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日糧中精飼料比例過高,不僅使奶牛飼養成本上升,而且還將導致物質代謝障礙,乳脂率下降。當精料比例超過0.5%時,奶牛瘤胃中發酵被抑制,乳脂率下降0.2%-0.3%,蛋白質和礦物質代謝紊亂。因此,要使奶牛營養平衡,應在滿足機體對能量和生物活性物質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使用優質、大容積飼料。精飼料主要用來平衡奶牛日糧的能量和蛋白質程度。
奶牛日糧中的精料含量隨產奶量的增高而上升。實驗證實,年產奶2500-3000千克奶牛的精飼料占日糧14%-18%,年產奶3500-4000千克奶牛的飼料中精飼料占日糧21%-25%,年產奶4500-5000千克奶牛的飼料中精飼料占日糧為30%-35%,年產奶5500-6000千克時其比例為37%-39%。高產奶牛日糧中精飼料的比例應增高,因為大容積飼料影響奶牛對干物質的采食量。奶牛日產奶10千克以下時可完全飼喂大容積飼料,10千克以上時就要視產奶量而適量加喂精料。
大容積飼料(粗飼料和多汁飼料)的數量不足和品質差時將增加奶牛精飼料的耗費。如干草品質好時,奶牛日產奶20千克,每產1千克奶需喂給250克精料;而干草品質較差時,獲得同樣多的產奶量,奶牛需要耗費500克精料。有優質干草、青貯料、塊根飼料和牧場牧草的條件下,奶牛年產奶3000-4000千克時,每產1千克牛奶耗費精料僅100-200克。實驗表明,含有優質干草的奶牛日糧能夠降低40%的精料消耗,牛奶成本減少14%。因此,降低奶牛日糧中的精料比例,應以保證大容積飼料的數量和品質為前提。
在奶牛生產中,應依據每年不同時期的飼養特點來調整精料成分,以滿足產奶量的營養需要。夏季放牧期,在合理利用牧場及飼用青草的條件下,青草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在14%以上時,對日產奶20千克的奶牛是足夠。這時精料合成應減少或不用蛋白質含量高的餅粕類飼料,利用容易水解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礦物質元素平衡奶牛日糧,使奶牛能有效利用青飼料中的蛋白質。奶牛夏季精飼料應作為產奶的能量來源,日產奶12-15千克以上的奶牛應加喂精飼料。依據牧草的品質判斷精料用量,在牧草可消化粗蛋白含量為12%-14%、粗纖維含量為22%-25%的情況下,每產1千克牛奶只需加喂精料100-150克;在牧草等可消化粗蛋白含量為10%-12%、粗纖維含量為30%以上的情況下,每產1千克牛奶需加喂250-300克精料。
為合理地利用精飼料,應依據奶牛的各個泌乳期而判別精料的適宜用量。在泌乳前期(1-100天),精料的飼喂量應占精料總喂量的44%-45%;在奶牛泌乳中期(101-200天),應占36%-37%;在泌乳后期(201-305天),應占18%-20%。奶牛年產奶3000-5000千克時,每產1千克奶,泌乳前期喂給精料200-400克,泌乳中期喂給160-360克,泌乳后期喂給130-250克。
2精粗飼料的搭配
飼養好泌乳期的奶牛,關鍵是要合理地搭配精粗飼料。一般來說,粗料主要提供奶牛所需要的粗纖維和其他養分,而精飼料主要提供奶牛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質和礦物質等養分。如按整個日糧總干物質計算,奶牛日糧中精粗料比為50∶50;粗料質量不好時,則精粗料比為60∶40。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根據奶牛日產奶量來確定精粗料的配比。如日產奶量為10千克時,精粗料比為30∶70,日喂混合精料4千克;每天產奶15千克時,精粗料比仍以30∶70為宜,但精料喂量應增加到5.6千克;日產奶量25千克時,精粗料比約為55∶45,精料喂量9千克;每天產奶達30千克時,精粗料比變為60∶40,精料的喂量應達到13.2千克。奶牛的產奶量越高,應投喂精料的量越多。
優質干草和玉米青貯秸是飼喂奶牛的主要飼料。長期用青貯料喂奶牛可保持其產奶量穩定,日糧營養物質易平衡。一般成年泌乳期奶牛每天每頭喂青貯15-25千克,同時加喂2.5-4.5千克牧草或野草;干奶期每天每頭牛約喂10-15千克青貯,另外加2-3千克干草。如果是生長期的奶牛,3-6月齡每天每頭喂青貯5-10千克,6-12月齡奶牛喂10-15千克;12-18月齡生長母牛喂20-25千克。同時,喂給一定量的干草和精料以達到營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