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生豬市場“旺季不旺”
往年,“年味檔期”的開啟能夠帶來生豬消費的提振。然而,今年生豬價格卻持續低迷。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南方地區大體重豬出欄占比依舊較高,但是平均出欄體重開始下降,說明前期的壓欄正逐步轉變為出欄,大豬庫存仍待消化。中長期看,產能去化有所加速,對生豬遠月合約價格有一定支撐,不過對于價格高度還需要進一步關注后期產能變化情況。
壹豬價進一步下跌
元旦過后,生豬價格進一步下跌,全國均價跌破14元/公斤一線。截至1月15日,全國生豬均價為13.6元/公斤,較元旦前下跌4%。分區域來看,東北地區生豬均價13.4元/公斤,下跌1.1%,兩廣地區生豬均價13.1元/公斤,下跌9%。可以看到,南方豬價跌幅更大,且呈現南北倒掛情況。主要由于南方地區氣溫偏高,部分地區腌臘、灌腸活動高峰已過,整體終端消費回落,導致南方豬價跌幅較北方更大。
在供強需弱格局的影響下,豬價依然維持底部振蕩,而養殖利潤也仍然處于虧損的狀態。最新數據顯示,自繁自養養殖利潤為-269元/頭,外購仔豬育肥利潤為-232元/頭。當前市場補欄情緒不佳,7公斤仔豬價格201元/頭,盡管較前期低點有所回升,但跟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達43%,處于近幾年同期低位。隨著仔豬價格的小幅回升,仔豬銷售利潤虧損幅度縮小。二元母豬價格為1432元/頭,養殖端補欄相對謹慎,價格波動較小,同樣處于近幾年同期低位。
影響生豬供應量的除了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外,還有生產效率,包括母豬年產胎次、斷奶仔豬成活率、育肥出欄成活率等。一般來說,二元母豬生產性能相對較好,能影響窩均健仔數以及成活率的高低。近兩年,豬價維持底部振蕩,養殖端不斷優化產能,二元母豬占比回升。截至2023年12月,二元能繁母豬占比回升到93%的水平,抬升了行業整體的生產效率。從第三方機構數據看,隨著二元母豬占比的回升,窩均健仔數和產房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生豬期貨近期表現近弱遠強。對于近月,根據生豬生長規律,2024年一季度生豬出欄量對應2023年二季度能繁母豬存欄量,當時能繁母豬雖已處于去化階段,但是去化不足,產能仍在高位,因此推測一季度生豬出欄量仍將是充足的狀態。疊加一季度是傳統季節性需求淡季,需求支撐有限,預計一季度豬價仍將維持偏弱運行。
貳去化難度加大
產能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生豬周期也在逐步弱化。頭部企業調節產能節奏更快,資金抗風險能力更強。且頭部企業相對散戶靈活性有限,退出成本高昂,市場整體產能變化趨于穩定,增減空間受限,豬周期規律被明顯改變,對應豬肉價格也由高波動逐漸向低波動去演變。
生豬產能去化的根本在于利潤,長期的虧損必然導致產能持續下滑。盡管頭部占比提升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產能去化的幅度,但方向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2022年年底以來,行業持續虧損導致大場下調出欄目標,中小場及散戶不斷退出市場。根據農業部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58萬頭,為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1.4%,同比下滑5.24%。
但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能繁母豬的生產效率也在穩步提升,行業進入低利潤格局,倒逼養殖端持續下調成本,落實到母豬群體便是持續提升母豬各項性能指標。相關機構跟蹤的樣本顯示,2023年全年平均分娩母豬窩數同比提高7.01%;平均窩均健仔數為11.02,同比提高3.99%;平均產房存活率為90%,同比提高2.01%;平均配種分娩率為75%,同比提高4.91%。母豬性能提升十分顯著,致使能繁存欄下滑的同時,出欄量影響相對有限。
從短期節奏來看,受各方面因素影響,2024年上半年壓力或有邊際改善跡象。低體重格局下,2023年全年生豬出欄有持續前置跡象,前期是因為價格低迷,市場主動去庫,后期是因為年底疫情超預期,市場被動提前出欄。根據統計局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生豬存欄量與2021年、2022年同期較為接近,均在高位,但出欄節奏上有一定差異。2021年和2022年四季度均為全行業壓欄節奏,導致四季度理論供應未得到充分消化,到來年一季度才基本完成出清,因此,過往兩年一季度出欄量明顯高于上年四季度。而2023年四季度,受疫情影響,出欄量較前兩年預計同比偏高,在存欄量趨同的前提下,對應2024年一季度,供應壓力有邊際減少的基礎。
叁難出現大的反彈
受供強需弱格局持續的影響,處于節日備貨期的生豬市場反彈乏力,現貨小幅回暖,但盤面價格在短暫走高后再度回歸跌勢。
“生豬現貨市場價格連續4日回漲,累計漲幅0.7元/公斤以上。截至1月17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4.13元/公斤。近期現貨市場的回暖主因在于前期豬價持續低價運行,養殖端惜售情緒加重,部分集團有縮量動作順勢拉大漲幅,南方部分區域二育逢低入場支撐市場恐慌心態收斂,帶動養豬主體看漲意愿逐步增強。”徽商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尉秀表示,期貨方面,本周以來,除周一開盤有一定拉升外,周二、周三盤面縮量下跌。
據一德期貨生鮮畜牧產業分析師侯曉瑞介紹,當前生豬近月合約估值處于相對偏低位置,現貨階段性的反彈帶動盤面小幅上漲,但隨著現貨漲價預期逐步兌現,現貨連續拉漲動力有所下滑,期貨有提前走弱跡象。
談及生豬現貨市場本輪反彈,侯曉瑞認為,主要來源于階段性需求及情緒的好轉。她進一步解釋說,臨近年關,生豬需求迎來腌臘后的另一個小旺季,市場情緒小幅好轉,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少量的逆季節性二次育肥現象。需求疊加情緒的好轉對短期豬價形成支撐,現貨出現階段性反彈行情,但還要關注后續連續性,若情緒退卻和需求表現不及預期,期現階段性好轉后有再次走弱可能。中長期來看,在產能不斷下行的預期下,二、三季度部分合約跌至低位后或有上漲空間及時間。
“春節前期,消費對豬價形成一定支撐,雖然出欄壓力持續,但是價格沒有繼續下跌。近期,降雪天氣再度出現,影響生豬物流,而且有少量二育開始,導致生豬價格止跌反彈。”中信期貨研究所商品研究部高級研究員李藝華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市場的利好因素多集中在春節前,而春節后的期貨合約價格依舊面臨供應壓力,因此期貨盤面缺乏持續反彈的動力。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生豬市場仍舊供過于求,下游需求表現一般,對豬價的影響以止跌企穩為主,向上拉動作用有限。臨近春節,散戶集中出欄壓力仍待釋放,凍品庫存也在尋找時機出庫,供應壓力較大,而且下游白條市場消費潛力不足,終端市場對于漲價的抵觸心理較強,預計春節前生豬價格較難出現大的反彈行情,依舊維持低位區間振蕩。”李藝華表示。
一周熱點
- 2024-01-19春節臨近,生豬市場“旺季不旺”
- 2024-01-19農業農村部通知:2024年1月1日起,各地原則上不再出具紙質動物檢疫證明B證
- 2024-01-18近9年新高!2023年生豬出欄7.27億頭,增長3.8%!|四川省出欄6662.7萬頭,保持全國第一
- 2024-01-182024飼料展協辦單位系列展示
- 2024-01-17第二屆飼料產業發展論壇暨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創新論壇將于4月隆重舉辦!
- 2024-01-17中國農業科學院生豬產業專家團組建方案
- 2024-01-16生豬上市公司去年銷售收入普遍下滑 業內人士:價格上行之路相對艱難漫長
- 2024-01-162024年1月中國大豆供需形勢分析
- 2024-01-16中國農業科學院大豆產業專家團組建方案
- 2024-01-16研究建立發酵亞麻籽粕在生豬上的營養價值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