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吉林頻道1月18日電(記者王曉明、齊海山)2009年吉林省遭遇嚴重旱災,各地為減災增收加大了秸稈開發利用力度。全省秸稈飼料加工企業發展到100個,利用秸稈飼料養畜的規模飼養場達到2700個,規模飼養戶達到1.1萬個,年生產加工秸稈飼料2074.6萬噸,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30%以上。
在日前召開的吉林省牧業經濟工作會議上,吉林省牧業管理局局長賈濤說,去年全省累計投入粗飼料開發專項資金2.3億元,建成永久性青黃貯窖(壕)、氨化窖(池)18萬個,購置加工機械8.34萬臺(套),累計保留容積781.3萬立方米。
據了解,在秸稈養畜拉動下,2009年全省工業飼料產量達到425.2萬噸,實現產值107.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8%和8.7%。前郭、洮南、九臺、吉林船營區等4個縣(區)被列為國家級秸稈養畜示范縣。
據吉林省牧業管理局統計,2009年,吉林省新上工業飼料生產企業26家,新增加工能力39萬噸,全省累計發展到486家,設計加工能力達到620萬噸。通過兼并、整合和重組,建成10萬噸以上規模飼料生產企業15家。
賈濤說,受吉林省發展環境和發展基礎吸引,世界維生素之王的荷蘭帝斯曼公司、四川新希望、通威集團、山東六和、遼寧禾豐等國內外大中型飼料加工企業,先后進入吉林進行戰略性布點,搶占發展新空間。長春大成公司年產氨基酸40多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70%,被評為全國飼料50強企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