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秸稈飼料資源年供應量達500萬噸,但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為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促進現代畜牧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駐寧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建設100個飼草加工配送中心,推行飼草料統一加工、集中配送,既提高秸稈資源的利用率,緩解飼料供需的矛盾,降低生產成本,又有利于加快畜牧業生產結構的優化調整。
據自治區農牧廳統計,我區每年供應的500萬噸秸稈飼料中,農作物秸稈占400萬噸,青貯飼料玉米100萬噸。近年來,通過一系列飼草料加工調制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我區秸稈加工利用量和利用率逐年穩步提高。2009年,全區完成秸稈加工調制226萬噸,秸稈加工利用率達到50%以上。全區奶牛青貯飼料入戶率達到90%以上。飼草加工調制對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降低養殖業生產成本、實現畜牧業提質增效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當前,我區畜牧業受資源和土地的約束,農作物秸稈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飼草料資源區域性、季節性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仍較為突出。與此同時,受農戶分散養殖、基礎設施條件不足、機械設備資金投入大、技術應用不合理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青貯飼料的普及率和秸稈飼料的加工利用率仍有待于提高。隨著畜牧業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一家一戶、分散制作青貯的方式已不能滿足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需要。
為解決這一問題,代表們提出,建設100個飼草加工配送中心,推行飼草料統一加工、集中配送,既能提高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又能加快先進技術的示范推廣,顯著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