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已有多年歷史,對預防和控制動物疾病、促進動物生長及提高畜禽養殖業產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其應用也帶來不少問題:<1> 畜產品藥物殘留,研究發現,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的某些疾病、畸形及中毒現象與畜產品的藥物殘留有關;<2> 抗藥性,抗生素等藥物的濫用使有害微生物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為控制畜禽和人類疾病帶來困難。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環保安全型飼料添加劑對抗菌藥物的代替作用。低聚糖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近年來國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用于替代飼料中的抗生素和抗菌藥物。本試驗旨在研究低聚糖對常用抗菌藥物添加劑的替代作用,并研究抗菌藥物添加劑對生長性能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選取66頭體重為18.0±2.0kg的健康三元雜(杜大長或杜長大)生長豬,隨機分成11個欄(重復),每欄6頭,閹公豬和小母豬各半,其中對照組一個欄,其余試驗組各2個欄。試驗之前進行為期一周的預飼,并完成驅蟲和常規免疫工作。試驗期為30天。
1.2 飼養方式。豬只自由采食、自動飲水器飲水。各欄舍和環境條件一致。按常規方法進行飼養管理。
1.3 試驗設計及飼料配方。本試驗設置6個處理,各處理添加:(1)對照組,不添加任何抗菌藥物;(2)喹乙醇100mg/kg+阿散酸90mg/kg;(3)金霉素50mg/kg+阿散酸90mg/kg;(4)速大肥40mg/kg+土霉素150mg/kg;(5)北里霉素50mg/kg;(6)低聚糖0.2%(不添加任何抗菌藥物)。基礎料配方為:玉米66%、豆粕24%、麥麩3%、進口魚粉3%、預混料4%。其營養水平為:消化能13.08MJ/kg、粗蛋白18.0%、賴氨酸1.15%、鈣0.9%、有效磷0.45%。
1.4 測試指標。分別于正式開始、結束時對試驗豬空腹24小時逐頭稱重,以欄為單位記錄其每日耗料量,以計算日增重和料肉比;并記錄疾病和死亡情況。并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分折。
2.試驗結果
由試驗結果可知,各處理對豬生長性能均無顯著影響(P>0.05),但處理6(0.2%低聚糖)比對照組日增提高了3.5%,料肉比降低了4.1%;與處理2(維尼吉亞霉素即速大肥40%mg/kg+土霉素150mg/kg)相比,日增重提高了5.2%料肉比降低了5.35%;可見,低聚糖對豬生長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比較各抗菌藥物組合對豬上漲性能的影響,發現處理3(金霉素50mg/kg+阿散酸90mg/kg)效果最好,與效果最差的處理4(速大肥大40mg/kg+土霉素150mg/kg)相比,日增重提高了4.8%,料肉比降低了4.8%。總的來說,各處理的促長效優劣排序為:處理6>處理3>處理2>處理5>對照組>處理4。
此外,各組均無發生腹瀉和死亡豬只。
3.討論
低聚糖由于其結構特異性,不能被單胃動物吸收和利用,僅能被腸道后段的有益微生物利用,并吸附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其作用機理與益生素相似,但低聚糖是結構穩定的化學物質,不存在加工過程中的失活和配伍禁忌問題,故又稱為“化學益生素”。很多研究結果表明,低聚糖在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預防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使用效果與飼養環境及豬只健康有關,本試驗動物均為健康豬只,而且試驗豬場環境衛生狀況較好。故發現低聚糖雖提高了豬只的生長性能,但差異不明顯。本試驗結果與理論上是相符的。此外,本試驗發現,低聚糖在生長豬日糧中完全可替代抗菌素和合成抗菌黃連素藥物,利用低聚糖代替抗菌藥物添加劑可以生產安全、無藥物殘留的畜產品。這對于解決利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作為飼料添加劑而帶來的畜產品藥物殘留和藥物抗藥性問題具有實際意義。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的作用效應主要有三:代謝效應(促進蛋白質合成)、營養效應(降低腸壁厚度以促進營養吸收)和疾病控制效應(抑制機體內非特異性亞臨床疾病的有害微生物生長)。其中疾病控制效應是主要的。因此,抗菌藥物對幼齡動物比成年動物效果明顯,環境衛生差的使用效果好于環境衛生好時的使用效果。對于20%以上的豬,由于其免疫和消化機能較完善,而且試驗所在豬場衛生條件好,各種抗菌藥物的促生長效果差異并不顯著,效果也不明顯,這與理論上是一致的。另外,本試驗發現,金霉素50%mg/kg+阿散酸90mg/kg組合較速大肥40mg/kg+土霉素150mg/kg組合效果要好,這與試驗豬場的環境條件及以往使用藥物的情況有關,這可能也是各種抗菌藥物的抗菌促生長效果報道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4.結論
4.1 低聚糖可以替代生長豬日糧中的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添加劑。
4.2 抗生素和抗菌藥物對20kg以上的生長豬尚有一定的促生長作用,但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