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馬鈴薯育種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大大提高了育種進程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時間: 2023-05-06
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馬鈴薯育種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上發表,這項技術將馬鈴薯的育種周期由原來的10年—12年縮短至3年—5年,大大提高了馬鈴薯育種進程,標志著我國在馬鈴薯育種基礎理論和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這項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團隊完成,團隊通過對馬鈴薯所在的100個茄科植物的基因組比較分析,來追蹤最長八千萬年、累計十二億年的茄科植物進化痕跡,在此基礎上研究發明了一種新的“進化透鏡”技術,好比給育種家裝上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及早發現阻礙馬鈴薯育種的基因組“暗礁”,也就是“有害突變”,從而避免育種“走錯路”,大大加快育種進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黃三文:育種家在選擇高產、優質等有益基因上有很多方法,但是淘汰有害基因的工具還遠遠不夠。我們通過基因組大數據,開發了一個可以有效鑒定有害基因的進化“透鏡”技術,給育種家一雙“火眼金睛”,這樣在早期就能淘汰掉不好的材料,把育種效率提高50%以上。
馬鈴薯是全球13億人口的主糧,也是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然而,因為它的基因組比一般作物要復雜,育種進程慢,用薯塊種植的方式還落后。近年來,黃三文團隊聯合國內外優勢單位發起了“優薯計劃”,使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繁殖,將繁殖系數提高1000倍,極大地降低種植成本、減少病蟲害。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家洋:我們在國際上植物育種方面走在前面,必將為我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農業經濟發展作出新的重要貢獻。我覺得這個重要成果不僅僅是雜交馬鈴薯領域的重大突破,也將會對其他的糧、油、果、蔬、茶這些作物有重要的啟示和引領作用。
上一篇 | 未來十年我國糧食產量預計年均增長1.2%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3-05-06首批南非飼料玉米到港了!玉米格局大變
- 2023-05-052023年一季度巴西牛肉、豬肉和禽肉出口表現良好
- 2023-05-055月美豆供需報告前瞻及對國內油粕市場的影響
- 2023-05-05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名單公布!1403家企業入選!
- 2023-05-05農業農村部:2023年3月生豬產品數據
- 2023-05-04豬、糧市場節后齊生變!正快撐不住的時候,暴雨來“救價”了
- 2023-05-04生豬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 2023-05-04玉米:供應壓力重重 需求仍待恢復
- 2023-05-04生豬價格反彈為何不持續,行業低谷何時走出?
- 2023-04-27豬價止跌反彈隱憂仍存 下半年市場效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