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飼料加工與質量安全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蛋白激酶B(AKT)-叉頭蛋白O1(FoxO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 (PCK) /碳水化合物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hREBP)通路介導大口黑鱸( Micropterus salmoides)糖脂代謝,進而參與由高糖飼料引起代謝性肝病的發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大口黑鱸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對淀粉的利用能力有限,攝食配合飼料后會出現代謝性肝病。AKT-FoxO1通路是胰島素信號轉導的下游靶點,在葡萄糖代謝中發揮關鍵作用。然而,FoxO1是否以及如何參與調節大口黑鱸的糖脂代謝從而影響糖耐量尚不清楚。團隊研究結果表面,由高淀粉飼料引起的代謝性肝病表型中AKT和FoxO1的磷酸化水平下調,體外大口黑鱸原代肝細胞中高糖刺激顯著降低AKT和FoxO1磷酸化水平,同時增強糖酵解和糖異生酶活性,導致急性糖代謝紊亂。胰島素或FoxO1抑制劑治療后,相關參數恢復到正常水平。此外,糖脂轉化調控因子 ChREBP 和脂合成基因在高糖刺激后升高,添加FoxO1抑制劑后降低。進一步通過雙熒光素酶和凝膠遷移實驗證實,AKT正調控FoxO1磷酸化,FoxO1正調控糖異生關鍵酶PCK和ChREBP啟動子活性。綜上所述,AKT-FoxO1-PCK/ChREBP信號通路在調節大口黑鱸代謝性肝病發生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39703