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溫度變化較大,養殖者需要著重注意蛋雞的飼養管理,同時也需要及時調整飼料營養,確保蛋雞能夠保持較高的產蛋率。
1.溫度:由于近期有寒潮,溫度較低,雞舍內溫度可以適當升高一些,防止雞群由于寒冷導致所需的維持能量增加,飼料轉化率降低,產蛋率下降。寒潮過后,氣溫上升,再適當降低舍內溫度。2.光照:科學的光照是產蛋雞達到產蛋高峰的必要條件之一。對于產蛋期母雞必須確保充足的光照時間和強度。一般雞舍內每天14-16h的光照,光照強度為10-15Lx。當自然光照不足時,必須補充人工光照。冬季自然光照短,人工光照應使用光控器使雞舍亮度逐漸變大或變小,以免引起驚群。人工光照要按小瓦數、多燈頭、交錯配置的原則布置,以確保光照度均勻。春季自然光照時間逐漸延長,人工光照時間可適當減少,仍然保持雞舍內一天的總光照時長為14-16h。3.空氣質量:雞舍內的有害氣體主要有NH3、H2S、CH4等。每天及時清理雞糞、勤換墊料,寒潮過后溫度回升加大通風量能夠有效防止有害氣體濃度過高。4.免疫:嚴格按照國家、地方規定的強制免疫病種進行免疫。為保證免疫效果應在環境安靜氣溫適宜時免疫。免疫之后飼喂維生素減少應激。5.做好生產記錄:每天記錄雞群變動、產蛋量、平均蛋重、采食量、溫度和通風情況。將記錄結果與該品種品系的性能指標對比,發現問題及時解決。6.飼料貯存:近期雨水多,空氣濕度高,返潮現象嚴重,飼料應當貯存在干燥處,可在地面放置木架,飼料堆放在木架上,避免與地面直接接觸,以免受潮。開封的飼料應盡快用完,避免潮濕結塊,影響飼喂。
1、能量的調整:冬季溫度低,產蛋雞飼料中的能量添加比例需要適當提高,一部分用于產蛋和維持基礎代謝,另一部分用來轉化成熱能抵御寒冷。必要時,還可以添加1%~2%的油脂。春季隨著溫度的上升,雞群需要的維持能量減少,此時需要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能量比例。冬春季換糧時需要進行過渡。2、蛋白質的調整:春季產蛋雞的飼料蛋白質水平需要提高。母雞產蛋期會消耗較多的蛋白質,因此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需要根據產蛋率的提高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