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用1日齡櫻桃谷肉鴨10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O只。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02%的10%牛至油預混劑,試驗期42天。在試驗結束時,每組隨機抽取l5只肉鴨(公、母各半)進行屠宰測定。結果表明:試驗組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增加4.95g,提高9.70%(P<0.05);飼料轉化率提高6.56%(P0.05),腹脂率降低7.96%(P<0.05)。結論:在肉鴨日糧中添加牛至油,可提高肉鴨增重和降低腹脂率。
關鍵詞:牛至油;肉鴨;增重;屠宰性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禽產品的質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禽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如過肥的肉鴨在市場上已不受歡迎。因此,在提高肉鴨生產性能的同時改善肉鴨屠體品質就顯得十分迫切。牛至(Ofiganum vulgare L.)又名小葉薄荷,是唇形科牛至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干莖葉含揮發油。揮發油中主要含百里香酚12.1%、香荊芥酚l3.6%、對傘花烴32.4%等成分。牛至油是植物牛至的提取物,為一種綠色、高效、安全的植物源性飼
料添加劑。牛至油對畜禽抗病促生長的應用已有較多報道[2][3] 。目前牛至油在肉鴨應用方面研究較少,本文就日糧中添加10% 牛至油預混劑,對肉鴨增重和
屠宰性能的影響作如下報道。
1 材料與方法
1.1 10%牛至油預混劑:白色粉末,粒度100目,具有中草藥牛至特有的氣味。濟南某公司生產。
1.2 試驗動物選用1日齡健康櫻桃谷商品代肉鴨100只,逐只編號稱重,按照體重相近、雌雄各半,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只。對兩組肉鴨初始重作t檢驗,差異不顯著(P>0.05)。
1.3 基礎日糧0—4周齡基礎日糧組成(%):玉米65.2、豆粕18.0、酵母2.0、魚粉5.0、麥麩5.0、磷酸二氫鈣2.0、食鹽0.3、預混料2.5。營養成分:代謝能11.54MJ/kg;粗蛋白17.39%;Ca 1.58% ;P 0.84% 。5—6周齡基礎日糧組成(%):玉米 27.00、豆粕14.75、稻谷36.00、麥麩11.00、魚粉3.00、酵母2.00、磷酸二氫鈣3.00、食鹽0.25、預混料2.o0、植物油 1.00。營養成分:代謝能11.21MJ/kg;粗蛋白14.99% ;Ca 1.48% ;P 1.02%[4]。
1.4 試驗方法對照組飼喂基礎13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02%的10%牛至油預混劑。其它飼養管理兩組均相同。供試肉鴨舍內網上平養,24h光照、自由飲水和來食濕拌抖(水料比約1:1),其它一切按常規由專人進行飼養管理。
1.5 屠宰測定飼養試驗結束時,每組隨機抽取15只肉鴨(公、母各半),禁食12h,稱重后屠宰,測定屠宰率、全凈堂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5]。
1.6 數據處理數據用Statistica軟件處理。所有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x±SD)表示,并經t檢驗處理,P<0.05為差異顯著。
2 試驗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對照組和試驗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x±SD)
表2對照組和試驗組肉鴨屠宰性能測定結果(X±SD)
3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和表2可知,在試驗結束時,對照組肉鴨平均日增重51.04g,試驗組為55.99g,試驗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增加4.95g,提高9.70% (P<0.05);對照組肉鴨料重比2.59:1,試驗組為2.42:1試驗組比對照組飼料轉化率提高了6.56%(P<0.05);屠宰率、全凈堂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別提高2.45% 、1.49% 、2.88%和4.05%(P>0.05);試驗組腹脂率較對照組降低7.96 (P<0.05)。牛至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較強的表面性和脂溶性,能迅速穿透病原微生物的細胞膜,使其內容物流失,并有效阻止線粒體內的呼吸氧化過程 使病原微生物喪失能量供應而死亡。同時,牛至油具有獨特的香味,可刺激畜禽消化道黏膜上的感受器,激活消化酶的活性,從而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提高增重和飼料利用率。牛至油作為一種新型的植物抗生素 ,它含有的植物復合酚類是其發揮抗菌及促生長的基礎。物別是對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引起的腸道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牛至油預混劑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且有抗菌譜廣、作用迅速、無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在肉鴨基礎日糧中,添加0.02% 的10%牛至油預混劑,不僅能提高肉鴨增重,而且還能夠改善其屠宰性能,值得在養鴨生產中加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