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規模化養豬場為了預防仔豬打斗帶來的體表傷痕,減少仔豬搶奶時對母豬乳頭的傷害,都會對仔豬進行剪牙操作,這一國內養豬場從國外學習的技術在國外已經被部分禁止,歐盟已經通過法律明確禁止給仔豬進行無麻醉的剪牙工作。因為國外研究者發現給仔豬剪牙可能會引起仔豬牙齦出血、牙齦炎、慢性口腔炎癥等口腔問題,而且若是不對新生仔豬進行剪牙操作還可以提高仔豬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家豬是由野豬馴化來的,所以仔豬出生后會長有又尖又細的犬齒,在哺乳期間仔豬會利用犬齒作為武器爭搶奶頭,育肥期間肥豬會利用犬齒進行地位的爭奪,有時在豬場內發現豬群身上傷痕累累多數情況下就是因為豬群打斗被犬齒所傷。而現在豬群飼喂以飼料為主,所以對家豬來說犬齒的作用微乎其微,為了減少豬群互傷以及對母豬乳頭的傷害,國外養殖企業率先采用了對仔豬在出生1-3天后剪牙的管理模式。后經學習被帶入我們國家,現已成為多數規模化豬場的常規飼養管理工作之一。 仔豬剪牙一般在仔豬出生后2-3天進行,剪牙時要求減掉仔豬犬齒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剪掉過多容易導致血管和神經的暴露,增加感染風險,剪掉過少又失去了剪牙的意義。 仔豬剪牙常見兩種方法,一種是電磨輪磨掉牙齒尖端,一種是不銹鋼剪牙鉗剪掉牙齒尖端,相對來說電磨輪對仔豬的應激更大,操作更不方便,所以多數豬場采用的是不銹鋼剪牙鉗的方式。使用剪牙鉗時要求將仔豬的舌頭壓低以免傷到舌頭。 雖然說剪牙可以減少打斗和爭搶奶頭是互相造成的傷害和母豬乳房的傷害,但是剪牙會增加仔豬的疼痛和應激。目前歐盟已經通過法律明確禁止仔豬在未麻醉的情況下進行剪牙操作。 國外研究發現,給仔豬進行剪牙操作后仔豬血清中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和乳酸的含量都會提高,而且使用電磨輪磨牙對仔豬造成的應激比剪牙鉗剪牙還要高。 一些剪牙操作人員因為操作不當很容易導致仔豬牙齦破損,進而影響仔豬吃奶、降低仔豬的日增重,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弱仔。國內研究表明因為剪牙導致的牙齦炎會引發仔豬鏈球菌等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導致仔豬跛行、腦炎或突然死亡。 國外研究者通過對比不剪牙處理仔豬、部分剪牙處理仔豬和全部剪掉處理仔豬的日增重研究發現,全部剪掉仔豬在剪牙后的7天內生長速度最低,而部分剪牙處理仔豬的生長速度介于二者之間。 通過上述文字可發現,仔豬剪牙雖然可以減少打斗時候的損傷,但是同時帶來了仔豬疼痛和應激,加大了仔豬的發病率和降低了生長速度。說明仔豬剪牙有利有弊,規模化豬場和散養戶要區別對待。 規模化豬場在仔豬斷奶、保育轉育肥階段需要根據仔豬的大小進行重新混群,再加上規模化豬場一般是滿負荷運作豬群的飼養密度偏大,這就增加了仔豬和肥豬之間打斗的概率。為了防止豬群打斗對彼此的傷害,規模化豬場依然建議對仔豬進行剪牙操作。但是需要注意: c、剪牙鉗操作簡單,應激小,但容易因為剪牙不平整導致口腔受損。電磨輪操作麻煩,應激大,但對仔豬的口腔的傷害較小;剪牙時還應根據豬場的情況選擇相應的剪牙方式。若是仔豬腦炎、跛腿等疾病發病率高建議采用電磨輪方式,反之采用剪牙鉗方式。 散養戶豬場為了方便,通常是仔豬成窩轉群,因此轉群后基本不存在爭斗的情況,而且散養戶一般的飼養密度偏小也降低了仔豬打斗的概率,若是在哺乳階段加強管理,做好仔豬的固定奶頭工作,那么仔豬一生基本也就不存在打斗的情況。再考慮到剪牙對仔豬的傷害,對生長性能的降低,建議散養戶豬場不必進行剪牙操作。如此不僅可以減少仔豬傷害,還可以減少豬場的工作量。(資料來源:果然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