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增效又抗病 生豬種業取得新成果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2-24

近日,嘉華種豬推介暨華系高抗種豬發布會在北京平谷農業中關村舉辦。會議由北京市畜牧總站、北京市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和中國畜牧業協會支持,北京嘉華種豬育種有限公司和遼寧偉嘉農牧生態食品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此次會議發布了高產抗病種豬新品種,代表著我國生豬種業在增效和抗病上持續發力所取得的成效。

如何增效是生豬種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培育出高效種豬新品種,意味著可以提高種豬飼料轉化率、產肉率和繁殖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專家組副組長王立賢表示,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水平比發達國家至少低30%,成本高40%,如果我國母豬生產能力提升至歐盟水平,母豬存欄量最多可減少1500萬頭。另據測算,如果我國肉豬飼料轉化率由2.81降低到2.61,養豬業將節約1300萬噸以上的飼料量,大約相當于我國年糧食進口量的10%。
育種環節本身也需要提升效率。據悉,我國育種基礎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環節,全基因組選擇、表型組智能測定等關鍵技術應用還需加快。以全基因組選擇為例,王立賢表示,這項技術可以與現有評估體系很好結合,促進選育目標性狀的改變,提高遺傳評估的準確性。目前已被國際豬育種公司廣泛應用,隨著芯片價格大幅下降,應用將更加普及,未來幾年將成為常規育種技術。此次發布的華系高抗種豬,就是應用全基因組選育技術取得的成果之一。
不斷提升種豬的抗病性能,是生豬種業持續攻關的另一方向。農業農村部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豬病專家組組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表示,藍耳病目前仍是影響全球養豬業的重要疫情,會導致生產成績下降,影響豬場生產效益。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張念之介紹,當前動物分子抗病育種的核心策略是生物育種4.0技術,篩選抗原遞呈能力強的SLA-I基因用于抗病育種,目前與嘉華種豬有多項抗病育種合作項目,未來將共建SLA-I等位基因抗病能力評價平臺,進一步培育綜合高抗病種豬。
歷經幾十年發展,我國生豬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良種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據了解,我國種豬自給率已經達到80%以上,性能持續提升,近十年來,全國年均進口種豬不到1萬頭,占核心育種群比例不到10%,少量進口主要用于補充資源、血統更新以提高性能。根據《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到2035年,我國要建成完善的商業化育種體系,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要保持在95%以上。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記者 雷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