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料資源 » 正文

“非糧型發酵飼料”或能破解“豬周期”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11-01  

  趙仲芳,退休前是濟南軍區醫科高等專科學校生物教研室主任。他花了8年時間,研制出一種“非糧型發酵飼料”的生產方法,并獲得國家專利。這種方法可以將秸稈、麥麩、果殼、尾菜等生物垃圾經過生物菌發酵轉化成家畜飼料,代替普通玉米飼料喂雞、豬、牛、羊等畜禽,在保證營養成分的基礎上,大大降低飼養成本。

  生物垃圾變豬飼料僅需一天半

  “這是原料攪拌機,這是發酵機,這是干燥機,要完成從秸稈等生物垃圾到飼料的轉化,僅需三個步驟,一天半左右的時間。”近日,趙仲芳在他做實驗用的廠房里向筆者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專利發明。

  “秸稈做飼料似乎并不是新鮮事兒,你的發明有啥高明之處?”聽到筆者的疑問,趙仲芳解釋,目前我國普遍用秸稈做飼料的方法是青貯,秋天將秸稈粉碎、加菌種放入地窖中密封,經過一個多月的儲存發酵后作為牲畜飼料。但是由于這種飼料粗纖維含量較高、粗蛋白含量較低,只能用于喂牛羊等反芻動物,不能作為豬、雞等單胃畜禽飼料。而且,一個多月的封存時間也顯得過長。“用新的專利技術制做出來的飼料就不存在這些問題。”趙仲芳說。

  一個中型養雞場每天可省約500元

  目前濟南市的養殖場(戶)普遍采用玉米含量為60%~80%的全價精飼料喂畜禽。趙仲芳給筆者算了筆賬,全價精飼料出廠價每斤在1.7元左右,經過經銷商轉手,到農戶手中的零售價為2.15元。而趙仲芳發明的飼料,每斤比普通飼料的出廠價便宜0.2元~0.5元。

  一只雞每天要吃0.25斤~0.3斤飼料。按照一個中型養雞場有4000只雞粗略估算,一天至少要消耗1000斤飼料。如果用秸稈發酵飼料替代普通飼料,每天可以節省四五百元。“由于非糧型發酵飼料使用的原材料是農業尾料,如秸稈、果殼、麥麩、果渣、尾菜等,這些尾料價格低廉,因此轉化成飼料的成本也低很多。”趙仲芳說。

  喂養效果與普通飼料相當

  筆者在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出具的一份檢驗報告上看到,趙仲芳發明的非糧型發酵飼料粗蛋白含量達22.92%,鹽、鈣、磷、能量以及17種氨基酸含量均達到了國家對飼料的規定標準。“目前還有一點缺點,就是粗纖維的比例稍高,占10.7%,但這是可以改進的,只要將原材料磨細就可以解決。”趙仲芳指著檢測報告上的“粗纖維”一欄認真地告訴筆者。

  為了進一步驗證效果和改良技術,趙仲芳聯系了濟南市的幾家畜牧場,免費向他們提供非糧型發酵飼料用于牲畜喂養。“必須得反復實驗、采集數據,才能確定這項成果是不是有大規模生產價值。”經過無數次的數據比對,趙仲芳發現,用他發明的飼料喂養的畜禽與玉米飼料喂養相比效果不相上下。

  近日,趙仲芳的合作實驗單位之一、濟陽縣六旺養豬專業合作社主任張如海向筆者證實,合作社使用趙仲芳免費提供的飼料喂豬30天以上效果不錯。

  張如海告訴筆者,他們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10頭體重在50公斤左右的“內三元”種豬,使用趙仲芳發明生產的非糧型發酵飼料喂養30天,豬的皮膚、毛發正常,沒有病死豬的情況發生。

  非糧型飼料或可破解“豬周期”

  張如海表示,這種非糧型飼料讓養豬成本下降了。“今年的豬肉價格不太景氣,養豬戶的日子比較難過。如果豬肉價格再降一些,就可能出現肉賤宰豬的情況。”根據張如海的粗略估算,目前在濟南市,生豬數量超過100頭的養豬場少說也有上萬家。“如果養豬成本能降下來,對養豬戶和普通消費者而言都是件大好事”。

  而對于這項發明可能帶來的社會效益,趙仲芳考慮得更多:“在發達國家,70%~90%的肉、蛋、奶都是由秸稈和草轉化而成的,但現在我國仍然依靠喂玉米來生產肉、蛋、奶,因此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玉米。”以豬為例,全國每年需要約4.77億頭豬,就山東而言,每年需宰殺4000萬頭。每頭豬從斷奶到出欄需5個月~6個月,保守估計需喂飼料4個月,按照每日每頭豬平均需要4斤飼料計算,其中飼料需含玉米2.4斤(其他為添加劑類),每月就是72斤。“72×4×4000萬頭,這將是一筆多么龐大的玉米需求量。而另一方面,盡管我國玉米年年豐收,但是因為需求量大,2011年,我國進口玉米約500萬噸~1000萬噸。如果能用非糧型飼料代替玉米飼料,將為國家節省大量的玉米。”說到節糧意義,這位老人顯得有些激動。

  生產許可、資金“卡路”

  2011年,趙仲芳拿到國家專利證書后,注冊了一家生物公司。該公司辦公地點兼試驗用廠房設在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古城村一所200多平方米的平房內,從京滬高速鐵路驅車西行還需要10分鐘左右的路程。趙仲芳告訴筆者,之所以將公司設在這么偏僻的地方,是為了節約成本。即使在這里,廠房加設備、原料、研發費用等也需要30多萬元,他為此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向朋友借了10萬元。

  趙仲芳聽說一些大型養殖企業有統一的試生產許可證號,與他們合作也許可以將專利投產,于是他四處奔波,拜訪省內養殖大戶。

  功夫不負有心人,佳寶集團同意試用他提供的飼料,但是同時提出,必須一次提供4噸以上的飼料用于喂養實驗。這讓趙仲芳剛剛燃起的希望又一次熄滅了。因為他的小廠房一次最多只能生產半噸飼料,要擴建,還是資金擋道。

  為了貸款融資,趙仲芳找過多家銀行,但都被回絕了。趙仲芳說:“聽說科技部門可以為項目發明做評估,希望我的項目也能被政府部門評估一下,這樣能作為以后推廣的證據。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提供好的專利推廣平臺與渠道。”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