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種草養畜禽,發展牧草飼料的種植,可以促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加速“糧、經、飼”三元結構并存的種植業發展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改良草山草坡,建植人工草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它一頭連著種植業,一頭連著畜牧業,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蔀榘l展草食畜禽提供大量優質青綠飼料,促進畜牧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和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種植優質牧草,特別是豆科牧草,可以改良土壤,增進肥力,改造低產農田,提高糧食產量,做到“寓糧于草”。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農牧業生產,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統一認識,加強宣傳,強化領導,把牧草飼料生產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納入議事日程。
提高飼草人工種植的標準化水平
飼草生產標準化的推廣實施工作極其重要,是草地畜牧業和人工草地建設中的關鍵和核心內容。南方牧草青飼料也存在季節上的分配不均,青飼料的常年供應還沒有根本的保證。為此,要在繼續重點推廣牧草單一品種、集中聯片種植模式的同時,針對不同季節、不同地域,充分發揮不同品種適應性、生長期差異的互補增產效果,探索混合型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模式以及輪作模式,有效提高草產品產量,并結合全國畜牧總站草品種展示區的建設,大力加強示范區標準化的人工牧草種植,著力研究制訂出一套標準化生產規程,以標準化促產業化,推動種養殖戶的產品生產上規模、質量上檔次、管理上水平,進而帶動區域飼草業的發展。
積極開發草山草坡資源
草山草坡是發展農區草業的基地,是發展現代農業系統的第一生產體系主題。南方草地面積7958.1萬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6579.2萬公頃,占草地面積的82.7%,草地資源十分豐富。且由于南方水熱條件好,生長期長,草地生產力高,生產潛力大。要積極爭取國家的支持,加大對天然草資源利用的立項,通過天然草地建設項目的帶動,擴大對天然草資源的合理利用率。
加強飼草產品規?;a的技術研究,培育龍頭企業,實現產業化經營
在不斷提升草食畜禽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大力加快牧草飼料產業化的發展,促進草產品規?;a。飼草產業的發展是草食畜禽產業化發展的前提,是物質保障。要結合南方雨水多、牧草季節性分布的實際情況,積極研發高產牧草半干裹包青貯技術,開發青貯飼草產品。同時,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鼓勵和支持飼草飼料加工企業,以重點項目和品牌為紐帶,以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為動力,采取聯合、兼并、控股等方式,擴大優勢飼草飼料產品的生產規模,將牧草飼料生產與養畜和草畜產品的生產加工緊密結合,實現產業化經營,促進牧草生產、家畜飼養和草畜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在繼續大力發展流通型龍頭企業,引導企業組建流通合作組織的同時,采取引進、聯合、必要時政府參股等方式,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武裝現有企業,盡快培育規?;?、專業化商品基地和大型草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開發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和加工檔次,培育品牌和名牌產品,為畜牧業的現代化提供物質保證。搞“貿工牧”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提高種草養畜禽產業化水平。
做好信息傳遞工作
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級畜牧業機構、報刊、雜志、電臺、廣播等各種網絡體系,采取多種形式將這種服務網絡納入產業化的鏈條當中。既可以通過契約的形式與龍頭企業和基地結成共同體,也可以通過股份合作的形式成為產業化組織的成員。同時,要大力扶持民間服務組織的發展壯大,特別要把科學技術信息宣傳欄目建立到農村的各個鄉鎮、村、組。強化流通服務組織建設和流通服務,暢通信息渠道,提高牧草飼料種植和草資源利用的產業化水平。
繼續加強優良牧草種子的繁殖
為進一步滿足人工牧草示范基地建設及其他人工種草對牧草種子的需求,保證草種的質量,在進一步完善原各省級草種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通過總結經驗,編寫特定牧草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在適應草種生產的地區再建設一定數量省級草種繁殖基地,以滿足各省內外對優質牧草種子的需求,保障牧草飼料產業化的發展。
結合養畜禽的實際,積極推進冬種牧草的區域化、規?;_發
飼養草食畜禽需要常年供應青草,養殖戶最難解決的就是冬季青草供應不足的問題,因此,要抓住規模養殖企業及專業大戶缺青草料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四季供青的牧草栽培模式,向養殖大戶提供技術服務,建立牧草生產基地。通過實行農田耕地季節性承包和采取“農戶+基地+公司”的模式,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發展產業化經營,與農民建立穩定的合同關系和利益共同體,促進規?;a。同時,積極探索統一供種、集中連片種植的有效形式,為提高優質牧草青飼料的生產能力積累經驗。另外,在發展秋冬牧草種植、發展種草養畜時,更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規?;_發,只有通過規模化開發,才能形成市場、形成優勢,才能確保高速取得成效。
強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牧草飼料生產的組織化程度
提高牧草飼料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是推進牧草飼料產業化進程的關鍵。一是要積極培育和扶持種植大戶,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帶動牧草飼料作物的規模化種植和優質品種的連片種植,提高牧草種植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突出重點;二是要積極發揮草畜工作者的技術優勢,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不斷推廣新的牧草種植模式,實現標準化生產;三是要積極引導和培育農民專業協會等形式的農民合作化組織,發揮其在產銷銜接、信息技術服務、組織銷售、協調銷售價格等方面的作用,促進規模化、產業化生產。
實行種草補貼工程
依托工業反哺農業的良好政策平臺,在實行種糧補貼的同時,適當實行種草補貼,可大大提高農民種草養畜的積極性,擴大冬閑田及荒地的人工牧草種植,促使牧草飼料生產規模化的形成,促進農村草食畜禽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和諧農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