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肉仔雞;酯化葡甘露聚糖;霉菌毒素;生產性能;丙二醛
霉菌毒素污染谷物和飼料,對動物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已成為世界性問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道,世界上每年大約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每年由霉菌毒素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千萬美元。張丞等(2009)在2009年上半年調查我國玉米和配合飼料霉菌毒素的污染情況,80%樣品含兩種或兩種以上霉菌毒素,70%樣品含4種及以上霉菌毒素,配合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嘔吐毒素(DON)的平均含量分別為333ng/g和1 277ng/g,最高含量分別為1 579ng/g和5 117ng/g。霉菌毒素對畜禽危害相當嚴重,可導致畜禽免疫抑制、繁殖障礙、肝腎出血和變性壞死等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對保護畜禽健康至關重要。國外報道,利用酵母細胞壁制備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sterified glucomannan,EGM)對霉菌毒素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霉菌毒素污染的飼料中添加EGM,可顯著提高動物的增重和飼料報酬,內臟器官病變也可得到緩解。本實驗室利用植物源葡甘露聚糖成功制備了EGM,并以小鼠為試驗動物進行了EGM對黃曲霉毒素、T-2毒素、ZEN和DON吸附能力的研究,均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但是,在天然霉變飼料中添加EGM對肉仔雞的保護效果尚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本試驗旨在通過研究霉菌毒素污染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EGM對肉仔雞生產性能和抗氧化指標的影響,確定EGM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及適宜的添加劑量,為EGM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與分組
選取108只1日齡的AA肉仔雞,隨機分為6組。第1組為對照組,飼喂正常飼料;第2組為陽性對照組,飼喂霉變飼料;第3~5組為試驗組,在霉變飼料中分別添加0.05%、0.10%和0.20%的EGM;第6組為標準對照組,在霉變飼料中添加0.10%霉可吸。試驗期為30d。
1.2 試驗日糧
基礎日糧(肉小雞配合飼料-510和肉中雞配合飼料-511)購自青島正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霉變飼料由基礎日糧霉變而成,飼料中毒素含量如表1。
表1 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 ng/g
霉菌毒素種類 |
小雞配合飼料 | 中雞配合飼料 | ||
基礎日糧 | 霉變飼料 | 基礎日糧 | 霉變飼料 | |
黃曲霉素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嘔吐毒素 |
4.902 11.399 15.030 |
20.253 180.447 478.256 |
13.518 40.518 48.447 |
48.794 857.060 1194.235 |
1.3 飼養管理
試驗肉仔雞均自由采食、飲水,籠養,舍內通風良好,溫度和濕度按照飼養規程進行控制,及時清理糞尿,并做好消毒工作。
1.4 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
1.4.1 試驗儀器和設備
MK3型酶標儀、TDL-5型臺式離心機、AR2140型電子分析天平、754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4.2 藥品和試劑
酯化葡甘露聚糖為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營養代謝病與中毒病實驗室合成;霉可吸購自北京奧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總抗氧化能力 (T-AOC)、丙二醛(MDA)、羥自由基(·OH)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檢測指標及方法
1.5.1 生產性能的測定
試驗開始、試驗至15d和30d時,分別禁食12h,稱取每只雞的體重、稱量各組初始飼料重和剩余飼料重,計算每組雞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1.5.2 血液生化指標的測定
試驗至15d和30d,每個重復選取一只雞,分別禁食12h,心臟采血10mL,離心取血清,用以測定其抗氧化指標。血清丙二醛、羥自由基的含量和總抗氧化能力均采用試劑盒檢測。
1.6 數據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試驗數據用X±SD表示。
2 結果
2.1 霉變飼料中添加EGM對肉仔雞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響
2.1.1 對肉仔雞平均日增重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試驗至15d,第5組肉仔雞的日增重高于第6組,第6組高于第1組,第1組高于剩余各組;試驗至30d,第1組肉仔雞日增重最高,高于第5組,第5組高于第6組,第6組高于剩余各組。
表2 各組肉仔雞的平均日增重 g/d/羽
時間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6組 |
15d 30d |
35.716 53.2 |
33.196 39.361 |
34.138 43.839 |
34.733 44.411 |
36.209 50.556 |
36.164 48.378 |
2.1.2 對肉仔雞料重比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試驗至15d,第5組的肉仔雞的料重比最低,低于第6組,第6組低于第1組,第1組低于剩余各組;試驗至30d,第6組肉仔雞的料重比最低,低于第1組,第1組低于第5組,第5組低于剩余各組。
表3 各組肉仔雞的料重比
時間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6組 |
15d 30d |
3.796 2.955 |
4.091 3.614 |
3.933 3.307 |
3.878 3.285 |
3.756 3.015 |
3.766 2.895 |
2.2 霉變飼料中添加EGM對肉仔雞血液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2.2.1 對肉仔雞血清中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試驗至15d,第2組肉仔雞血清MDA含量顯著高于其余各組(P<0.05);試驗至30 d,第2組肉仔雞血清MDA含量顯著高于第3組和第6組(P<0.05),第3組和第6組顯著高于第1組、第4組和第5組(P<0.05),第3組和第6組差異不顯著(P>0.05),第1組、第4組和第5組差異不顯著(P>0.05)。
2.2.2 對肉仔雞血清中羥自由基含量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試驗至15d,第2~6組肉仔雞血清中羥自由基的含量顯著高于第1組(P<0.05),第2~6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至30d,第2組肉仔雞血清中羥自由基的含量顯著高于第3組(P<0.05),第3組顯著高于第4組和第6組(P<0.05),第4組和第6組顯著高于第1組和第5組(P<0.05),第4組和第6組差異不顯著(P>0.05),第1組和第5組差異不顯著(P>0.05)。
2.2.3 對肉仔雞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由表6可以看出,試驗至15d,第1組、第5組和第6組肉仔雞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顯著高于第4組(P<0.05),第4組顯著高于第2組和第3組(P<0.05),第1組、第5組和第6組差異不顯著(P>0.05),第2組和第3組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至30d,第5組肉仔雞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顯著高于第1組、第4組和第6組(P<0.05),第1組、第4組和第6組顯著高于第3組(P<0.05),第3組顯著高于第2組(P<0.05),第1組、第4組和第6組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各組肉仔雞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 nmol/mL
時間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6組 |
15d 30d |
5.411±0.316b 2.627±0.349c |
6.930±0.216a 7.563±0.378a |
5.063±0.206b 5.348±0.316b |
5.253±0.432b 2.943±0.349c |
5.285±0.392b 3.006±0.418c |
5.190±0.474b 5.316±0.400b |
注:同行右上角有不同的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同行右上角有不同的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下同。
表5 各組肉仔雞血清中羥自由基的含量 U/mL
時間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6組 |
15d 30d |
647.313±19.401a 758.601±15.950d |
1091.147±15.859a 1302.528±27.247a |
1066.782±20.516a 1015.419±54.089b |
1059.539±22.182a 836.963±27.405c |
1068.099±29.684a 754.650±20.002d |
1074.026±12.047a 833.012±14.000c |
表6 各組肉仔雞血清的總抗氧化能力
時間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6組 |
15d 30d |
10.483±1.032a 11.254±0.476b |
5.057±0.225c 5.643±0.476d |
5.673±0.415c 7.153±0.461c |
7.030±0.523b 10.175±0.937b |
9.620±0.824a 12.796±0.782a |
9.589±0.536a 11.162±0.958b |
3 討論及結論
3.1 霉變飼料中添加EGM對肉仔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霉菌毒素成為降低生產性能和危害動物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陸江寧等(2007)報道,霉菌毒素可以導致動物的采食量減少、生產性能下降、飼料報酬降低等,且以幼齡畜禽最為敏感。蘇軍等(2006)報道,飼喂被鐮刀菌毒素污染的飼糧降低了仔豬的生產性能,隨霉變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程度增加。關于不同種類霉菌毒素吸附劑的研究已有大量報道,而葡甘露聚糖及其酯化產物作為飼料霉菌毒素吸附劑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侯然然等(2008)報道,基礎日糧中添加0.1mg/kg的黃曲霉毒素B1(AFB1),肉雞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顯著下降,料重比提高;在0.1mg/kg AFB1日糧中加入0.10%葡甘露聚糖,明顯改善肉雞的生產性能。蘇軍等報道,在含25%的污染玉米飼糧中添加0.20%的葡配甘露聚糖可改善鐮刀菌毒素污染飼糧導致的仔豬生產性能下降現象。本試驗結果顯示:在霉變飼料中添加0.20%EGM、0.10%霉可吸及飼喂常規飼料,肉仔雞的平均日增重效果優于添加0.05%、0.10% EGM及飼喂霉變飼料,而且添加0.20%EGM組的效果與正常組最為接近。顯然,在天然霉變飼料中添加0.20%EGM是適宜的。李華等(2009)、馬小明等(2009)、付學鋒等(2008)分別報道,在添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或T-2毒素的飼料中添加0.10%EGM是適宜的,可以顯著增加小鼠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本試驗結果與其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可能由于霉變飼料往往是多種霉菌毒素同時侵染所致。與添加單一霉菌毒素相比,由于種類極其復雜,可能提高了EGM的添加劑量。
3.2 霉變飼料中添加EGM對肉仔雞血液氧化/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氧化損傷是霉菌毒素危害動物健康的主要病理學基礎,氧化/抗氧化指標的變化也是檢測吸附劑吸附霉菌毒素效果的良好標志。李華等(2009)、馬小明等(2009)、付學鋒等(2008)分別報道,在添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小鼠飼料中添加0.10%EGM可以降低上述毒素對小鼠的氧化損傷。侯然然等(2008)報道,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10mg/kg的AFB1和0.10%的葡甘露聚糖能使肉仔雞的血清抗氧化指標及器官指數恢復正常水平。本試驗結果顯示,霉變飼料中添加0.10%EGM、0.20%EGM和飼喂正常飼料時,肉仔雞血清MDA的含量顯著低于其余各組;霉變飼料中添加0.20%EGM和飼喂正常飼料時,肉仔雞血清·OH含量顯著低于其余各組;霉變飼料中添加0.20%EGM時,肉仔雞血清的總抗化能力顯著高于其余各組??梢钥闯?,霉變飼料中添加EGM,可降低霉菌毒素造成的氧化損傷,從血清氧化指標變化看,添加0.20%的EGM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略)
飼料廣角,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