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驗主要研究犢牛代乳料中用丁酸鈉代替黃霉素對犢牛生長性能和代謝指標的影響,測定胰腺和小腸的形態、消化酶的活性、血漿-腸調節肽濃度及胃腸道的受體表達。通過測定2種熱休克蛋白水平(HSP27和HSP70)來檢查胃腸道的防御系統。犢牛隨機分成2組,基礎日糧相同,分別添加黃霉素和丁酸鈉(3g/kg DM)。丁酸鈉在腸前段很快消失且不存在于血液循環中,飼喂丁酸鈉組的犢牛與黃霉素組相比,提高了生長速度和體增重。添加丁酸鈉的效果可能與提高胃腸道消化能力有關,表現為消化酶產量的增加并提高小腸前段的吸收能力。這種影響可能受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而不是膽素/胃泌素多肽家族控制。飼喂添加丁酸鈉的犢牛,胃和結腸中HSP27和HSP70濃度的增加,從而保證對細胞的保護性(分子伴侶)。結論:犢牛代乳料中添加丁酸鈉對胃腸道功能的發育有益并且可以應用于其他哺乳動物幼畜。
關鍵詞:生長促進劑丁酸鈉鹽和黃霉素;胃腸道發育;膽素/胃泌素多肽家族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熱休克蛋白
譯者/劉 冰 校者/霍艷軍
譯自/J. Dairy Sci,2009,92:1038~1049.
原文作者/P. Guilloteau,R. Zabielski,J. C. David,J. W. Blum,J. A. Morisset,M. Biernat, J. Woli ski,D. Laubitz and Y. H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