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生長豬和母豬對飼料粗纖維消化率和代謝能含量比較
飼料 |
粗纖維含量 (%) |
粗纖維消化率(%) |
代謝能(Mcal/g) | ||
生長豬 |
母豬 |
生長豬 |
母豬 | ||
大麥 小麥 玉米粉 大豆粕 青貯玉米 大麥秸 未處理 NaOH處理 氨處理 平均值 |
5.3 3.2 4.1 10.9 28.4
45.5 40.0 43.1 |
23 22 40 72 46
3 36 14 29 |
31 28 6l 85 51
21 66 33 50 |
3.46 3.64 3.75 3.56 2.11
0.14 1.02 0.60 2.45 |
3.55 3.71 3.97 3.75 2.17
0.67 1.16 1.16 2.73 |
(1)生長肥育豬 在集約化生產的生長肥育豬日糧中很少利用青綠飼料,因為飼喂青綠飼料后,豬只的內臟器官和腸道重量增加,將影響屠宰率,但是對瘦肉率影響不大,同時飼喂青綠飼料對豬的肉質有一定改進作用。在發展中國家和我國農村地區,主要是利用一些當地可利用的農副產品資源替代谷物和蛋白質飼料,以保持和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生長肥育豬日糧中青綠飼料的最佳用量尚無定論,取決于飼料來源、動物品種、生產目的等多種因素。一般來說,青綠飼料的用量以不超過日糧的20%為宜。
(2)母豬 在母豬妊娠期間飼喂高含量的易發酵纖維飼料(如甜菜渣、大豆皮、麩皮、三葉草等),對繁殖性能(產仔數、初生重、死亡率、窩重)均沒有不良影響。如果維生素和礦物質得到合適補充,成年母豬可以完全依賴于青綠飼料日糧生存。有不少研究結果表明,在妊娠母豬日糧中添加纖維性飼料,可改善繁殖母豬的繁殖性能。根據浙江大學的研究結果,在妊娠母豬日糧中加入高達40%-50%的黑麥草(按干物質計)替代配合飼料,母豬繁殖性能和仔豬生長性能反而略優于對照組(表2),而飼料成本可大大降低。
表2 黑麥草替代配合飼料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處理 |
窩數(窩) |
產仔數(頭) |
個體重(kg) |
窩重(kg) | ||||
初生 |
21d |
斷奶 |
初生 |
21d |
斷奶 | |||
對照組 40%黑麥草 50%黑麥草 |
9 10 8 |
12.8 14.9 13.6 |
1.17 1.06 1.10 |
4.26 4.12 4.16 |
5.18 5.27 5.79 |
13.3 15.3 14.2 |
43.8 45.5 45.2 |
49.0 55.5 54.2 |
繁殖母豬一般采用限制飼喂,因而它們常有一種饑餓感;日糧中加入青綠飼料后,腸道充滿,可減少母豬的一些異常行為。同時,青綠飼料中維生素含量豐富,將其用于母豬日糧有利于胚胎存活,從而增加產仔數。越南科學家將30%的水菠菜用于妊娠母豬日糧后,發現試驗組產仔數、初生窩重及21日齡和35日齡窩重均優于對照組,他們把這種效果歸功于青綠飼料中的維生素。
(3)影響單胃動物利用青綠飼料的因素 除年齡外,豬的品種、生理狀態對青綠飼料的利用能力上也存在著差異。地方品種一般比引進的外來品種更耐粗飼,肥胖型豬受日糧纖維的影響要大于瘦肉型豬。飼料來源不一,纖維含量差異很大,即使是纖維含量相近的飼料,由于纖維內部的化學結合不盡相同,也會影響豬只對它們的利用。一般而言,鮮嫩的飼料容易消化,而隨著飼料的成熟,纖維特別是木質素含量增加,消化率明顯下降。加工調制對飼料纖維的利用有重要影響,青貯后牧草的消化率有下降趨勢,而且青貯牧草采食量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