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豬病毒性腹瀉的診治要點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5-31

病毒性腹瀉的病因十分復雜。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輪狀病毒、細小病毒、偽狂犬病毒、豬瘟病毒、腸病毒、豬腺病毒、星狀病毒、杯狀病毒、諾瓦克病毒都可以引起豬只腹瀉,其中目前以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輪狀病毒引發的豬只腹瀉在我國最為常見,切實做好這三種傳染病的綜合防控在當前顯得相當重要。

1、豬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要點

1.1 豬傳染性胃腸炎

1.1.1病原特點本病病原為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成員,單股RNA 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對外界抵抗力不強,一般消毒藥可以殺滅該病毒。但在寒冷、潮濕的冬春季節,該病毒則相當穩定。該病毒主要存在于病豬小腸的粘膜中,在呼吸道粘膜、體表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等處也可以檢出病毒。

1.1.2流行特點本病多發于寒冷、潮濕的冬春季節,一旦發病便很快波及全欄。主要的傳染源是病豬和康復帶毒豬,從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的病毒,污染傳播媒介如飼料、飲水、空氣和用具等,再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給易感豬。各種年齡的豬均有易感性,但哺乳仔豬發病率、病死率較高,而斷奶豬、育肥豬和成年豬的癥狀依次減輕,多數能自然康復。但由于常與大腸桿菌、輪狀病毒混合感染,導致斷奶豬的病死率升高。

1.1.3癥狀要點潛伏期一般為0.5~1d。流行時以大小豬排水樣腹瀉為特征。哺乳仔豬突然發病,首先是嘔吐,繼而是出現嚴重水樣腹瀉。糞便呈灰色、黃綠色,有時白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病豬重度口渴,脫水明顯,迅速消瘦,日齡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就越高。哺乳仔豬中10 日齡以內的多在2~4d 內死亡。母豬、公豬和肥育豬的臨床癥狀表現輕重不一,普遍為厭食,泌乳減少或停止,個別嘔吐,嚴重腹瀉豬呈噴射狀排出水樣稀糞;少數豬只因脫水或繼發感染死亡,多數在周左右自然康復,但體重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1.1.4剖檢病變要點剖檢病死豬,可見尸體脫水明顯。病變主要在胃和腸道,尤以小腸病變為主。表現為腸壁變薄透明,腸內容物稀薄如水,呈黃綠色。有的小腸內充滿腐臭的氣體或灰白色泡沫。哺乳豬的胃腸還含有大量酸臭的凝乳塊。腸系膜淋巴結有的嚴重充血腫脹,有的輕度腫脹。

1.2 豬流行性腹瀉

1.2.1病原特點本病病原為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本病毒與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沒有共同的抗原性,只有一個血清型,為RNA 病毒,一般消毒藥可將其殺死,并對乙醚、氯仿敏感。

1.2.2流行特點病豬是主要的傳染源。本病多發生于寒冷季節,以12 月和翌年月發生最多,有時呈地方流行性。傳播速度比豬傳染性胃腸炎稍感緩慢。隨糞便排出的病毒,污染環境、飼料、飲水、交通工具及飼養用具等,經消化道感染易感豬。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易感性,哺乳仔豬、育肥豬的發病率很高,尤以哺乳仔豬受害最嚴重,成年豬和母豬發病率變動很大,約為15%- 90%

1.2.3癥狀要點本病的癥狀與豬傳染性胃腸炎極為相似。潛伏期一般為5~8d,在吃食或吃奶后常有嘔吐。主要表現水樣腹瀉,腹瀉前有暫時性發熱癥狀隨年齡大小而有差異,年齡越小,癥狀越重,消瘦、貧血,1周齡以內的新生仔豬發生腹瀉后3~4d因嚴重脫水而死亡,死亡率達50%~100%。育肥豬、成年豬和公母豬的癥狀較輕,出現減食,排水樣腹瀉,但預后良好。

1.2.4剖檢病變剖檢病變以小腸最為明顯,腸管擴張充滿黃色內容物,腸壁變薄,腸系膜樹枝狀充血、瘀血,腸系膜淋巴水腫。有些病例,胃底部可見卡他性炎癥。

1.3 輪狀病毒感染

1.3.1病原特點病原為呼腸孤病毒科、輪狀病毒屬的輪狀病毒,為RNA 病毒,分布比較廣泛,目前已發現7個不同的血清群,對理化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1%甲醛溶液在37℃處理的病毒能存活3d,但1%次氯酸鈉溶液、0.01%碘溶液能較快使病毒失去減染力。所有輪狀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部分,不同毒株間,可出現交叉反應但血清學差異很大。

1.3.2流行特點主要的傳染源是動物和帶毒動物,人輪狀病毒、犢牛和鹿輪狀病毒均能感染仔豬。輪狀病毒主要存在于豬腸道內,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墊草和土壤,經消化道而感染。本病可感染各品種各年齡的豬,但60 日齡以內的仔豬常發病,育成豬、成年豬多呈亞臨床表現,多發生在晚秋、冬季和早春,發病率一般在50%~80%,但1~4 周齡仔豬發病率大于80%,病死率一般在20%以下。病愈的豬常帶毒并可再次發病,造成本病在自然界長期傳播。

1.3.3癥狀要點病初食欲減退,精神不振,常于食后嘔吐,繼而迅速發生腹瀉,隨著腹瀉脫水明顯。糞便為黃白色或暗黑色,呈水樣或糊狀。無母源抗體的新生仔豬癥狀較重,病死率高達100%。如果有母源抗體,則1周齡內很少發病。2~3周的哺乳仔豬癥狀較輕,經1~2d 可康復,病死率很低。3~8周齡的仔豬,病死率一般為3%~10%,嚴重時高達50%。當氣候驟變或繼發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時,則病情加重,病死率也更高。

1.3.4剖檢病變病理變化主要限于胃腸道。病死仔豬胃壁松馳,內充滿凝乳塊和乳汁;小腸中后段膨脹,腸壁變薄,充滿大量液狀、灰白、灰黃或灰黑色內容物。有時小腸粘膜廣泛出血,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

2、綜合防制措施

因上述三種豬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特點、癥狀要點和剖檢病變極為類似,況且三者常相互混合感染,臨床上應采取綜合診斷和綜合防制的原則。一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搞好圈舍衛生及保溫工作,定期消毒,平時應注意不從疫區或病豬場引進豬只,以免傳入本病。二是在疫區可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可用豬傳染性胃腸炎弱毒疫苗、豬流行性腹瀉弱毒疫苗和輪狀病毒弱毒疫苗給母豬免疫,免疫方法是在母豬產前45d15d時接種疫苗,以取得母源抗體,并在仔豬1周齡時口服輪狀病毒弱毒疫苗。三是當豬群發生本病時,立即隔離病豬,用2%~3%氫氧化鈉溶液或0.2%過氧乙酸溶液等對豬舍、場地、用具、車輛和通道等進行嚴格消毒,限制人員和犬、貓等動物出入。四是發病后應采取對癥療法,目的在于減輕失水、防止酸中毒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以防細菌感染,同時加強護理,給病豬提供防寒保暖而又干凈的環境和足夠的清潔飲水,最好在水中加有電解質和營養成分。對失水過多的重病豬可腹腔注射適量葡萄糖生理鹽水和適量5%碳酸氫鈉溶液。(資料來源:梁朝培 鄧博文 廣西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 廣西柳州畜牧獸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