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料VS顆粒料:工藝決定優勢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9-09-21
膨化料因加工工藝與傳統顆粒飼料不同,而且其比傳統顆粒飼料更有優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所接受。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膨化料將逐漸取代傳統顆粒飼料而成為市場主流,尤其是水產飼料及寵物飼料。正是二者加工工藝的不同,決定了膨化料比顆粒飼料有更大的優勢。
江蘇姜堰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漁業社分站錢民生對膨化料的生產過程這樣描述:按一定配方配制混合后的粉料(含水量 15%),經喂料系統,進入調質系統,物料在調質器的蒸汽作用下,充分得到軟化、熟化,然后經出料口進入膨化系統,此時溫度在80-100℃,水分含量17%-21%。在膨化器中物料受到擠壓、剪切、摩擦等作用,使出料溫度達到90-145℃,當物料從膨化器內通過出料口的環型間隙時,高溫、高壓突然釋放,水分發生閃蒸,熱量發生揮發,物料被膨化成多孔疏松的產品,從膨化器出來的料經打碎機后直接進入冷卻器,分級篩出即成膨化產品。
美國大豆協會水產技術顧問Tim O keefe博士將水產膨化料的加工工藝流程詳細歸納為:原料接受→清理→粗粉碎→稱重→混合→細粉碎→稱重→混合→儲存→輸送→調質→膨化→烘干→過篩→液體噴涂→冷卻→儲藏→過篩→包裝。
膨化料的生產工藝與普通顆粒飼料有何不同?近日,珠三角某水產飼料企業生產部陳部長用顆粒蝦料與膨化海水魚料的生產工藝向記者介紹了二者的區別。他認為,二者的主要分別在調質、膨化及液體噴涂幾個工序:在調質過程中,生產膨化料是水和蒸汽一起加,調質后的水分含量為25%左右,而生產顆粒蝦料則只加蒸汽,調質后水分含量較低,為17%左右;另外,顆粒蝦料生產沒有膨化工序及液體外噴涂工序,而多了道制粒工序。
在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方面,膨化料更為復雜的生產工藝決定了其比普通顆粒飼料更多的優點。廣州海因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謝武認為,膨化料的優點首先在于能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這是因為膨化加工的工藝要求原料粉碎更細,以及高溫膨化過程能提高淀粉的熟化度,這些都有利于魚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其次,膨化料的水穩定時間長,可達12-36小時,且便于直觀觀察和控制魚的攝食,減少對水的污染;再次,高溫高濕熱的瞬間強力揉搓也能殺滅原料中的有害病菌。
雖然膨化料比普通顆粒飼料有明顯的優勢,其加工工藝作為一種新型的飼料加工工藝也得到了不少飼料廠家的認可,但其生產線一次性投資較大,又令不少飼料企業望而卻步。陳部長向記者介紹,一條完整的膨化料生產線投資通常要幾百萬元,進口的甚至過千萬元,與蝦料生產線來對比的話,差距還不是很大,而做普通淡水魚料的,膨化料生產線會比顆粒料生產線增加幾百萬元的成本。 這么高的價格,在膨化料還沒有大面積使用的時候,對飼料銷量不大的企業而言,生產線的折舊成本非常高。這是限制膨化線推廣的主要原因。 陳部長補充說。
另據了解,目前,膨化料生產線與顆粒料生產線收回成本均需3年左右,相差不大。在成本方面,膨化料約比顆粒料多300元/噸。
南方農村報
下一篇 | 法有趣發明:短信告知奶農及時為奶牛接生
一周熱點
- 2022-10-08頤和論壇——2022飼料無抗與綠色低碳養殖大會(第四輪通知)
- 2022-10-08玉米市場將發生三個變化 呈現兩種態勢
- 2022-10-08豆粕價格漲到頭了嗎?
- 2022-10-08【USDA報告】美國豆粕周度出口銷售報告
- 2022-09-30緩解進口大豆依賴,溫氏、新希望、海大等農業龍頭推動豆粕減量
- 2022-09-29贏創與巴斯夫攜手減少飼料與動物蛋白行業的環境足跡
- 2022-09-29政策頻頻調控 節后生豬價格走勢如何?
- 2022-09-299月豆粕市場回顧及10月展望
- 2022-09-28進口大豆供應緊張 提振中國豆粕價格創下新高
- 2022-09-28豆粕價格成負擔 繼續追漲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