷奶后的采食量和生長速度
Rvlssell等 (1996)采用水料比為2.5:l的液體飼料,與同樣配方的顆粒料飼喂SEW仔豬,發現4周期間的采食量和生長速度,液體飼料組均高于顆粒料組。 Jackodle、Robe-rt Hatrell(2001)認為,液體配合飼料可以顯著降低SEW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canibe,Je!] sen BB等(2001)將240頭早期斷奶仔豬(11日齡斷奶,3.93千克)分成4組,來做液體飼料飼喂仔豬的試驗。結果發現,液體飼料組平均體重比對照組高21%(9.22:7.60千克,P〈O.01),同時,平均日增重、采食量、肉料比也分別比對照組高44%、18%、22%。李國平等 (2003)采用葡萄糖、蜂蜜、蜂膠、維生素等研制成哺乳仔豬(弱仔)專用液體飼料添加劑一活力源。用該添加劑飼喂哺乳仔豬(初生重低于1kg)。飼喂結果表明,試驗組哺乳仔豬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極顯著 (P〈0.01)。28日齡斷奶仔豬體重試驗組明顯優于對 照組,組間差異不顯著(P〉n 05)。 Janice Mmrphy等 (2002)報道,液體飼料飼喂14日齡斷奶仔豬比喂營 養水平相同的干日糧仔豬體重提高21%,平均日增重 提高 44%。斷奶后最初3天,喂液體日糧仔豬增重比喂 干日糧對照組仔豬幾乎快4倍(248g/天對64g/天)。 然而,隨著仔豬日齡的增長,喂液體飼料仔豬和喂干 飼料仔豬之間平均日增重的差別很快減小。
2.2改善腸道的健康和生理功能
HurstD(2001)采用水料比為1.24:1的液體飼料飼喂28天斷奶豬,電子顯微鏡觀察表明,無論是腸絨毛、微絨毛的高度,還是絨毛的吸收面積,都顯著高于飼喂同配方的干飼料。
2.3液體飼料生產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努力方向
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液體飼料對斷奶仔豬的飼養有巨大的貢獻。從根本上講,它已具有與抗生素促生長因子相同的功能,正因為如此,可以說它是養殖戶的另一種可信賴的選擇。這項技術還處于初期階段,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盡管液體飼料的優勢已經初見端倪,但是,液體飼料目前還存在著~系列的問題,國內外特別是我國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2.3.1從液體飼料的加工角度,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配方。
2.3.2大力推廣規模化養豬生產技術,建立現代化的養殖場和飼料廠聯系網絡,利用管道進行飼料運輸。2.3.3研究開發出可靠、高效價的液體飼料加工設備和飼喂設備。
2.3.4液體副產品在飼喂系統下各階段豬的合理應用。
2.3.5運用液體飼料固有的加工特點及物理優勢,向液體飼料中添加有機酸,從而提高仔豬胃內的酸度。添加各種酶制劑(不用擔心因飼料加工過程中溫度過高而導致的酶制劑變性等問題),接種益生菌提高養分的消化率,真正替代抗生素而實現綠色飼養。
3應用于SEW仔豬的液體飼料配方和加工工藝
液體飼料不同于其它種類的加工飼料,其原料來源廣泛,種類繁多,在各種動物飼料中的用法、用量各不相同。要制訂所有配料的通用質量標準比較困難。
3.1液體飼料原料的選擇和質量控制
3. 1.1載體水分是液體飼料生產中一個很關鍵的指標。水分幾乎對最終液體飼料產品的各個方面都有影響,包括稠度、穩定性、價格、操作特性、營養物濃度等,因此,確定液體飼料中的水分含量就顯得非常重要。多個試驗表明,液體飼料一般用水做載體,而且水料比為2.5:1,2:1,1.24:l等時,早期斷奶仔豬均可獲得良好的生長性能。
3.1.2能量
3.1.2.1玉米玉米在我國產量很高,相當于世界總產量的1/6。玉米中的總能消化率很高,對豬可達90%,粗蛋白消化率也接近80%。各種必需氨基酸含量雖低,消化率卻達85%~90%。黃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而維生素D和K缺乏。含水溶性維生素B較多。玉米含鈣極少,僅O.02%左右,磷為0.25%,鐵、銅、錳、鋅、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低。黃玉米也含有大量的色素。所使用的玉米必須經過加工成面粉,而后和載體——水混合并加熱成玉米糊。
3. 1_2.2糖蜜糖蜜是一種暗褐色濃稠液體,加熱至50-60℃,流動性增大,因味甜清香,各種家畜皆喜食。它在大多數液體飼料中作為其它配料的載體和能量飼料以及調味劑。張庚華,單安山(1990,譯)指出在仔豬日量中添加15%和25%的糖蜜后,仔豬活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5.2%和2.6%,對照組每增重tkg耗料4.64kg,而2、3組分別耗料4.07和4.07kg減少11.5%和12.6%。
3.1.3蛋白質和氨基酸斷奶仔豬的蛋白質飼料來源主要為大豆及其深加工產品,還有魚粉以及乳制品等。乳制品成本較高,但是對仔豬的飼喂效果好。大豆價格低廉,含蛋白質豐富,氨基酸組成適宜但是含有一些抗原因子,而使斷奶仔豬產生過敏反應,所以需要對大豆進行深加工。魚粉的添加可以不同程度地滿足斷奶仔豬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需要,實際生產中最好使用彭化大豆和魚粉深加工之后的混合物補以適量的乳清粉效果較好,但是,兩者顆粒大小必須達到過60目篩,只有如此,才便于整個液體飼料的制作。
在液體飼料加工過程中要加入適量的氨基酸。蘇氨酸是仔豬飼料中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蘇氨酸攝入不僅要滿足蛋白質沉積的要求,還應滿足消化道的內源性損失所造成的蘇氨酸的損耗。通常,豬飼料中添加的工業氨基酸最多的是L一賴氨酸。賴氨酸的消化率比蘇氨酸的消化率高出3%一6%。蛋氨酸胱氨酸(M+c)在仔豬飼料中是經常受限的,尤其是當飼料中有很高含量的奶制品時。對M+c的需求的研究已經很完善,它大約是總賴氨酸的60%,而且和生長階段無關(NRc,1998)。色氨酸可以調節斷奶仔豬的采食量,對仔豬的營養起關鍵作用。Baker’(2000)認為,18%的色氨酸/賴氨酸比例較有利于仔豬的生長。然而Lynch(2001)卻指出,當這一比例為22%時,仔豬增重更快。
3.1.4脂肪脂肪可以提高日糧的能量含量,尤其在天氣炎熱時可通過在日糧中添加脂肪以降低動物采食量的熱增耗。在日糧中添加脂肪可減少腸道蠕動和減慢食糜的通過而提供額外的能量效應,從而改善飼料利用率。油脂具有某些抗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于促生長抗生素。脂肪的選擇通常根據它在液體飼料中的穩定性來確定,即在預定時間內不會分離;在同一時期內不會氧化酸敗。
3.1.5磷源 由于無機磷酸鹽添加劑價格低,因此在液體飼料制作中可以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液體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預混劑中,磷酸和多聚磷酸氨鹽逐漸會成為提供動物需要的主要磷源。液體飼料生產中最常用的兩種磷源是磷酸和多磷酸銨。
3.1.6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一些液體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預混劑已經在市場上出現,但市場上需要量一直很低。采用在水中可以分散或溶解形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雖然價格稍高一點,但他的生物效價比不溶于水的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的效價要高的多。
3.1.7酶制劑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具有熱不穩定性。液態酶可以直接添加到液體飼料中,因為不經過高溫處理,酶可以保持。100%的活性。
3.1.8酸化劑液體飼料改變了日糧的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構成,對動物健康和生產性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配制液體飼料時,可以向其中加入低劑量的鹽酸(O.6%)或1.5%檸檬酸。
3.L 9氯化膽堿氯化膽堿是非常重要的飼料添加劑,它屬于維生素B族,近來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主要作用是參與構成和維持細胞結構。
3. 1.10防霉劑 防霉劑包括丙酸、醋酸、丁酸、甲酸、延胡索酸、乳酸、山梨酸等,其中丙酸的應用較廣,添加在飼料中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試驗結果表明, lo%~A上的甘油水溶液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王衛國等,2000),防腐劑選擇O.1%苯甲酸和0.2%丙酸的混合物效果更好。
3.1. 1l懸浮劑懸浮劑就是以增加介質的黏度來阻止組分分離的添加劑。目前液體補充料中常用的懸浮劑有膠類中黃原膠(XnnlhaM xum)、瓜耳膠 (Guar’guMj和粘土類中的硅鎂土、海泡石。瓜耳膠在低pH值下,懸浮性能差,而黃原膠卻很好。美國液體質量控制委員會規定在液體飼料中黃原膠用量不超過O.25%,王衛國等(2000)認為0.18%的黃原膠懸浮效果最好。
3.2液體飼料的加工工藝及存儲
液體飼料,主要以水為載體,根據仔豬的營養需要加入各種成分,如礦物元素、尿素、維生素、抗生素、防腐劑、懸浮劑等。生產液體飼料的工藝流程一般為:原料驗收一配料—攪拌混合—罐裝—保溫檢驗一成品。
3.2.1液體飼料原料的驗收及粉碎玉米等原料到廠后,工人要詳細檢查原料種類以及存放地點,以防在飼料加工過程中將原料誤投而影響飼料質量。如果工作人員發現原料結塊、變質或異味,都應及時進行質檢。篩去繩頭、石子、塑料塊等雜質,然后用永磁筒除去鐵質,最后倒入粉碎機粉碎。
3.2.2液體飼料的配料將以上粉碎符合要求的玉米、豆粕、魚粉、細骨粉、食鹽等和預混料、油脂、糖蜜等原料嚴格按配方要求稱出相應的千克數。
3. 2.3載體的制作挖一個地鍋灶,置一口大鍋于上面。先將自來水放入其中,蓋上鍋蓋,加熱。同時,將玉米面粉和一定的水混合成糊狀,充分攪拌,使玉米面粉全部溶解。當溫度達到70℃時將面糊倒入鍋中邊加熱邊攪拌,使水溫度保持在88.6℃~95.8℃之間,加熱20分鐘,最終使水和玉米面粉的混合物成均一的糊精。胡友軍,周安國等(2002)做了飼料淀粉糊化的適宜加工工藝參數研究的試驗,結果發現,玉米面粉的糊化度與溫度、時間、水分含量有關系,當水分含量大于31.25%,玉米面粉的糊化速度增加,適宜的糊化溫度為88.6℃~95.8℃,時間為26.24~33.26分鐘。
3.2.4加入黃原膠按照配方要求,將粉末狀的黃原膠均勻的撒到鍋中,迅速攪拌,使黃原膠在玉米糊中彌散開來。
3.2.5加入糖蜜、油脂的混合物 先將糖蜜和油脂加熱充分混合均勻,倒入鍋中,攪拌。
3. 2.6添加石粉、預混料為了使石粉更好地懸浮于液體飼料中,其粒度要求過200目篩。因為石粉的主要成分是cacO。,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產生大量的氣體而導致大量的氣泡出現。所以石粉以及預混料應趁此時加入,這樣不會出現泡沫。預混料是粉末狀的,容易起塵飛揚,所以應在魚粉、豆粕之前加入。
3.2.7添加魚粉、豆粕、細骨粉、食鹽將魚粉、豆粕、細骨粉、食鹽均勻混合物倒入鍋中,邊倒邊攪拌,使混臺物均勻分散于液體飼料中。
3. 2.8添加防腐劑生產中一般選用的防腐劑是O.1%苯甲酸和0.2%丙酸的混合物,具有一定的揮發性。為了減小損失,應在配料的最后環節加入,因為此時的溫度已經很低了,不會因為溫度問題而造成酸的揮發。此種防腐劑對飼料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抑制率為91.1%一92.3%。
3.2.9定容加水,并攪拌均勻,使水料比為2:1。
3.2.10液體飼料的理化性質液體飼料具有玉米糊和糖蜜的香甜味,聞起來象豆漿;均勻一致,沒有分層現象;在室溫下pH值為4.3—4.5,密度為1.12一1.14g/ml,絕對黏度為5.2—5.3Pa.s,保質率為91.1%一92.3%。
3.2.11裝罐將鍋中的液體飼料分別裝入lO只200升的桶中,密封,備用。
4液體飼料在我國養豬業中推廣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從我國的飼料資源來看,在我國發展液體飼料不僅可行,而且必要。我國糖蜜生產原料來源豐富,脂肪來源更廣,各省都有大量的油脂和肉類工業的下腳料和副產品,可作為液體飼料原料。許多飼料用添加劑都能自己生產,而且生產液體飼料較固體飼料節省成本,減少損耗。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特別是懸浮技術、微膠囊技術與防腐技術的日益成熟,加之液體飼料顯著的飼養效果和經濟效益被人們所認同,液體飼料將會像顆粒飼料一樣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其種類會更加齊全,應用對象也將會更加廣泛。綜上所述,在我國發展液體飼料是大有可為的,前景非常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