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經過生物發酵以后可以改善其營養品質,降低抗營養因子含量,尤其是抗原蛋白水平,主要用在乳豬教槽料、斷奶料及代母乳料中。潘木水等(2005)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10%的發酵豆粕取代代乳粉,其在日增重、日采食量、飼料報酬上,分別改善了22.22% 、4.67% 、16.77% ,差異顯著(P<0.05),腹瀉率方面差異不顯著(P> 0.05)。鄭云峰等(2006)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8%的發酵豆粕取代魚粉和膨化大豆,奶仔豬的死淘率比試驗I、II組分別降低了52.4%和44.12%,差異顯著(P<0.05)。豬e網網友介紹,廣州希普生物的程林春等(2006)在試驗1、2組在斷奶乳豬料中分別添加5%、15%的發酵豆粕,替代對照組中等蛋白的肉粉,日增重分別提高4.77%和14.59%,料肉比分別降低3.97%和9.27%,差異均顯著(P<0.05)。劉春雪等用發酵豆粕以5%、10%、15%、20%的添加量等氮代替未發酵豆粕飼喂32日齡斷奶三元雜交仔豬,隨著發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斷奶仔豬的日增重逐漸提高,試驗豬的腹瀉率明顯下降,飼料轉化率也得到改善。馮杰等(2007)在35日齡斷奶仔豬日糧中,試驗組添加24.5%的發酵豆粕,平均日增重提高5.68%(P<0.05),料重比降低8.39%(P< 0.05),腹瀉指數降低39.96%(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39.47%(P<0.01),血清IgG水平下降6.35%(P<0.05),IgA與IgM水平未產生顯著變化;試驗組仔豬的小腸上皮細胞微絨毛較好,整齊而致密,顯得發育良好,對照組仔豬空腸上皮微絨毛有萎縮現象,微絨毛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